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近似全局最优的文件块选择策略——种子覆盖网。在BitTorrent系统中,所有种子自组成一个应用层覆盖网,每个种子保存已上传文件块信息;种子响应请求时通过种子覆盖网查找下载者感兴趣且上传数目最少的文件块上传。模拟实验表明,与纯局部最少优先策略和SmartSeed策略相比较,在采用种子覆盖网策略的BT系统中,节点平均下载时间缩短了25%~35%,并且下载第一块和最后一块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40%~60%。  相似文献   

2.
Internet上流量最大的数据流之一的BitTorrent,由于其tracker端的随机节点选择算法造成了大量跨ISP的数据流,损害了众多ISP的利益,因此遭到了ISP的封禁.为了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BitTorrent的tracker端全局AS(Autonomous System)视图节点选择算法.算法通过建立全球的AS连接关系视图,从全局的角度优化tracker端的节点选择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降低了ISP的转接费用开销,并且使BitTorrent的性能有所提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P2P业务占据了大量的互联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网络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该文主要以P2P典型软件Bit-Torrent下载为例设计一个改进的节点选择算法,有效降低节点对出口下载带宽占用率。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网络编码的基于重叠网络的内容分发网络中,针对节点的选择问题,提出使用节点度所决定的概率来选择邻居节点的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改进对网络中节点间带宽的利用率,加快内容分发的过程,与现有策略相比,各种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等网络(peer to peer,P2P)因其高效的分片和分发等机制,已成为大数据高效分发的关键支撑技术。针对P2P文件分发系统BitTorrent中Tracker服务器端节点选择算法没有考虑节点活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活跃度的Tracker服务器端节点选择算法。该算法选择出活跃度高的节点来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分发网络,使之更能符合请求节点的需求,帮助请求节点更加高效地完成下载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节点选择算法可以缩短文件的下载时间,提高网络的分发效率,提升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BitTorrent系统中一种自适应阻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itTorrent系统主要采用tit-for-tat阻塞算法作为节点选择算法;即节点选择当前向自己提供上传最快的一些节点作为上传服务对象。但是该阻塞算法导致新连接节点间过长的等待和节点在下载完成前夕过少的上传连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阻塞的改进算法;当节点上传连接过少时自适应的增加上传连接。模拟实验表明;自适应阻塞算法在对系统公平性影响很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节点等待时间、增加上传连接数量以及加快节点获取首块资源的速度;从而提高系统文件分发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传感器网络节点高质量的目标跟踪效果,采用在目标移动的方向上提前选择一些节点进行监控的策略,保证当目标移动到新的位置时总有监测节点进行持续的监测,使这些监测节点总是离目标最近,感知质量最高;该策略依据网络能量消耗的不均衡性,在能量有剩余的区域提前唤醒更多的节点,而在能量消耗紧张的区域少唤醒节点,与其他策略相比并没有降低网络寿命。通过实验性能分析对比表明:该策略可以在不降低网络寿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跟踪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任务中,特征子集选择是重要的数据预处理步骤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图方法的无监督式特征选择方法(GBFS),构造一个以样本数据为顶点,数据间相似性作为边的图,再根据各特征的得分优先选择那些具有局部信息保持和全局区分能力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选择的特征子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9.
BitTorrent系统中节点的搭便车行为严重影响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针对BitTorrent系统中搭便车行为抑制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全局信任值的区分服务机制.在该机制中,Tracker服务器依据节点反馈的本地信任值计算节点全局信任值,依据全局信任值识别贡献节点与搭便车节点,对两类节点采取区分服务策略:为贡献节点与搭便车节点分别返回其同类对等节点,使搭便车节点无法与贡献节点建立连接进而获取文件资源;在贡献节点中又进一步区分高贡献节点和普通贡献节点,引入返回比例因子为其提供差异服务,使高贡献节点获得更快的下载速度.实验表明,该机制能有效隔离并惩罚搭便车节点,奖励高贡献节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何优化失效数据的修复时间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修复过程中不同的节点选择机制对数据的再生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已有工作提出了单节点失效场景下的节点选择SPSN (select provider select newcomer)算法,系统中往往存在多个节点同时修复的情况,此时,SPSN算法巨大的时空开销使得数据的再生时间不再最优.对已有真实系统的失效数据及原因进行统计;基于已有算法特点和修复模型,提出了具有更优的多节点选择B-WSJ(bandwidth based weak and strong judgement)算法.为了更好地描述算法,对带宽中节点的关系进行分类,算法利用节点关系分别实现了修复模型中目标节点的浅度和深度判断,并加入一定的预处理和剪枝策略,最终快速选择出具有较优带宽的节点集合.为了评估B-WSJ算法性能,使用Waxman算法产生网络拓扑,依据FTA(failure trace archive)网站所给的真实系统的节点失效模型进行多次实验,仿真结果表明:B-WSJ算法使得节点修复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力因子的P2P邻居节点随机可变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固定随机选择邻居节点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式P2P直播系统的邻居节点随机可变选择算法,新算法通过能力因子来衡量节点的良好度,对不同类的节点有不同的邻居数量的最大值,使得良好度高的节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仿真表明算法能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网络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纯分散式p2p(peer-to-peer)网络中没有中心服务器,网络的各种安全服务由网络组内节点联合完成。本文研究了应用门限密码学方法实现p2p网络访问控制服务的问题。在分析前人访问控制协议安全漏洞基础上,以门限签名机制为核心,设计了由一系列安全门限运算协议构成的多方参与p2p网络自服务访问控制协议。整个协议过程不需要中心服务器参与。文章分析了协议的安全性、鲁棒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中的信息检索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对等网络中缺乏集中式的资源管理机制、节点的动态性较强,因此很难搜集到网络中的全局信息,不利于信息检索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主题的网络模型构建算法,该算法可以将具有相似主题的节点聚集在一起,并根据节点能力形成若干超级节点,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收集到拥有相似主题的节点信息,而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自我修复与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间接光照分布在空间的各个方向、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在各个方向上光照强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提出采用灯光阵列的方法,通过GPU硬件加速计算其直接光照效果,达到快速模拟全局光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渲染算法比较,该方法在取得较好视觉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渲染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在多播网络通信中;网络编码的应用;实现了最大流最小割定理所决定的多播传输的最大理论传输容量。对这一问题;可采用线性multicast;线性broadcast;线性dispersion;以及generic等线性网络编码构造算法进行求解。但这些方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在研究generic线性网络编码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离散路由的使用;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播网络编码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合理性证明。复杂度分析表明;该算法较generic线性网络编码算法;复杂度有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对等网络环境下一种基于时间衰减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衰减的P2P信任模型。通过交易时间的衰减,利用加权的方式使得信任值随着时间的衰减产生动态变化,达到了距离现在越近,交易的信息越可靠的目的,最后给出了实验的协议及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更逼近真实值,且能抵抗恶意联合攻击、动态策略型攻击等安全威胁,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结构P2P网络中搜索机制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兴趣组的高效搜索模型。通过计算节点的相似性,得到兴趣节点,从而建立快捷链接,形成兴趣组。搜索请求首先在兴趣组中传播,提高了搜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搜索请求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Peer-to-Peer网络Gnutella模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network,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而P2P网络模型研究是P2P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该文着重介绍了Gnutella网络模型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改进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