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处理系统中铜缓蚀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纳总结了在水处理系统中常见的铜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其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指出了常见的铜缓蚀剂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低pH条件下BTA缓蚀效率下降、氧化性杀生剂对铜缓蚀剂的影响等,并介绍了有关铜缓蚀剂的一些研究和实验结果,最后指出了铜缓蚀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稀土Ce盐在紫铜缓蚀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稀土Ce盐在紫铜缓蚀剂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出稀土Ce3 在紫铜缓蚀剂中有显著性影响,确定其微小的含量就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配方及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添加稀土Ce盐后紫铜钝化膜的分子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苯并三唑(BTAH)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关于BTAH缓蚀作用的研究,但其缓蚀机制仍然不为所知。对BTAH的缓蚀研究作出了总结,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缓蚀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方法和全浸失重法,研究了BTA+Na2MoO4+Na5P3O10系列缓蚀剂对铜在海水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并从中筛选出了阻滞铜在海水中腐蚀的高效预膜用缓蚀剂和正常运行用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6.
以油酸和β-羟乙基乙二胺为主料,氧化钙为脱水剂,经过酰胺化、环化,合成了1-(β-羟乙基)-2-(十七烯-8'-基)咪唑啉中间体,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的最佳合成条件是:油酸与β-羟乙基乙二胺的摩尔比1∶1.1,酰化温度60℃,酰化时间4 h,环化温度140℃,环化时间5 h。中间体与2-(1-苯并三氮唑基)乙酰氯反应,合成了新型2-(1H-苯并三氮唑基)乙酸-β-[2-(十七烯-8'-基)-1-咪唑啉基]乙酯缓蚀剂,利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官能团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与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评价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并通过电镜观测了腐蚀试片的形貌。结果表明,在5%HCl介质中,温度60℃、腐蚀时间6 h、缓蚀剂量40 mg/L的条件下,Q235碳钢的缓蚀率达到96.76%;在5%H_2SO_4介质中,温度60℃、腐蚀时间6 h、缓蚀剂量60 mg/L的条件下,H62黄铜缓蚀率达到87.37%。电化学极化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该缓蚀剂是一种以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以油酸和β-羟乙基乙二胺为主料,氧化钙为脱水剂,经过酰胺化、环化,合成了1-(β-羟乙基)-2-(十七烯-8'-基)咪唑啉中间体,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的最佳合成条件是:油酸与β-羟乙基乙二胺的摩尔比1∶1.1,酰化温度60℃,酰化时间4 h,环化温度140℃,环化时间5 h。中间体与2-(1-苯并三氮唑基)乙酰氯反应,合成了新型2-(1H-苯并三氮唑基)乙酸-β-[2-(十七烯-8'-基)-1-咪唑啉基]乙酯缓蚀剂,利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官能团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与电化学极化曲线法,评价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并通过电镜观测了腐蚀试片的形貌。结果表明,在5%HCl介质中,温度60℃、腐蚀时间6 h、缓蚀剂量40 mg/L的条件下,Q235碳钢的缓蚀率达到96.76%;在5%H_2SO_4介质中,温度60℃、腐蚀时间6 h、缓蚀剂量60 mg/L的条件下,H62黄铜缓蚀率达到87.37%。电化学极化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该缓蚀剂是一种以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苯并三氮唑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李润涛  杨锦宗 《化学试剂》1993,15(4):223-226,241
综述了苯并三氮唑的应用进展,主要是讨论了利用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制备各类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表面负载介孔二氧化硅(SiO2)微球的苯并三氮唑(BTA)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m(油相):m(水相)即m(石油醚+氨水+复合乳化剂):m(BTA+水)=4:5、m(乳化剂)=4.5 g、t=80℃、t=8 h,乳液最稳定、性能最佳.通过SEM、FTIR、XRD等...  相似文献   

10.
以苯并三氮唑(BTA)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N-丁基苯并三氮唑(N-BBTA),研究了BTA、N-BBTA以及N-BBTA与BTA的复配体系对铜在3%(质量分数)NaC1溶液中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单一N-BBTA和BTA对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能力.当N-BBTA、BTA浓度为10 mmol/L时,缓蚀率分...  相似文献   

11.
稀土金属配合物因镧系离子独特的电子结构而成为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发光材料,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发光特性以及有机配体研究等发展情况,针对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在分析化学、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展望了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稀土掺杂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硫化物、硫氧化物、钛酸盐等基质体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机制.介绍了传统的高温固相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燃烧法等稀土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对红色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稀土催化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氧化物或稀土复合氧化物加入普通催化剂中 ,使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活性 ,本文从稀土催化剂在石油工业、高分子合成、氨合成、汽车尾气净化、橡胶合成、有机合成以及稀土固体超强酸在酯类合成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以氧化钇、氧化铝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并在所合成的YAlO3主要晶相中掺入铬离子形成红色色料.XRD表明,当同时加入硼酸、氧化钙、氟化钠三种矿化剂时,得到粉体的XRD的衍射峰与标准的YAlO3特征峰一致.SEM图表明,所形成的颗粒呈现出立方形态.通过两种测试技术的分析可知,固相法可以制备出立方相的YAlO3晶相陶瓷色料.  相似文献   

15.
吕雪飞 《广东化工》2013,(23):34-35
为了提高铜合金的耐蚀性,研究了稀土La盐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最优的钝化液配方由正交试验获得,利用硝酸点滴法及恒温恒湿试验法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阳极极化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分析了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并利用SEM分析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稀土转化膜具有致密,均匀的结构,使得铜合金表面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磷化工艺是金属的表面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稀土的引入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磷化工艺流程出发,综述了稀土在磷化前处理,作为磷化添加荆、促进剂、磷化后处理中的应用以及促进成膜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展望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铜红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康泰  毛婕 《佛山陶瓷》2002,12(12):34-36
本分析了铜红釉的化学组成,组成与釉呈色的关系;讨论了铜红釉难以烧成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生产工艺对铜红釉呈色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现代铜红釉的曲型配方及生产工艺要点;对铜红釉的呈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FCC钝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催化裂化过程中,沉积在催化剂上的金属Ni,V会导致催化剂严重失活,加入金属钝化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金属钝化剂的研究进展,指出研制无毒,高效的钝镍剂,钝钒剂以及钝镍钝钒双功能钝化剂是今后的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崔尚科  刘杨  周庆成 《硅酸盐通报》2016,35(6):1767-1771
光催化技术能利用太阳能将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毒无害的有机小分子,水和二氧化碳,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稀土元素改性在新型光催化剂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从TiO2与非TiO2光催化剂两方面,综述了掺杂型与复合型稀土改性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