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应力熔体流变仪研究了MC尼龙6及MC尼龙6/Kevlar纤维(KF)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频率ω的增加,MC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熔体的动态黏度η′均减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增大;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MC尼龙6的熔体黏度呈增加的趋势;低频率时,纯MC尼龙6熔体以粘性流动为主,高频率时,熔体以弹性流动为主;加入纤维后,复合材料的熔体以粘性流动为主,且不同纤维含量的复合材料有着相似的G′~ω和G″~ω。这些结论也可由lgG′~lgG″关系图得到。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改性,再与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HA)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利用流变仪对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A基体在没有添加钛酸酯偶联剂和纳米HA时,基体储存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纯的纳米HA的加入可以提高PLA/PHA基体的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然而,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反而会使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降低。当过量引入钛酸酯偶联剂会明显降低体系线性-非线性转变的临界应变。在190℃,PLA/PHA基体加入纯的纳米HA时,储存模量G′升高,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后,基体储存模量G′反而有一定降低,但所有样品至少在30min内能保持较稳定的线性粘弹行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改性,再与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HA)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利用流变仪对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A基体在没有添加钛酸酯偶联剂和纳米HA时,基体储存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纯的纳米HA的加入可以提高PLA/PHA基体的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然而,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反而会使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降低。当过量引入钛酸酯偶联剂会明显降低体系线性-非线性转变的临界应变。在190℃,PLA/PHA基体加入纯的纳米HA时,储存模量G′升高,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后,基体储存模量G′反而有一定降低,但所有样品至少在30min内能保持较稳定的线性粘弹行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子量不同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频率扫描、振幅扫描两种不同模式进行流变性能测试,并对其蠕变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分析了分子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增大,区分频率值(f*)变小,零剪切黏度(η0)变大,样品的弹性变好;在振幅扫描模式下,随着分子量变大,样品的线性黏弹区域变大,弹性模量(G′)与黏性模量(G″)均变大,但弹性模量增大的幅度大于黏性模量,因此,随着分子量变大,样品逐渐从G′G″,样品由黏弹性液体流变行为逐渐向黏弹性固体流变行为转变;蠕变测试说明分子量增大,有利于改善样品的抗剪切变形能力与蠕变回复能力,蠕变回复时间也随之变大。  相似文献   

5.
SEBS增容等规聚丙烯/间规聚苯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组成相近而分子量不同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作为增容剂,对等规聚丙烯/间规聚苯乙烯(iPP/sPS)共混物进行增容。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对iPP/sP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分子量的SEBS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而高分子量的SEBS则能显著改善共混物的韧性。用SEM观察了增容剂在共混物中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增容剂的界面活性,而且还与增容剂在共混物中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甲壳素/聚ε-己内酯(Chitin /PCL)以及含5%,15%,25%丁酰化甲壳素的共混物,并用ARES研究其动态流变性及相容性,结果表明,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后,共混物的复数粘度(ETa),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显著降低,同时表观流动活化能(Ea)也相应地减小,而改变温度对熔体的ETa,G′,G″的影响也减弱,丁酰化甲壳素的含量越多,ETa及Ea越小,而超过15%后,ETa及Ea变化不大。初步表明在共混物中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可提高Chitin/PCL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以右旋聚乳酸-聚乙二醇-右旋聚乳酸(PDLA-PEG-PDLA)三嵌段共聚物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及熔融纺丝-后牵伸两步法分别制备了左旋聚乳酸(PLLA)/PDLA-PEG-PDLA共混物及其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及其共混纤维的结晶行为、热性能、取向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融温度对PLLA及其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当熔融温度为230℃时,共混物中PDLA-PEG-PDLA含量为10%时,α晶的结晶温度最高,为127℃;另外,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纺丝性能,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高于纯PLLA纤维,当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2%时,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度最大,分别为27%和-0.39;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对PLLA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熔融共混法制备出甲壳素/聚ε-己内酯(Chitin/PCL)以及含5%、15%、25%丁酰化甲壳素的共混物,并用ARES研究其动态流变性及相容性.结果表明,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后,共混物的复数粘度(ETa)、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显著降低;同时表观流动活化能(Ea)也相应地减小,而改变温度对熔体的ETa、G′、G″的影响也减弱.丁酰化甲壳素的含量越多,ETa及Ea越小;而超过15%后,ETa及Ea变化不大.初步表明在共混物中加入丁酰化甲壳素可提高Chitin/PCL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非反应性共聚物增容剂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简述了共聚物增容剂在聚合物熔融共混物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A-B、A-C和D-E型非反应性共聚物增容剂。重点介绍了增容剂的分子量、用量对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张力、相畴尺寸和聚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共聚PP/POE共混物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i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及其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PP/POE共混物的最佳加工温度为180℃.iPP/POE共混物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出切力变稀现象.PP/POE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与粘流活化能均随着PO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弹脆性损伤理论与破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增量形式的受损弹脆性材料的本构关系,此关系考虑了材料与损伤两者的各向异性.而且,导出了损伤模量、有效弹性模量以及动态弹性模量等张量表达式.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考虑局部损伤的结构有限元方法,并应用于模拟复合材料板的损伤一破坏过程.最后,受拉伸的带中心圆孔的玻璃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损伤过程的计算结果用等损伤线图形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亚微压入仪的柔度测定,考察了仪器柔度对纳主入法测试材料表层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指出柔度因子主要影响卸载线的斜率,用单测点法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布时修正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GB/T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已于2000年5月1日起取代了原有的GB9341-1988的标准。新老标准的一个很显著的差异就是塑料弯曲模量的计算方法改动很大。对新老标准中有关弯曲模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数值的精确度提出了几种方法,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标准作了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4.
脆性的定量化和冲击模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义脆性材料的冲击阻力为抵抗瞬态破坏的能力,它主要依赖于材料的极限应变和裂纹扩展速率,冲击阻力的倒数为脆性;提出了相对脆性的计算方法。并定义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力强度与脆性之比,称为冲击模量,测试计算了11种材料的相对脆性和冲击模量,讨论了脆性和冲击模量的物理产。  相似文献   

15.
支撑层弹性模量与涂层应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空纤维非对称复合膜高压条件下性能下降问题,应用Henis阻力模型和弹性力学理论得出涂层的破坏主要与支撑层的弹性模量有关。当支撑层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使涂层相当应力小于许用应力,从而使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低模量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低模量高延伸率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并考察了扩链剂类型和用量、固化温度和时间对材料性能和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型扩链剂效果明显;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硫化对力学性能不利.30℃硫化7天交联度可达到80%以上,各种力学性能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尼龙-66在甲中与甲醛反应,于60C生成N-羟甲基化尼龙-66,地又研究了尼龙-66与甲醇溶液反应生成N-甲氧甲基化尼龙-66,结果使尼龙-66的熔点分别降为180~190℃和150℃,同时降低了模数,顾其在乙醇中的溶解性,提高了粘结性,使得改性后的尼龙可用做涂料和粘结剂。  相似文献   

18.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技术, 在“米”字型枝状体胞计算模型基础上, 讨论了该材料在剪切变形中体胞的边界条件, 较为真实地模拟了该材料的细观结构, 进一步对该材料的剪切模量进行了数值预报;最后通过结果的分析, 总结了剪切模量随不同编织角及纤维体积含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应用概率的拟合方法检验了闸瓦复合材料压缩弹性模量和压缩强度的分布,其分布分别遵循Eu=0和σu=0的Weibull分布,并估计了它们的分布参数,探讨了配方二的弹性模量与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均值意义下,不同配方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之间的相互预测,预测结果具有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小波变换理论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小波变换是一种日益获得广泛应用的信号分析方法,已成为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域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瞬态信号的特征,为诊断以非稳态信号为特征的机械故障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从应用的角度简述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给出了故障诊断的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对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