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谈谈两段焙烧法预处理高硫砷难浸金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开榜 《云南化工》2007,34(5):26-29
简述焙烧氧化法用于难处理金矿的优越性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指出应用两段焙烧法处理含砷硫金矿是必要的。阐述两段焙烧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并介绍进料、焙烧、烟气净化处理等主要作业的实际控制和操作方法,列举出国内外三厂的生产实例。介绍目前我国应用两段焙烧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含砷酸性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两段焙烧技术处理含砷金精矿,含砷烟气经布袋收砷,约有98%的三氧化二砷被布袋收集;剩余的三氧化二砷在净化工序除去,三氧化二砷溶解在净化工序的稀酸中,这些含砷酸性废水经石灰乳中和,用含铁盐较高的电解铜萃余液除砷后,废水再经曝气、  相似文献   

3.
两段焙烧技术处理高砷硫金精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陵某公司采选冶炼加工的金精矿属高砷硫金精矿,其组分为w(Au)25~40g/t、w(Ag)100~120g/t、w(S)约30%、w(Fe)35%~38%、w(SiO2)约25.9%、w(As)3%~5%、w(Pb)1.7%-2.0%、w(Cu)0.6%~0.9%、w(H2O)约8%。为了实现金、砷、硫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公司准备采用奥图泰两段焙烧技术处理该高砷硫金精矿,焙烧脱砷产生的三氧化二砷作为白砷产品,焙烧脱硫产生的SO2烟气制硫酸,烧渣用于氰化法提金。  相似文献   

4.
金精矿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金粉尘是一种有价值的二次金资源。在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含金粉尘氰化脱除有害元素和提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粉尘属于难处理金矿石,砷、碳、铁对提金的不利影响是导致提金率低的主要原因。当NaOH浓度为6 moL/L时,对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7%和60.6%;金浸提率为58.9%,仅比直接氰化提高了4.60%;在H2SO4质量分数为15%时,铁、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33.7%、80.4%和12.6%,金的萃取率达到80.4%;在650℃、0.2 m3/h气流速率下焙烧4 h后,砷和碳的去除率分别为54.7%和95.0%,金的提金率达到84.5%。结果表明,碳对金从尘埃中浸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铁和砷。  相似文献   

5.
陕西庞家河金矿是一微细粒侵染型矿山,矿石中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及少量赤铁矿中,以显微可见金、显微不可见金两种形式存在;金精矿中金品位在40-50g/t,砷含量大约在3.65%-4.40%。本文着重研究二段焙烧、二次溶矿,对金精矿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砷难浸浮选金精矿的预处理。通过在空气流中进行二阶段焙烧(430℃和650℃)和碱溶液吸收As2O3和SO2,脱砷和脱硫率分别可达98%和99%,并且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污染。预处理后金矿在酸性溶液中,用硫氰酸铵溶液浸取。考察了硫氰酸铵浓度、MnO2用量、酸度、温度、时间和微波场对浸金的影响。在最佳浸金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7.
对金精矿固砷固硫焙烧烟气处理的设计及试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和总结,对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化能自养的氧化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对河北半壁山含砷金精矿进行了公斤级的预处理氧化脱砷实验.在细菌预处理反应器中的连续和批式脱砷实验表明,目前选育的菌种是有效的.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可以在4天左右便脱砷率高于80%.后续氰化提金实验证实,金的总回收率可达90%以上.用微生物脱砷预处理难冶含砷金矿有金浸出率高、便于固定浸出的砷、免除对环境污染的优点,是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处理难冶含砷金矿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含砷难浸浮选金精矿的预处理。通过在空气流中进行二阶段焙烧(430℃和650℃)和碱溶液吸收As2O3和SO2,脱砷和脱硫率分别为可达98%和99%,并且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污染。预一金矿在酸性溶液中,用硫氰酸铵溶液浸取,考察了硫氰酸铵浓度,MnO2用量、酸度、温度、时间和微波场对浸金的影响,在最佳浸金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0.
杨玮  曹欢  张凯  王刚 《过程工程学报》2018,18(6):1226-1231
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铜金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铜化学物相分析及浸出方法研究了焙烧?酸浸?氰化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酸浸渣中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及氰化浸出时,铜形态对铜、金浸出率有显著影响,当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氧化铜、次生硫化铜)含量大于0.10%时,金浸出率降低. 以原生硫化铜矿为主的含铜金精矿,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延长焙烧时间、增加初始酸浸酸度可有效降低酸浸渣中氰化易溶铜含量,提高铜浸出率,减弱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砷金精矿焙烧烟气中砷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回收高砷金精矿焙烧烟气中As2O3的清洁新工艺,并建立喷雾塔、洗涤塔和电除雾器构成的中试装置,该装置除砷效率在83%以上,为湿法收砷工艺流程的开发和关键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毛朝霞 《当代化工》2010,39(4):477-478
在氢氧化钠-硼砂的底液体系中对金矿石进行极谱测定,在峰电位-0.35 V,砷的质量浓度在2~400μg/mL之间时砷的浓度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选用含有甘露醇的氢氧化钠硼砂的底液测定砷,精度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为0.002μg/mL。  相似文献   

13.
含砷金矿的湿法除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景士  邱学婷 《化学世界》1999,40(10):518-520
研究了含砷金矿的湿法除砷方法。实验表明,采用以 Na O H 为主的常压除砷方法,有很好的除砷效果和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尚军刚  杨要锋  赵可江 《化学世界》2011,52(11):696-698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难选冶矿黄金冶炼工艺、技术和实验研究,对包括目前较为成熟的沸腾 焙烧、两段焙烧、生物预氧化、热压氧化、化学氧化等金精矿预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并对氰化法工艺、金精炼工艺和其它金浸出药剂工艺的研究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对难选冶矿金回收研究应用的前景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无铅、砷金红粉彩颜料的呈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无铅、砷金红粉彩颜料彩烤前后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用分光测色仪对样品进行色度及光谱分析,研究了其呈色机理,并探讨了彩烤制度对金胶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铅、砷金红颜料彩烤后呈红紫色是由于在光波作用下,金胶粒子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强烈吸收波长520 nm左右的绿色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某金精矿中金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黄铁矿、毒砂包裹,难以浸出的现状,采用HCl?H2O2体系对其进行酸性氧化预处理,分析了氧化预处理的机理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0.7 mol/L、矿浆浓度40 g/L、金精矿粒度小于48 μm占90%以上、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和H2O2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金精矿中Fe和As的溶解率分别达45.9%和99.6%,利于包裹金释放和浸出. 酸性条件下,金精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可被H2O2氧化分解,符合产物层扩散为速率控制的固相反应收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陶粒滤料吸附去除含砷泉涌水中的砷,静态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陶粒粉投加量、吸附平衡时间、pH对总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700℃,陶粒粉投加量5g,吸附平衡时间90min,pH值为6.5时,总砷去除率可达到63.6%;动态实验中用陶粒滤料过滤装置深度处理静态实验后水样中残余总砷,当滤料厚度为60cm时对总砷的去除率达到38.6%。因此用陶粒滤料处理含砷泉涌水经济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5,(3):17-20
利用铁盐法处理某铅冶炼工业含砷废水,得到砷质量分数为10%的砷铁渣,物相分析表明砷与铁在渣中以砷酸铁的形态存在。据热力学分析,砷酸铁化合物在1600℃以下不会热分解,表明其热力学性质稳定;而在有添加剂碳的情况下,砷酸铁的热分解温度大大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在1200℃条件下,静态焙烧5h,砷酸铁砷的挥发率在90%以上,铁富集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尾矿的砷污染试验研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君  吕培军 《广东化工》2010,37(8):151-152
随着含砷矿床的开采,导致砷由地层深处转至地表,改变了它们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容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容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文章以马鞍桥金矿为例,通过对马鞍桥金矿的尾矿进行淋滤试验和分级提取试验,来分析其迁移转化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表明:淋滤液中,砷含量在0.8~2.88μg·L-1之间,没有超过国家地表水标准,但是分级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尾矿残渣中64.55%的砷为易迁移态,在尾矿长期堆放过程中,这些易迁移态的砷会转移到周围环境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