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作家叙事技巧的运用,作为时间文本的小说会产生空间感.传统小说的空间感是通过环境描写和空间场景的转换产生的,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小说叙事的形式空间化,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倒置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时间顺序,展露了追求空间化效果的小说叙事艺术发展之趁势.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了郭平小说集《后来呢》的叙事特征,指出了郭平小说在叙事上具有从经验叙事进入到精神叙事、从文本叙事进入到意象叙事的特征。叙事方法是作者叙事态度的体现.由此可以深入地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叙事层面上超越现实,进行个人化创作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原的先锋小说《冈底斯的诱惑》的叙事方法有其独特性,它将叙事作为一种话语技巧,对小说的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进行了创新,体现了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南昌水专学报》2019,(5):68-72
在古代小说中的评点,是具有小说文本的阐释与校订编正、作者苦心精神的揭示与发扬、阅读者鉴赏导读、评点者倾心娱乐排遣、促进小说的广泛传播等功能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而评点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传播功能,一是评点家对小说文本进行的深入细致、极具价值的解读与阐释,发常人所不能见,解读者之不明,起到一定的文本导读作用,从而促进小说文本的流传;二是书坊出版商通过给通俗小说加以评点以求射利,评点从而变成了小说文本在其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商业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小说意境的平淡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由于是写回忆 ,所以表现的内容超而不脱 .二长于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外在形式极其自由 ,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6.
为托尼·莫里森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荣誉的小说《宠儿》,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互文性是西方文论批评中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它不仅指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相互"吸收和转化",还指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此利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理论来分析《宠儿》中所体现的文化互文和文本互文。  相似文献   

7.
《押沙龙,押沙龙!》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现代小说艺术独一无二的一种艺术实验,这突出地表现在福克纳在小说叙事中尝试了一系列立体主义艺术手法,如多视角叙事、主观并置和拼贴等。主要探讨这部小说叙事中的立体主义拼贴艺术手法及其文本意义,这样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丰富内涵以及在叙事艺术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内关于戴维.洛奇的小说《美好的工作》的研究为数较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小说可以被视为19世纪英国工业小说传统的"恢复"。本文采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解读这一"恢复"。通过解读,我们发现该"恢复"不仅体现在小说的结构上,而且体现在小说的叙事和主题上。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美好的工作》不啻为工业小说传统的延续,并体现了洛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通过对梁生宝、梁三老汉、徐改霞等主要人物形象背后所隐藏的潜层文本的重新阐释,试图发现作品所体现的更深远意义:梁生宝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代表了一种新意识形态话语进入古老中国乡土世界的"他者"象征;梁三老汉的形象则体现出新意识形态下的民间伦理的真实诉求;改霞在文本中的作用还在于她完成了一种富有意味的叙事视角,她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作品话语权力争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苏童小说叙事的特色之一。苏童创造性地把意象的审美机制引入叙事文学领域,以意象叙事代替传统的情节叙事,改变了传统小说较为单调的叙事方式,使文本具备了现代小说独有的弹性与张力。意象叙事的创作策略在苏童小说《米》中运用得最为突出,作家营构了大量繁复隽永、独具特色的意象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意象成为叙事活动的一部分,为作品增添了更加复杂的内涵和更为深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沦陷时期,上海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状态。一方面是上海文坛创作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张爱玲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实现了她的“天才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历史仅仅是一种背景,时空断裂了,古今模糊了,反而使人生突显出来。因此,她的小说大都是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展现日常生活,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三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  相似文献   

12.
沦陷时期,上海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状态。一方面是上海文坛创作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张爱玲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实现了她的“天才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历史仅仅是一种背景,时空断裂了,古今模糊了,反而使人生突显出来。因此,她的小说大都是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展现日常生活,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三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在小说《受戒》中,作者运用语言上的押韵、叠音、长短句的搭配,或是对偶、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或是对一些措辞、套语及情景的重复。这些手法使小说具有节奏美、整齐美、旋律美三种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小说意境的平淡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由于是写回忆,所以表现的内容超而不脱。二长子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三外在形式极其自由,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小说有大量的以"作坊"为题材的小说,生成了一种"作坊情结"。"作坊情结"是作家对以"作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既爱又恨、既不舍又无奈的复杂感情。20世纪末,文坛热衷于写"作坊小说"的作家很多,其中"作坊情结"之深且达到痴迷地步的当推汪曾祺。他的"作坊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对技艺超群的劳动者的赞美与同情、对人性的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对"作坊"的怀恋与不舍三类。从传统文化影响、时代文学影响、精英文学影响和民间文化影响四个方面探究了汪曾祺小说"作坊情结"的深层原因,认为他的这类小说对当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卡波特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进行文本细读,从重复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发现文本采用了结构重复,意象重复和场景重复的手法,体现出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乔尔的“寻找”和“逃离”之路的独到理解和处理.从这3种重复叙事语言的分析入手,探讨其重复叙事中所隐含的潜藏文本和深层主题意义——逃离孤独、寻找关爱和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与当代散文由于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语言特色,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与翻译前景。而在其翻译过程中,Mona Baker的叙事性阐述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选取数例以表明,译者可通过时空建构在译文中重构叙事空间,选择性采用原语内部文本的方式重构译文的叙事立场,标示式建构模糊或凸显原语文本的叙事立场,或可通过副文本再定位在译文中改变叙事立场,并进而达到构筑适合译者及读者世界观及意识形态的译语文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梳理明清小说评点中的阐释规律,运用文本细读法对金批《水浒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金批《水浒传》以《史记》为范本,通过创作动机、虚实笔法、人物塑造、叙事技巧以及情节意境等不同层面的对读分析,描述了小说与史传之间的多种联系。《史记》在明清之际完成经典化,吸引了众多小说创作者与评论者对他的探讨;加之传统阐释学中一直存在"以其他文本解释或印证本文"的习惯性思路,这些成为金圣叹选择《史记》作为参照文本的主要原因。金圣叹的对读批评虽然在致力于构建和探索文本间性上与西方互文性理论不谋而合,但他遵循的始终是我国传统阐释学原道宗经的原则,其对经典垂范作用的肯定和强调与西方互文性理论打破权威、瓦解中心的特点还是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9.
厄休拉·勒奎恩奇幻小说《彼岸》是一部英雄历险神话叙事文本,从考验的道路到穿越死亡之地的象征性胜利,到获得最终的恩惠,该部小说渗透着"无为"的道家思想精髓.运用约瑟夫·坎贝尔英雄历险神话模式,细读该部神话文本,发现其潜在的道家"无为"之真谛:无为并非无所为,而是顺势而为,顺应自然的规律,在有所为的道路上选择无为的方式完成个体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科马克·麦卡锡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奖小说《路》是一部关于末日来临之后人性和生存伦理困境的故事。在《路》中,麦卡锡借助一系列不同的叙事策略如叙事修辞标点符号的变异对比、人物心理叙事空间的变迁和叙事认知的预设干扰来增加文本张力,在文本中暗自建立自己的叙事伦理,巧妙地引导读者参与伦理判断,激励着读者对文本世界的想象性参与,进而促成其文本世界伦理主题的深度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