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九龙峡2#隧道洞身K95+210—K94+910段属堆积体、块石夹杂千枚岩、碎石土浅埋偏压段,通过监控量测总结动态中哪个阶段、哪个部位变形最大,明确后续工序的跟进速度,加强施工控制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新奥法三大支柱之一的监控量测对保证浅埋偏压九龙峡2#隧道工程偏压段的顺利实施有重要作用。在工程实际中,从采集监控量测的信息出发,在隧道通过浅埋偏压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工程措施。本文简述偏压段监控量测的实施及方法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埋偏压洞口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馒头山隧道洞口浅埋偏压地段采用的开挖方法、支护手段和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及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厦安高速公路罗溪连接线莲花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隧道浅埋偏压段的地表注浆加固方案,解决了隧道浅埋偏压段的安全施工问题;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分析注浆加固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山西省某隧道为例,在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的施工处理上对进洞前的加固措施和洞内处理等技术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通过对浅埋偏压洞口段地表典型测点和洞内拱顶典型沉降测点进行实时监控量测,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验证了该施工技术可行且适用性强,为以后的施工设计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王杰 《山西建筑》2010,36(1):340-341
通过河源洞隧道实例,对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洞外加固措施、进洞顺序选择、施工工序安排、监控量测等关键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从而为类似隧道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卓合高速公路捏业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该工程存在的超偏压问题、浅埋问题、围岩破碎软弱问题,对超偏压碎石土连拱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监控量测技术、开挖技术、中隔墙加固技术和其他辅助施工技术进行总结,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李栓栓 《四川建材》2019,(2):127-129
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浅埋、偏压隧道的特点,提出总体施工方案,利用偏压挡墙、边仰坡喷锚支护和套拱法确保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安全,洞内采用超前小导管结合预留核心土法进行软弱围岩段施工,同时结合监控量测数据指导隧道施工,克服了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形地质、环境保护等限制,隧道进口有时不得不选在埋深浅、围岩差、地形起伏大的地方进洞。以某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实际工程为依托,对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同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了浅埋偏压山岭隧道开挖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回归曲线较能反映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均表明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呈现"左右不均匀"变形,埋深较大一侧变形较大。  相似文献   

9.
李俊红 《江西建材》2012,(1):217-219
根据笔者多年对隧道进口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的经验,就隧道进口浅埋偏压破碎段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对每个施工阶段的监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为各位同行在隧道施工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工程概述,从汪家山隧道洞口偏压、浅埋段的辅助施工、支护、开挖、围岩量测等几方面入手,总结出隧道洞口偏压、浅埋段施工技术,对于工程实践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东星 《山西建筑》2006,32(11):296-297
从地表处理、偏压挡墙的施工、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方面介绍了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的施工方法,总结了监控量测程序,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铁路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茂辉 《山西建筑》2007,33(36):310-311
结合渝怀线双路口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施工,阐述了施工中采用大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出口段管棚和暗洞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保华 《山西建筑》2014,(28):199-200
针对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面临的难题,以阳灵隧道出洞口浅埋段信息化施工为例,对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地表沉降变形特征,通过必测项目监测分析发现,监控量测能较好的指导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郜海明 《山西建筑》2008,34(3):336-337
结合马鞍山隧道工程概况,分析了隧道存在浅埋偏压现象及施工中发生坍塌的原因,并从洞外处理、洞内初期支护处理和洞内坍塌体处理三方面确立了塌方处理施工方案,成功治理了隧道坍塌并顺利通过坍塌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以宛坪高速公路B7标段的6座双连拱隧道为例,结合地质条件差、埋深浅、跨度大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本标段连拱隧道特点的隧道监控量测内容,以及相应的量测要求,经实践检验监控量测确实起到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的作用,为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以某在建山岭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洞口段初期支护产生过大变形的原因,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受力及变形状况,并提出了变形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洞口偏压段初期支护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弯曲变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深埋侧拱腰内边缘,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深埋侧的拱脚外边缘和浅埋侧的拱腰内边缘;通过有序减压卸载、增设临时斜撑、洞内注浆、及时成环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变形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地形条件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埋隧道施工的监控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河  孟祥民 《山西建筑》2010,36(9):324-325
通过实例介绍浅埋隧道施工期间监控测量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地表沉降和标准、周边位移允许值、围岩应变管理基准、监控项目的管理基准及监控量测的设计等,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监控量测是保证软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结合莞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实际工程,对隧道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处理及隧道稳定性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多种监测手段,综合分析各种监测结果,可以为隧道信息化施工提供合理依据。2)隧道穿越构筑物下方时,采用全断面注浆措施及超前注浆小导管对地层进行补强注浆,同时拱部1200范围采用长管棚加强超前预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软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上方构筑物的沉降。3)Ⅵ级围岩中的浅埋隧道变形收敛需要较长的时间,该段隧道变形量大概在3个月左右达到总变形量的80%,变形趋于稳定,也有部分测点的变形不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欧林果 《安徽建筑》2006,13(2):128-129
文章以深圳地铁大剧院-科学馆区间隧道为例,对在富水软弱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地铁隧道的监控量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