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耐候钢及其腐蚀产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耐候钢的发展、国内外使用及研究状况,概述了合金元素对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腐蚀产物的组成、锈层形成及其演变的电化学过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对今后耐候钢的研究与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耐候钢的发展,国内外使用及研究的情况,概述了合金元素对耐候钢耐蚀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腐蚀产物的组成及腐蚀产物锈层转化及演变的过程、机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耐候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锈层离子选择性对耐候钢抗海洋性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阐明耐钢表面稳定锈层的抗大气腐蚀机制,研究了人工制备锈蚀层的离子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洋大气中腐蚀4a的耐候钢表面的锈钢产生了分层现象,其内锈层具有较好的阳离子选择性能,阻碍了Cl^-的进入,合金元素在钢腐蚀过程中的重新分配提高了锈层和近界面基体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保证了该耐候钢在近海大气中具有较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周期浸润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Ni含量的耐候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采用失重法评价耐候钢的耐蚀性,并利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XRD) 和电化学方法对耐候钢表面生成的锈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实验钢的耐蚀性逐渐增加,当Ni含量超过3%(质量分数) 其耐蚀性较对比钢提高了两倍;Ni的存在能够提高实验钢的自腐蚀电位,并促进保护性腐蚀产物α-FeOOH的形成;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实验钢中Ni含量越多,实验钢的电阻越大,锈层的保护性越好.  相似文献   

5.
耐候钢锈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耐候钢锈层的组成、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耐候钢锈层的保护机理.同时,对耐候钢锈层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武钢生产的WGJ510C2钢在青岛、琼海和江津3个大气暴露试验点,暴露5a的腐蚀数据.结果表明,WGJ510C2钢的耐蚀性均优于Q345钢,两者的相对耐蚀性在青岛站是150%,住江津站是116%、在琼海站是146%.大气暴露5a带锈样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WGJ510C2钢的致钝电流、维钝电流均比对比钢Q345...  相似文献   

7.
暴露2年的碳钢与耐候钢表面锈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晓芳  郑文龙 《腐蚀与防护》2002,23(3):97-98,101
测量了碳钢与耐候钢在海南地区大气中的腐蚀速率,分析了锈层的组成及合金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腐蚀2年的碳钢锈层是疏松多孔的块状锈层;耐候钢锈层是较致密的片状锈层,内锈层主要由α-FeOOH组成。疏松锈层含有S,致密锈层含有Cr。分析了两者在锈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35%NaCl和去离子水来模拟苛刻与和缓的大气腐蚀环境,研究了交替腐蚀环境下耐候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耐候钢在苛刻与和缓交替进行的腐蚀环境下比在单一环境下更容易形成致密锈层;腐蚀环境先苛刻后和缓比先和缓后苛刻更有利于形成保护性锈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对比分析了碳钢和耐候钢的腐蚀情况 ,并对试片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XRD和EPMA分析 ,研究了耐候钢表面锈层的稳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耐候钢裸露使用初期锈液流挂与飞散的问题。方法制备了新型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剂,通过周期浸润循环腐蚀试验、锈层微观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锈层稳定剂对耐候钢锈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锈层稳定化处理后,耐候钢表面生成的锈层区分为致密且连续的内锈层和外锈层。室内加速腐蚀168 h后,耐候钢的失重腐蚀速率由未处理的5.71 g/(m~2×h)降低到表面处理后的3.31 g/(m~2×h),失重腐蚀速率降低了约42%。耐候钢的锈层电阻由未处理的96?·cm~2提高到表面处理后的167.7?·cm~2,锈层电阻提高了约75%。表面处理后的耐候钢锈层中,Cr元素以α-(Fe_(1-x)Cr_x)OOH的形式存在于基体与锈层的界面处,Cr元素在内锈层与基体结合处发生聚集。结论新型锈层稳定剂可以明显改善耐候钢锈层结构,细化锈层晶粒,阻碍Cl~-的渗透,有助于耐候钢表面快速生成致密、连续且稳定的保护性锈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耐候钢裸露使用初期锈液流失导致污染环境的问题。方法制备了耐候钢表面锈层稳定化处理溶液。通过周期浸润循环腐蚀试验、锈层微观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表面处理溶液对耐候钢锈层结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面处理后,耐候钢的开路电位由处理前的-0.395 V降低到-0.475 V,表面快速生成一层连续致密的氧化层。加速腐蚀16 d后,耐候钢的腐蚀速率由未处理时的0.209 mg/(cm^2·d)降低到表面处理后的0.106 mg/(cm^2·d),降低了约49%;锈层的自腐蚀电位由未处理的-0.216 V提高到处理后的-0.073 V,提高了约66%,自腐蚀电流密度由未处理时的7.41μA/cm^2降低到1.58μA/cm^2,降低了约79%。随着腐蚀时间从1 d延长至16 d,处理后的耐候钢锈层中α-FeOOH的质量分数由2.96%增加到4.46%,增加了51%,γ-FeOOH的质量分数由2.06%降低到1.65%。表面处理后的耐候钢锈层中,Cu和Cr元素在锈层与基体结合处和锈层内部发生富集。结论处理溶液降低了耐候钢表面的开路电位,可使耐候钢快速生成致密且连续的锈层,锈层中Cu、Cr元素富集促进了γ-FeOOH向α-FeOOH的转化,提高了锈层电化学保护性能,降低了后期腐蚀速率,缩短了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W450QN钢大气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钢生产的W450QN钢进行了3年的大气暴露试验,结果表明,W450QN钢的耐蚀性优于Q345钢,在青岛站、江津站、琼海站,W450QN钢与Q345钢相比,平均腐蚀速率之比分别为1:1.48,1:1.45,1:1.44.带锈样的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W450QN钢的致钝电流密度、维钝电流密度均比Q345钢小,说明其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裸耐候钢保护性锈层生成时间较长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合金元素的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并采用喷淋的方式对耐候钢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干湿交替腐蚀实验(CCT),对比了裸钢试样和预处理试样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采用增重法评价了试样的耐蚀性;采用XRD分析了试样表面锈层的物相组成;采用SEM、电化学阻抗法(EIS)和吸水-脱水实验对锈层的致密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试样的耐蚀性能优于裸钢试样;耐候钢经该处理剂处理后不改变耐候钢表面的腐蚀产物类型,但能够促进腐蚀产物中α-FeOOH相的生成;且经处理后耐候钢表面锈层的裂纹、孔洞等缺陷减少,致密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鞍钢生产的耐候桥梁钢Q500qENH和传统耐候钢09CuPCrNi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采用腐蚀形貌观察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腐蚀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对钢基体的耐蚀性均具有一定影响,当保护性锈层形成后,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锈层的保护作用;周期浸润腐蚀试验结果和带锈试样的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极化曲线分析表明Q500qENH钢耐工业大气腐蚀的能力优于09CuPCrNi钢的。  相似文献   

15.
在3.5%NaCl中性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高性能桥梁用耐候试验钢和其对比材料09CuPCrNi-A钢开展腐蚀试验,探讨其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初期腐蚀动力学曲线趋势及其腐蚀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在腐蚀试验初期的不同阶段,高性能桥梁用耐候试验钢和其对比材料试样的表面形貌及微区成分,从而探讨它们在此种环境下的腐蚀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09CuPCrNi-A耐大气腐蚀钢和F500L-Z普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试样的阻抗值先增大后减少,1272 h后趋于稳定;Bode图中曲线向低频方向移动,相位角曲线逐渐下降;09CuPCrNi-A耐大气腐蚀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钢,表面锈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对09CuPCrNi耐候钢干湿交替加速腐蚀后的锈层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了锈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09CuPCrNi钢干湿交替加速腐蚀的锈层包括紧贴基体的致密内锈层和疏松的外锈层两部分。随着腐蚀周期的增加,内锈层增厚,而且更为致密。通过对比锈层中各物相的含量分析,发现γ-Fe2O3在内锈层中的含量高于外锈层,这是内锈层比外锈层更加致密的原因。同时,内锈层中Cu、P、Cr等元素明显富集,可使其更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γ-Fe2O3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开发钢Q450NQR1的耐候性,对其分别进行了实验室周期浸润试验和大气暴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周期浸润试验中,144 h腐蚀率相对Q345B减少了1/3,且Q450NQR1锈层中稳定的α-FeOOH含量较高,而Q345B钢较低;大气暴晒试验中,腐蚀初期Q450NQR1钢试样腐蚀率稍大一些,腐蚀后期,其表面形成稳定的致密锈层后,Q450NQR1钢的耐腐蚀性能开始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