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在进行河流水质分析时,会发现有两种环境现象与我们一般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1)对一条河流来说,汛期由于降雨多,河流水量大,对污染物的稀释性强,污染物的浓度应该比非汛期小,然而,在一些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中,却出现某些污染物的浓度反而比非汛期大的情况。(2)对一区域来说,假若控制了区内所有的点污染源,那么进入河流中的污染物质将明 相似文献
4.
周文军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45(2)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峡口水库为渭源县城市供水水源地,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对促进渭源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源污染是峡口水库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针对峡口水库库区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促进对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松华坝水库水源区面源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华坝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防洪、供水工程和饮用水水源地,与昆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1991年起,松华坝水库水质开始恶化,事态的发展形势危及昆明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松华坝水库水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大伙房水库其饮用水源功能已经成为水库的主要功能,供水人口达到2 300万。由于近年来水库控制流域内工、农、牧、渔业的快速发展及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水库水质发生很大变化,有些污染物指标超标,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文中依据抚顺市水环境监测中心长系列监测数据,分析了大伙房水库及3条主要入库河流--浑河上游、社河和苏子河的水体面污染状况,并提出污染源头复合削减技术方案、生活尾水稻田回用技术、LID综合性管理控制措施、农药化肥源头减量技术、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补磷削氮技术、河道原位污染修复技术等水体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松华坝水库水源区面源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昆明市北郊的松华坝水库,1991年起水质受到污染,原因有水土流失、农田化肥和农药、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治理面源污染的措施有:①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水保工程;②生态修复;③推广沼气池;等。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宁省阜新市佛寺水库污染源调查及研究,指出佛寺水库流域主要面污染源,分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水资源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农业水资源概念,并对其特性及对其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目前应重点进行研究的课题做了详尽的归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贵州省境内784座病险水库工程的病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并对各类病险水库病险因素的主次作了分析,这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病险水库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 584.37亿kW·h,平均功率18 086.4 MW;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9 487.9 MW,年电量778.0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18 980.65 MW,年电量754.58亿kW·h。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贵州水电迎来了开发热潮,全省水电开发形成了以大型为主、中型为辅、小型补充的格局。对全省水能资源分布情况、特点、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对贵州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在拟建水库项目中引入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影响的定量评价机制,将有利于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和预测拟建工程对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量化判定工程建设是否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有影响.对评价的必要性、评价原则、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标准和定量评价技术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及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生态环境用水的估算方法; 针对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忽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现象, 通过对贵州省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用水的分析, 提出在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中可采用功能性需求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并提出了2种简便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 ,贵州省水力资源复查工作于 2 0 0 2年 8月底正式启动。本次复查工作的内容包括水能理论蕴藏量的复查、技术可开发量的复查及经济可开发量的核定。贵州省列入本次复查的河流共 2 5 2条 ,为保证在 2 0 0 3年全面完成全省水资源复查工作 ,采取省、地 (州、市 )分级负责的工作方式 ,对上述河流的复查作了明确的分工。由于全省复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 ,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通力合作 ,在资料提供、技术力量等方面应给予充分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浅析提高安徽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安徽省地理位置、气象、地形和水系的特点,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高.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建设,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提高水资源承栽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优化水文站网,加快水资源监测分析力度;洪水资源化;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水源;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供水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