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金岭  黄贤飞  刘远涛 《食品与机械》2012,28(6):205-208,240
以烟梗回透率指标为参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梗丝生产制造过程中梗预处理段工艺参数对烟梗回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梗时间、浸梗时间、蒸梗温度、浸梗水温对烟梗回透率影响显著,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模型显著、有效;梗预处理段最佳生产工艺为浸梗时间70s,浸梗水温60℃,贮梗时间3.5h,蒸梗温度60℃。该条件下,烟梗回透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烟梗预处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烟梗含水率标准偏差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当洗梗时间60 s,洗梗水温60℃,蒸梗温度80℃,贮梗时间3 h时,烟梗回透率提高到99.3%.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评价烟叶脆性,利用质构仪的穿刺模式建立了烟叶脆性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测试参数;并应用该方法评价了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含水率烟叶样品的脆性差异.结果表明:①质构仪测定烟叶脆性的最佳条件:探头型号为P/2N针型探头,测前、测试和测后速率分别为1.0、1.5和10.0 mm/s,测试距...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的工艺流程、技术条件下,用福建短烟梗进行了烟梗损耗、梗丝结构测试,并与正常配方梗丝按不同比例进行混配试验,检测梗丝结构变化,分析短烟梗的使用比例并进行样品中试。结果表明:短烟梗使用比例在30%以内,加工出的梗丝结构可以符合国标要求;短烟梗使用比例20%以内,生产过程基本正常,切梗丝无明显跑块现象,梗丝风选后的梗丝整丝率为86.3%,碎丝率为2.1%,梗丝结构符合要求。将配丝的梗丝正常掺入烟丝中,烟丝质量均能符合要求,达到了充分利用烟草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考察不同厂家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差异及含水率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影响,分析了质构仪不同参数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质构仪测定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不同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质构仪法测定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最佳条件是:选用球形探头、预压速度为5 mm/s、下压速度为2 mm/s、下压距离为10 mm、上拉速度为25 mm/s,该方法日内(RSD,n=10)、日间(RSD,n=5)精密度分别为6.637%和3.237%;(2)国内外不同厂家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存在较大差异;(3)造纸法再造烟叶含水率对柔软度有显著影响,含水率越高,其柔软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烟梗预处理条件对双螺杆搓丝机成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汽蒸时间,汽蒸后烟梗水分,烟梗搓丝段数对烟梗成丝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调节烟梗初始水分为40%~50%进行汽蒸处理,随着汽蒸时间的延长,烟梗水分迅速增加,水分由初始值增加到58.14%,10 min以后烟梗的水分变化趋于平缓,因此确定10 min为烟梗较佳的汽蒸时间;烟梗初始水分控制在40%~50%,汽蒸处理后水分达到55%~60%,该条件下烟梗搓丝效果最好;汽蒸后烟梗单段搓丝,梗丝合格率为48.63%,经过3、4段的搓丝,过细的梗丝造成梗丝缠绕,合格梗丝过筛困难,合格率下降,并且产生了很多细碎组分。因此,烟梗汽蒸成丝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烟梗回潮后水分40%~50%,最佳汽蒸时间10min,汽蒸后水分达到55%~60%,两段搓丝,在此条件下,合格梗丝得率为68.91%。  相似文献   

7.
由于水槽式烟梗回潮机温度控制系统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大,造成水温波动,影响出口物料温度和含水率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水温波动原因,对水槽式烟梗回潮机的加水、排水及加热管路进行了改进,将水位、水温控制模式由上下限控制改为PID闭环控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水槽式烟梗回潮机避免了水位周期性波动,有效提高了水温的稳定性。以水温60℃进行对比测试,温差由±5.52℃降低至±1.43℃,标准偏差由1.02℃降低至0.62℃。水温的精准控制保证了出口物料温度和含水率的稳定性,满足了梗丝生产的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8.
探讨市售的四个品牌的15种酸奶发酵剂制作的酸奶滋味品质的差异,不仅为消费者选择发酵剂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为质构仪和电子舌在酸奶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质构仪和电子舌对市售的四个品牌的15种酸奶发酵剂制作的酸奶进行了滋味品质的分析。各种品牌的发酵剂发酵速度有明显区别,其中品牌B的发酵速度最快,品牌D发酵速度最慢。品牌A和B的质构特性相近,四种质构特性参数均明显高于品牌C和D。对15种酸奶的4种质构特性参数和8个味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酸奶品质信息主要集中在前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75%,其中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0.8%和32.2%。在聚类分析中,酸奶样品可大致分为4类,与P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电子舌和质构仪能有效的区分15种酸奶样品,品牌A和B的滋味品质相近,品牌C和D的滋味品质相近。  相似文献   

9.
应用快速黏度仪根据乳清蛋白的热诱导凝胶作用研究了奶粉在加热-保持-冷却过程中黏度的变化,通过黏度曲线反映了奶粉生产加工时的乳清蛋白的变性情况,反映了奶粉在加工过程中是否已经过高热处理或低热处理。另外,运用质构仪建立了奶粉的凝胶特性评价方法,详细表征了与凝胶特性相关的各参数,如凝胶体的坚实性、黏稠性、凝胶强度及硬度。实验结果表明:RVA曲线中出现第一个峰值黏度时,即使数值不高,亦能明显提高其凝胶强度。凝胶强度主要受RVA曲线上第一个峰值黏度的影响,当RVA曲线有第二个峰值时,该峰值会对凝胶强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增强增效作用。另外,快速黏度仪与质构仪在表征奶粉的凝胶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8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在线烟梗筛分效果,保障细支卷烟丝状梗丝加工原料质量,采用高频低强度振动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烟梗筛分装置,并实现在线应用。该装置主要由两级槽体、多组条形筛和振动电机组成,以高频低强度激振力实现分选筛的往复运动,振动频率高,筛分效果好,能耗低,是一种满足烟拐与细梗连续性筛除的高频阶梯式烟梗分选筛。应用效果表明:高频阶梯式分选筛对细梗和烟拐的筛净率均高于平板筛,具有更高效的烟拐和细梗筛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烟梗浆进行纤维形态和助留助滤性能分析,并检测了烟梗浆抄造基片的抗张强度、柔软度、透气度、填充值和吸水高度等物理指标,为优化烟梗浆的打浆工艺和重组烟叶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打后叶片和烟梗面密度存在的显著差异,采用低能X射线透射成像,结合形态学滤噪、灰度阈值分割、归属判断等图像实时分析处理手段,实现了打叶片烟中烟梗的在线检测识别及剔除。研究确定了70 ke V辐射强度、1.6 m/s检测带速及40 000图像灰度分割阈值等检测条件,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直径1.5 mm以上游离烟梗和带叶烟梗靶物的识别率均可达到98.0%以上。将纯净叶片与带叶烟梗靶物混合后连续过料,烟梗识别率达到94.5%,剔除率达到92.5%。采用"芙蓉王"配方中Y1等级打后片烟原料测试表明,在1 000 kg/h处理流量下烟梗剔除率达到93.6%。基于低能X射线透射成像的打叶片烟中烟梗在线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压预处理、常规预处理两种工艺对烟梗理化特性、短梗萃取率及磨浆后浆料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预处理后烟梗的热水可溶物和乙醇可溶物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提取效率提高,生产线效率得到提升;高压预处理及磨浆后烟梗产生的细小纤维量较少,有利于产品得率的提升;高压预处理后烟梗浆料动态滤水性能优于常规预处理烟梗,有利于浆料的抄造。  相似文献   

14.
烟梗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巴豆醛释放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烤烟烟梗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梗丝燃吸后巴豆醛释放量之间的关系,测定了国内烤烟主产区上部、中部和下部梗丝样本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巴豆醛释放量,分析了化学成分与巴豆醛释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烟梗化学成分中淀粉、总植物碱和总糖含量低于烟叶,纤维素、钾和果胶含量高于烟叶;不同产区间烟梗总糖、淀粉、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总植物碱以及巴豆醛释放量达到显著水平;不同部位间烟梗总植物碱、木质素、果胶含量以及巴豆醛释放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达到显著水平。烟梗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差异较大;产区和部位是影响烟梗化学成分和巴豆醛释放量的重要因素;梗丝巴豆醛释放量与烟梗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钾和纤维素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烟叶分级流程烟梗部位的智能抓取,防止智能烟叶分级系统中机械手在抓取烟叶时对叶面造成损伤,减少烟叶智能分级设备生产中的人为操作,解决烟叶分级系统中的单片烟叶识别分类问题与对应等级单片烟叶存放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卷积神经网络烟梗自动识别定位模型。该模型在原有的YOLOv3的基础模型上改变单元模块结构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优化模型参数,使用Swish激活函数,实现了对烟叶图像全部信息进行目标定位识别,构建烟梗目标检测模型。结果:改进后的YOLOv3模型的loss能更快的收敛,其mAP由90.46%提升为97.48%,准确率由95.33%提升为97.35%,回归率由84.65%提升为95.65%,为后续烟叶自动化分类打下基础。结论:与YOLOv3、Faster-rcnn、YOLOv4、Efficientdet算法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提出的算法更加轻量化,识别效果更好,能减少对烟梗试验平台的硬件配置要求,提高烟叶分类系统的经济效益,为烟叶分级系统中烟叶上料与分仓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烟梗浆二醋酸纤维素(CDA)制备的可行性及其可纺性,以醋酸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低温乙酰化法制备了烟梗木浆三醋酸纤维素(CTA)和二醋酸纤维素,将二醋酸纤维素与市售二醋酸纤维素按质量比20∶80、35∶65、50∶50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纺丝,并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5 h,纸浆与乙酸固液比为1∶5,在活化过程中加入硫酸后,醋酸纤维素的取代度从2.68提高到2.86,达到了三醋酸纤维素的标准;在80 ℃时水解6 h后可得到取代度约为2.5的CDA;与纯纺CDA纤维得到的亚微米混纺纤维相比,烟梗浆二醋酸纤维素与市售二醋酸纤维素混纺纤维的线密度及其不匀率降低,表明了烟梗浆CDA混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6个操作参数(发酵方式、发酵时间、装载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初始p H)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XJL发酵废弃烟梗制备L-乳酸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接种量、装载量、初始p H及发酵温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初始p H、接种量和装载量对L-乳酸的产率影响显著。2最优操作参数组合为初始p H 7.0、装载量120/250m L(250 m L的锥形瓶装载120 m L的废弃烟梗提取液)、接种量(种子液的移入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7.5%、37℃静置培养48 h;此条件下,废弃烟梗发酵产L-乳酸可达157.50 g/kg。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打叶复烤中人工分选纯烟梗、梗头及梗含叶检测效率低、识别误差大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一种烟梗在线分类识别模型.首先,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烟梗图像进行目标提取,制作烟梗数据集;其次,根据烟梗图像特征对原始YOLOv3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新的网络结构;然后,使用制作好的烟梗数据对改进后YOLOv3模型进...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打叶复烤企业使用振动筛分机进行烟梗筛分时存在长梗品质不稳定、能源消耗高以及生产场所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多边形滚筒筛技术设计了闭式五面筛滚烟梗分选机.该机由带有扒料杆的有轴五面筛滚筒以及带有间歇式翻板自动出料装置的封闭式筛分仓组成,能够替代原有的多台振筛和输送机进行烟梗筛分,并具有排尘和冷却功能.应用效果表明,长梗率提高约13百分点,长梗包装温度下降5~10℃,烟梗筛分全程功耗≤7.5 kW,节电360 kW· h/d;筛分后长梗纯净无碎叶,较好地解决了需要人工清理筛网堵塞物的问题,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振动噪声和粉尘污染,提高了打叶复烤出片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梗条、梗片的物理保润性能以及烟梗复烤和制梗丝工艺的差异性,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利用Weibull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以特征时间α参数值的大小作为物理保润性能差异性评价指标,分析了梗条、梗片的保润性能、吸水率、失水率的差异;通过加工工艺对比,分析了两种加工工艺的生产效率、能耗、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等指标差异。结果表明:(1)与梗条相比,在相同温湿度条件下,梗片吸水率和失水率均大于梗条,梗片吸湿、解湿速率较快。(2)与传统梗条复烤、制梗丝工艺相比,梗片复烤烤梗机设备温度降低了7.0℃、梗片复烤生产效率提升了30.51%;梗片制梗丝工序生产效率提升了20.75%;每生产1 000 kg梗原料,梗片综合能耗标煤下降了2.20 kgce;节约生产时间2.11 h。(3)与采用梗条制成的梗丝样品物理指标、感官质量相比,采用梗片制成梗丝的出梗丝率和填充值分别下降了6.82百分点和0.99 cm3/g;而梗片梗丝样品在香气质、杂气、余味等方面有改善,总体感官质量有提升。研究结论可为优化制梗丝工艺,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制梗丝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