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对安吉白茶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含量测定,并研究其在茶汤中的溶出特性。试验对安吉白茶中的3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包括钠Na、镁Mg、铝Al、钙Ca、铬Cr、铁Fe、镍Ni、铜Cu、锌Zn、砷As、硒Se、锶Sr、钼Mo、镉Cd、汞Hg和铅Pd 16种常见元素以及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 16种稀土元素。根据总稀土元素中钠Na、镁Mg、铝Al、钙Ca、铁Fe、镍Ni、铜Cu、锌Zn和硒Se等元素在茶汤中的含量来研究安吉白茶在不同水温、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下的溶出特性。研究表明,安吉白茶中元素的溶出率随着水温的上升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安吉白茶中部分元素在茶汤里的含量较低,建议安吉白茶的的冲泡水温以80℃~90℃为宜,冲泡时间20~30 min,冲泡次数不宜超过3~4次。研究为安吉白茶的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参考,为安吉白茶道地性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紫阳富硒茶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浸出率。采用盐酸浸提法提取硒蛋白,硒多糖用[(1∶1酚-二氯甲烷)-异戊醇](24∶1,m L/m L)法除去蛋白质后进行提取,同法提取硒核酸,去除蛋白质后,酸法提取。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总硒含量及与蛋白质、多糖、核酸结合的硒含量。结果表明:硒蛋白、硒多糖分别占样品总硒的51.65%和25.23%;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次数是影响硒浸出率的主要因素,冲泡水温为95℃时硒浸出率高达46.35%;浸泡3 min时,硒的浸出率为25.80%,达最大值。浸泡次数为3次时,茶汤中硒的含量极微。富硒茶中的硒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硒,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饮茶时应选择水温95℃下浸泡茶叶,且浸泡3 min,浸泡2次为佳。  相似文献   

3.
凤凰单丛古茶树叶片中硒含量及溶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双桃  朱慧 《食品科学》2016,37(4):127-131
选取10 种珍贵的凤凰单丛古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消解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分析硒元素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10 种凤凰单丛古茶树的成熟叶与新叶的硒含量范围分别为0.056 0~0.352 5、0.045 5~0.299 0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 9、0.154 5 mg/kg,二者之间相差17.46%;基于凤凰单丛“一芽二三叶”的采摘标准,以0.2~4.0 mg/kg的硒含量作为富硒茶的标准,则宋种蜜兰香(0.299 0 mg/kg)和宋种东方红(0.210 2 mg/kg)2 种古茶树的茶叶达到富硒茶的含量要求;以硒含量最高的宋种蜜兰香茶叶作为探讨硒元素溶出特征实验的材料。结果显示,冲泡温度以95~100 ℃、单次冲泡时间小于5 min为宜,且凤凰单丛古茶树茶叶耐多次冲泡;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x)与茶汤中硒溶出量(y)的相关性分别符合直线方程(y=0.000 4x-0.028 3,R2=0.939 8)、对数方程(y=0.006 6lnx+0.001 1,R2=0.957 9)及幂函数方程(y=0.013 7x-0.786 6,R2=0.948 6)。凤凰单丛古茶树具有一定的富硒茶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冲泡条件三七花中腐霉利的溶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三七花在不同冲泡条件下(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腐霉利的溶出规律。方法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冲泡过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选择性离子检测(selected ion monitor, SIM)对三七花浸泡液中腐霉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冲泡时间下,腐霉利溶出率随着冲泡时间增加而增加;相同冲泡时间下,第1泡溶出率小于第2泡,第3泡溶出率明显减少,第4泡时几乎没有腐霉利溶出;70℃以上温度冲泡时,不同温度对溶出率影响不大。结论三七花在不同冲泡时间、不同冲泡次数及不同冲泡温度下都有不同程度的腐霉利溶出。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以龙井、碧螺春、安徽祁红和云南滇红4种茶叶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冲泡温度、次数对其茶汤中钾、钠、锰、铁、锌、铜、钙、镁8种元素含量及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茶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处理对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有显著差异,其溶出率以第一道茶汤最高(41.3%~92.9%),且元素溶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第三道茶汤溶出率只有0~34.9%。此外水温对K的溶出率影响不大,Na在100℃时溶出率最大;Mn在90℃时溶出率最大。绿茶中Fe、Cu在70℃时的溶出率最大,Zn、Ca、Mg在80℃时溶出率最大。而红茶中Fe、Zn、Cu、Ca、Mg在90℃时溶出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玫瑰花茶中K、Ca、Mg、Cu、Fe、Zn和Mn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玫瑰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较好地用对数关系描述,不同浸泡次数时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用负指数关系描述;玫瑰花茶浸出液中各元素浸出含量顺序为 K>Mg>Ca>Fe>Zn>Cu>Mn,K最易溶出,Fe、Mn和Cu溶出率较低.玫瑰花茶的适宜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10 min~20 min,浸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7.
为锌和硒缺乏人群通过日常膳食补充此2种元素,以大豆作为生物强化的载体,采用浸泡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和硒溶液,通过大豆发芽过程实现对锌、硒微量元素的富集和转化,制备出富含锌和硒的豆芽.结果 显示,当ZnS04浓度为2.40 mmol/L、Na2SeO3浓度为0.30 mmol/L、浸泡时间为10h、发芽时间为96 ...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锌、铜、铁、钙、镁在茶中的溶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和浸提液用量4个因素对茶中上述5种元素溶出量的影响。结果在绿茶、红茶和花茶的浸提液中,镁和锌的溶出量较高,浸提效率分别为66.9%-67.7%和49.0%~80.6%;青茶中则以钙和铁溶出最多,钙的浸提效率大于90%,铁的浸提效率为86.4%。锌、铜、铁、镁4种元素在高温(100℃)且浸提时间较短(5min)或低温(50℃)且浸提时间较长(30min)、浸泡1次时元素的溶出量较大。而钙在低温(50℃、55℃)且浸提时间较短(5min)或高温(80、85、90℃)且浸提时间较长(30min),浸泡4~6次时元素的溶出量较大。结论5种元素在不同种类茶叶的浸提液中的溶出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了茯砖茶在不同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及茶叶粒度条件下的氟溶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曲线相关;茶水比越小,茯砖茶氟溶出率越高,茶水比越大,氟溶出率越低;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次数呈指数函数曲线相关;随着冲泡次数增多,茯砖茶氟溶出率显著减小,氟大部分在第一泡中溶出,此后溶出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煮熬法与冲泡法均如此;茶叶粒度越小,越有利于茯砖茶氟的溶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了茯砖茶在不同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及茶叶粒度条件下的氟溶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曲线相关;茶水比越小,茯砖茶氟溶出率越高,茶水比越大,氟溶出率越低;茯砖茶氟溶出率与煮熬(或冲泡)次数呈指数函数曲线相关;随着冲泡次数增多,茯砖茶氟溶出率显著减小,氟大部分在第一泡中溶出,此后溶出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煮熬法与冲泡法均如此;茶叶粒度越小,越有利于茯砖茶氟的溶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不同冲泡模式对祁门红茶(祁门工夫、祁红香螺、祁红毛峰)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审评模式和品饮模式角度,通过测定茶汤中人体必需金属元素含量、呈味物质含量、滋味、色度和抗氧化能力,对品质和抗氧化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冲泡模式的不同会导致红茶品质、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单杯短时多次冲泡茶汤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其中总儿茶素、咖啡碱、总氨基酸、人体必需金属元素含量分别是审评模式的1.95、2.17、1.46、1.49倍,滋味品质较优,抗氧化能力更强。结论 相比审评模式冲泡,单杯短时多次冲泡更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溶出,且前3泡(共2 min)较好,第2次冲泡40 s内含物质最丰富。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生殖功能、抗氧化、减缓损伤以及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体内缺乏硒元素会导致40多种疾病,但是硒摄入过多也会导致硒中毒,因此食品中硒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精准测定食品中硒元素含量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食品中硒含量检测前处理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食品中硒的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五种黄山地方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浸泡次数、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茶叶中重金属Pb、Cu、Zn、Cd和Mn浸出的影响,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种茶叶中Pb和Cu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五种重金属总浸出量与浸泡次数、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均成正相关关系,弃除浸泡1 min的茶汤可除去茶叶中1.75%~28.28%的重金属,三次浸泡后五种重金属通过茶汤饮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水平大小顺序为Cd>Mn>Cu>Zn>Pb,均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火功武夷岩茶生化成分浸泡规律,以同一武夷水仙毛茶精制而成的轻火茶、中火茶、足火茶为研究对象,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次数、浸泡茶水比对各火功岩茶生化成分浸出的影响,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烘焙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同火功武夷岩茶在不同浸泡条件下内含物浸出,还是不同火功武夷岩茶在相同浸泡条件下内含物浸出,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浸泡温度从60℃升高到100℃不同火功武夷岩茶内含物浸出率均提高,但不同火功茶间差异缩小;浸泡1~3 min各火功茶样内含物浸出率可达60%~90%;三次冲泡后各火功武夷岩茶除游离氨基酸外,其余生化成分已基本浸出;不同茶水比条件下各火功武夷岩茶除茶多酚外,其余各成分变化幅度不足20%。  相似文献   

15.
不同稀土含量水平茶叶中稀土浸出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不同稀土含量水平(不超标、中度超标、严重超标)的三种典型茶叶样品开展稀土浸出率实验和浸出安全性研究,采用间接定量法系统考察了茶叶在不同浸提条件下稀土元素的溶出率,并对茶汤中稀土的摄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受试茶样在不同浸出条件下,稀土元素(以氧化物总量计)的总浸出率均在20%以内,依据ADI参考值,仍处于低暴露水平,因此,稀土含量水平适度偏高的茶样在泡饮过程中尚不足以引起膳食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橘红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该文研究在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橘红茶茶汤多酚类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显著高于橘壳,而氨基酸、可溶性糖、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效率显著低于橘壳(p<0.05);橘红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橘壳和宜红茶(p<0.05);冲泡次数对橘红茶茶汤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浸出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影响最小。因此,饮用较高抗氧化活性橘红茶的冲泡条件为:冲泡温度85℃~95℃,冲泡时间5 min~10 min,冲泡次数为1次~2次。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传统和微波两种苦荞茶冲泡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比较。固定单次冲泡,传统冲泡考察了茶水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三个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微波冲泡考察了茶水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三个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了以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的多元响应数学模型。结果显示,传统冲泡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2.00:100(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0.0350%±0.003%,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0357%有-0.0007的误差。微波冲泡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2.00:100(g:mL)、微波时间170 s、微波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0.387%±0.003%,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393%间有-0.006%的误差。响应值的验证性实验测定值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微波冲泡极大地提高了冲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玫瑰茄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以玫瑰茄干花萼为原料,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其茶汤中花青素及总黄酮溶出的影响。分别以花青素和总黄酮溶出量为指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玫瑰茄花茶冲泡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冲泡时间30 min、冲泡温度70℃、茶水比1∶50(g/mL)时,玫瑰茄花茶中花青素的溶出量最高,可达7.94 mg/g;在冲泡时间为40 min、冲泡温度为80℃、茶水比为1∶50(g/mL)时玫瑰茄花茶中总黄酮溶出效果最佳,溶出量可达58.77 mg/g。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绿茶中Ca、Mg、Cu、Mn、Zn、Fe六种元素的含量,并在不同冲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条件下研究了桑叶绿茶中微量元素浸出量。结果表明,桑叶绿茶中微量元素总含量顺序为Ca>Mg>Fe>Mn>Zn>Cu,浸出液中各元素浸出量顺序为Mg>Ca>Zn>Fe>Mn>Cu,其中Mg最易浸出,Cu最不易浸出;不同冲泡时间微量元素浸出规律可用对数关系描述,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浸出规律可用负指数关系描述。研究桑叶绿茶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特性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桑叶中各元素存在的形态,并可为桑叶绿茶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