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目前网络安全防御主要依靠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传统网络安全工具进行被动防御的局面,将人工免疫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实现对网络中已知和未知入侵行为的检测;依据生物免疫系统抗体浓度的变化与病原体入侵强度的对应关系,建立网络风险实时定量评估模型.在对网络安全状况的趋势预测中,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ARMA模型对网络当前安全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实时、定量的分析、预测,从而有效地缓解网络攻击造成的危害,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应急保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及时有效调整网络安全策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保障的一个较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安全防御技术,它可以和防火墙结合在一起,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本文从讨论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阐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移动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相似文献   

3.
浅谈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侵检测技术是新一代集检测、记录、报警、响应于一体的动态安全防范技术,通过采用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两种手段来检测入侵行为。其工作模式主要分为基于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主机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目前入侵检测技术的技术难点是检测精确度、检测速度和入侵 检测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4.
入侵检测技术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之后新一代的安全保障技术.它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不仅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也监督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提出一种基于部件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和可扩展性.它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集成化的检测、报告和响应功能.在网络引擎的实现上,使用了协议分析和模式匹配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目标的匹配范围,同时改进了匹配算法,使网络引擎具有更好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量变种及未知恶意病毒的泛滥,采用病毒特征码匹配为核心的反病毒技术已难以实现有效和及时的防御。基于云计算模式,设计了一种恶意代码云主动防御系统产品,采用程序行为跟踪分析、模式识别、智能修复处理、操作系统等6大子系统主动防御技术,实现了智能有效检测、辨识和清除已知与未知的恶意代码的功能。该系统采用P2DR模型,由云客户端软件、云端服务器、管理控制台3部分组成,实现了恶意代码行为捕获及主动防御、恶意代码行为算法分析、全网主机安全态势分析报告等功能,构建了网络主机安全的纵深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防火墙环境的边界防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边界防火墙在动态防御方面的缺陷,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三种联动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防火墙环境,具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功能,采用系统嵌入方式的边界防御系统模型。模型利用队列通信机制实现防火墙和入侵检测协同工作,共同检测和防范对系统的入侵行为,并通过安全通信模块与分布式防火墙连接。最后给出了在Linux下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从提出以来就具备着动态性、虚拟化和开放性,频频出现的各种大型的云安全事故使得云环境中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为了能够确保云环境的安全,将入侵防御技术与可信计算的信任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个云环境下基于可信计算的入侵防御框架模型。该模型从入侵防御的原理出发,首先实时监控采集、获取行为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规范化,并逐步确定各个特征的权重后得出用户节点的可信度。利用多种云端的集群服务器引擎进行检测防御以及综合分析决策和聚类分析,使云端能够及时快速、高效地抵御恶意行为的攻击,改变传统入侵防御各自为营,检测防御滞后的状况,为云用户提供最大安全限度的入侵防御服务,同时也能够确保云端抵御攻击,做到云端和云用户双向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主机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主机的各种状态,辨别可能发生的入侵行为或非法操作,在入侵行为发生的时候自动阻断非法操作,保护主机系统不受入侵.文中主要介绍文件监控模块、进程监控模块、网络连接监控模块、注册表监控模块和性能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终端主机安全是当前网络安全管理的防御重点.针对国内主机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在安全要素融合上面临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主机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借助粗糙集理论,可量化安全要素对终端主机安全的依赖度.实验表明,操作系统、重要文件、浏览器是终端主机安全的防御重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PS是网络安全领域中为弥补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备了初步入侵防御功能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引入了一个基于ARC模型的非嵌入式结构,ARC模型是由actor、role和coordinator组合而成.其中,actor用来模拟计算实体,role和coordinator用来执行控制功能.模型将攻击行为的特征以约束的方式配置到coordinator、role,同时融合了入侵检测中常用的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方法.它基于message、event通讯机制,实现了对攻击行为的监测、阻击、识别、处理,提高了系统的防范攻击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传统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高校面临的安全问题需要.入侵防御系统,作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入侵防范和阻止系统,弥补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为网络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护.该文对入侵防御系统原理、结构及在高校校园网的部署和实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入侵检测系统在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的特点,分析了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应用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体系中.通过将数据挖掘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利用关联分析算法生成规则,实现了入侵检测模型在电力系统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全审计系统的重要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安全审计系统.该系统构造了多种类型的安全Agent,利用多Agent的相互交互、协作来实现分布式安全审计过程,满足网络动态变化的要求.指明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入侵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并做出保护反应的技术。从体系结构、基本功能方面对开源的Snort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基于Linux平台的Snort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并以FTP服务为例,阐述了Snort规则的配置,以及对FTP服务进行报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校部署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中传统模式匹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协议分析技术应用到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中的方法,协议检测的范围以及相应算法,为提高高校在网络安全系统的检测效率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Honeypot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oneypot(蜜罐)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Honeypot技术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发展成为诱骗攻击者的一种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不仅可以转移入侵者的攻击,保护主机和网络不受入侵,而且可以为入侵的取证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成功地实现了对网络入侵的跟踪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