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脉冲电磁场(PEMF)作用下,采用常规沉淀方法制备了椭球形的草酸钴粉体。利用XRD以及SEM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差分盒维法计算了草酸钴粉末团聚体的表面分形维数。结果表明:以氯化钴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制备的产物为β-CoC2O4.2H2O;随着脉冲电压由200V增加到800V,草酸钴颗粒的形貌由棒状转变为椭球状,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脉冲电压大于800V时,草酸钴的形貌又向棒状转变,分形维数开始减小;以草酸钴为前躯体制备的Co粉表现出很好的形貌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草酸钴分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X-衍射法、扫描电镜研究了草酸钴分解过程中,分解产物的物相、形貌与分解率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分解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前驱物颗粒的形貌对钴粉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球形草酸钴、球形Co(OH)2的制备方法及其颗粒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以此为前驱物还原制备金属钴粉,对钴粉颗粒形貌与其前驱物颗粒形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钴粉和草酸(H2C2O4)为原料,采用固液界面反应法制备针状草酸钴(Co2C2O4·2H2O)粉体.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粒度仪对粉体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温度、钴粉浓度、草酸与钴粉的计量比以及无机酸的种类和用量对草酸钴粉体的形貌和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时草酸钴粉体多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球墨铸铁中共存As、Sn、Pb、Ti的中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部采用龙岩生铁,制取球墨铸铁。球化剂为镁硅铁合金,同时分别添加0.00%、0.01%、0.02%、0.03%、0.04%、0.05%、0.07%稀土硅铁合金进行球化处理。结果表明,稀土不能完全消除与中和高含量微量元素共存对石墨球化的干扰作用。但适量稀土可部分中和微量元素、促进形核、改善球状石墨的表面形貌。削弱微量元素的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针对中国产的稀土系合金为了解其球化能力,掌握其特性而进行的研究。试料装在塔曼管状坩埚内Ar气流中加热,熔化后将不同的球化剂添加到铁水表面,所得结果归纳如下:(1)在铁液中球化剂的作用范围,Mg系合金由Mg的蒸气压决定,RE系合金是由扩散决定。Mg和RE同时添加时,RE使Mg的蒸气压减小,并促进了RE的扩散。(2)RE具有中和反球化元素(如S、Ti)的作用。因此,使用Fe—Si—Mg—RE系合金,充分搅拌后只要加以孕育处理就能得到良好的球墨铸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制备草酸钴过程中,加料方式的改变对草酸钴中氯离子夹带的影响,以及络合剂的加入,对草酸钴平均粒度D50的影响。应用反加的方式,由于反应环境氯离子浓度的降低,减小了草酸钴中氯离子的夹带。由于络合剂的加入,减少了游离钴离子的浓度,减小了晶核的生成趋势,增加了沉淀附着晶体生长的趋势,有助于生成晶粒更大的沉淀产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涂覆法在蜂窝堇青石上负载Mn-Sm/ZrFe-PILM脱硝催化剂,考察了黏结剂种类及添加量、固含量对蜂窝催化剂的涂覆效果和脱硝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SEM和XRD对蜂窝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当锆溶胶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0%、固含量为25%时,所制备的蜂窝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最好,在120℃...  相似文献   

9.
草酸钴还原制备钴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以草酸钴为原料制备钴粉的工艺试验研究 ,可制备松比在 0 .4~ 0 .6g/cm3之间、F .S .S .S .小于 1μm ,形貌呈树枝结构的钴粉  相似文献   

10.
草酸钴的氧化条件对氧化钴及还原钴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X-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草酸钴氧化温度对氧化产物、及其相应还原钴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条件影响了钴粉的粒度,草酸钴直接还原的钴粉具有更小的粒度。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钴、草酸铵为原料,吐温80(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湿式沉淀法合成氧化钴的前驱体,再通过热分解制备四氧化三钴。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分析了钴氧化物前驱体和钴氧化物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热分解等特征。结果表明:以草酸盐为沉淀剂制得的钴氧化物前驱体为CoC_2O_4·2H_2O,前驱体于600℃煅烧4 h后可得到较纯的四氧化三钴粉末,并且基本保持了前驱体原来的形貌,仍为针(棒)状,粒子边缘变得光滑。  相似文献   

12.
以某厂含钴水相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开展了高纯氧化钴或草酸钴的制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和氧化除铁、氟化钠深度除钙镁、草酸铵或草酸沉钴、干燥和煅烧等步骤能够从含钴水相中制备得到高纯氧化钴和草酸钴,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远远好于一级品氧化钴的指标。且整个流程钴的回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浩 《云南冶金》2014,(1):62-66
根据废钴片的特点,设计了提取方案,采用焙烧除杂、碱浸除Al—Li、酸浸出、溶液净化、草酸钴的制取作为主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硫酸浸出时钴的浸出率较低,可采用浸出率较高的盐酸浸出;经本工艺流程处理该类废钴片,最终可得到合格的草酸钴产品。摘要:根据废钴片的特点,设计了提取方案,采用焙烧除杂、碱浸除Al—Li、酸浸出、溶液净化、草酸钴的制取作为主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硫酸浸出时钴的浸出率较低,可采用浸出率较高的盐酸浸出;经本工艺流程处理该类废钴片,最终可得到合格的草酸钴产品。  相似文献   

14.
以不规则形状的Ti-6Al-4V(TC4)粉末为原料,通过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制备了球形TC4粉末,并研究了球化处理对粉末特性及加料速率对粉末球化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和霍尔流速计分别对其粉末微观结构、粒度分布和粉体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TC4粉末经等离子球化处理后得到表面光滑、球形度好及球化率可达到100%的球形粉末;球化处理后,粉末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和粉末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粒度略微增大;随着加料速率的增加,TC4粉的球化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半固态区间对铝硅合金进行等温搅拌,主要研究搅拌时间对初生Al和初生Si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作用下,铝硅合金中初生相通过物理、冶金作用而发生形貌、尺寸的改变。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初生Al由粗大的枝晶状演变为细小的近球状、蔷薇状,初生Si由粗大的多角状、板块状尖角颗粒演变为细小的较圆整等轴颗粒。初生Al的细化、圆整是以熔断、扭折为主,初生Si的细化、圆整是以折断、破碎、熟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The warm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eutectoid steel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cementite morphology. Sever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strain rate and reduction, were chang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ch parameter on spheroidization of cement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rm compression promoted the fragmentize and the spheroidization of lamellar cementites. When the specimen was compressed with reduction of 50% at 700 ℃ and in the strain rate of 0.01 s-1, the excellent spheroidized cementite was obtained. The mechanism of fragmentation and spheroidization of lamellar cementites during compression was discuss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formation of spheroidized cementite was related to the time of compression process. The fragmentize of lamellar cementites was due to the extension of sub-grain boundary in the cementite. The spheroidization of cementite depended on the diffusion of carbon atoms at the tip of bended and breakup cementite.  相似文献   

17.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经过放电、焙烧、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电池活性物质、集流体与钢壳,再采用H2SO4-Na2SO3对废电池粉料(活性物质)进行浸出,浸出液调节pH至4.5,过滤以除去铁和铝,滤液再调pH至11左右,将锂和镍钴锰分离,得到的锂液经过浓缩后加入Na2CO3得到工业级的LiCO3,在镍钴锰富集物中加入氨水将锰和镍钴分离,最后使用P507分离镍和钴,在相比O/A=1,平衡pH=4.5,有机相组成为25% P507 75%溶剂油,经二级逆流萃取后钴的萃取率为99.3%。使用200 g/L硫酸为反萃剂,相比为5时,钴的回收率达99.21%。反萃液使用草酸铵沉钴,萃余液中的镍采用氢氧化钠沉淀,整个工艺流程中钴的回收率为91.82%,镍的回收率为9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