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轴(42CrMoA)经NH_3+CO_2气体氮磷共渗后表面硬度未达到要求,经试验采用500℃保温15h氨分解率控制在15%~25%范围内的工艺重新渗氨,表面硬度达到技术要求,金相组织合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15钢制的GN_6包缝机下弯针进行通氨满甲苯碳氮共渗工艺的试验研究.运用金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定,比较不同工艺处理后零件的金相组织、渗层厚度、硬度分布、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780℃温度下保温2小时进行碳氮共渗的工艺,可以获得表面硬度高,心部韧性好及渗层厚度、心部组织、变形等都符合技术要求的下弯针。  相似文献   

3.
本厂引进的法国TM公司“海豚”直升机燃调器(RT-24)上共有4种材料为Z50NMC12(我国材料牌号为SNilZMn5Cr3Mo)的零件要求气体渗氮。该零件简图,工艺要求以及法方提供的渗氮工艺规范分别列于图1,表1。图1零件简图及工艺要求零件的渗氮工艺面为外圆,其它表面可不渗氛。1540一活塞体0590一活塞环2610一同步活塞3870一计量大活塞在试制过程中,确定的渗氮工艺如下:(1)560土SC保温Zlh,氨分解率50%~60%;(2)600士5℃保温21h,氨分解率70%~80%。渗氮后经金相检测,渗层深度达0.12~0.14mm,硬度715~741HV。随后即投入…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处理工艺,对经处理的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的显微硬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多元共渗处理后,在球墨铸铁表面形成含有碳化物和氮化物的钝化层、共渗层和过渡层。其表面硬度可达807HV,渗层厚度40um。较之含镍17%的灰口铸铁,可显著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能谱分析、洛氏硬度及耐磨性试验,研究了低合金钢表面铸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的平均厚度达到2mm,铸态下渗层的组织主要为珠光体+碳化物+TiN硬质颗粒,硬度达到了HRC44.1,渗层的耐磨性比基体提高了42.7%.经910℃淬火+250℃回火后渗层的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TiN硬质颗粒,硬度达到了HRC 55.5,渗层耐磨性比铸态下渗层的耐磨性提高了50%,比热处理后基体的耐磨性提高了34.36%.  相似文献   

6.
无化合物层的奥氏体氮碳共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中碳钢进行了通氨滴酿奥氏体氮碳共渗试验。45钢在680℃和适当的氮势条件下共渗,可以获得无化合物,但奥氏体层下面存在细晶区的渗层组织,探讨了细晶区产生与发展的机理,测定了渗层经时效硬化前后的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试验的工艺共渗时间短,渗层质量优异,是很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表面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性盐浴渗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中性盐浴渗钒剂,其特点是渗钒速度快,盐浴流动性好,粘盐少,易清理。对T12钢经950℃×6h渗钒处理,所得渗钒层厚度为15~17μm,硬度高而脆性小。文中还对中性盐治渗钒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浓度,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渗的催渗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渗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可使渗层深度提高约25%,硫化物层牢固,表面硬度增高且渗层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土浓度、保温时间对渗层深度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修的催渗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渗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可使渗层深度提高约25%,硫化物层牢固,表面硬度增高且渗层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处理工艺,对经处理的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的显微硬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经多元共渗处理后,在球墨铸铁表面形成含有碳化物和氮化物的钝化层、共渗层和过渡层,其表面硬度可达807 HV,渗层厚度40um。较之含镍17%的灰口铸铁,可显著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15—3型高铬铸铁(15%Cr,3%Mo)的基础上,加入5~6%的钒,使高铬铸铁的铸态硬度达到HRC60以上,可以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研究了C、Ci、V、Mn等元素对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最后用这种铸铁浇注了双金属压痕轧辊,硬度指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厂生产的20CrMnTi伞齿轮(图1)要求碳氮共渗后表面硬度58~64HRC,心部硬度33~48HRC,渗层深度1.0~1.5mm。但经碳氮共渗淬火后,多数零件花键孔出现缩孔,综合量现通过率不到10%,影响了该齿轮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花键孔变形,减少返修品和废品,我们在现有设备及工艺的条件下,经过一多年的探索和试验,找到了控制花键孔缩孔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使该齿轮的综合量现通过率由不到IO%提高到90%以上。1缩孔原因一般来说,花键孔经热处理内孔都缩小,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结构原因,该伞齿轮A、B、C、三点收缩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我厂自制的W6Mo5Cr4V2钢微型铣刀很薄(0.15~0.20mm),采用一般的C-N-O-B共渗工艺会变得很脆。经过反复试验,达到了理想的结果。1共渗前的热处理刀片经常规的1200℃淬火+3次560℃回火渗的前预处理,渗后韧性不足,发生崩刃。改用半硬化处理,即经1160℃淬火,150℃×4h回火的预处理,再经过共渗后,韧性大大提高。2共渗剂配方共渗剂的配方见表1。生产中发现,随着无水乙醇的增加,表面硬度降低。配制渗剂时,先将硼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甲酸胺、丙酮及四氯化碳,放置几小时,待硼酸全部溶入后即可使用。渗剂在冬季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新型微变形齿轮钢渗碳特性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种新型微变形齿轮钢的渗碳特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渗碳空冷,渗层碳浓度梯度平缓,表层硬度为61~63HRC,心部硬度达到35~42HRC。表层组织为细小分散马氏体 少量残留奥氏体,过渡层为针状贝氏体 板条马氏体,心部主要为束状贝氏体。渗层耐磨性好,基体力学性能优良,能很好地满足齿轮的服役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郑英  高原 《热加工工艺》2007,36(22):57-59
采用离子氮化+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的复合处理渗铬新技术,对碳素工具钢进行560℃表面渗镀铬硬化研究。结果表明,渗镀层组织由沉积层+扩散层组成;渗镀层表面形成4~5μm的沉积层,含铬量达50%以上,致密并与基体冶金结合;内有20-25μm的扩散层,扩散层含铬量呈梯度分布;经X射线衍射分析,其表面物相由Fe-Cr、CrN、Cr7C3、Cr23C6等组成;渗镀层的显微硬度达1000HV以上,硬度向内逐步降低,呈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6.
发火轮是打火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打火机的使用性能。衡量发火轮质量的标准是装机后的发火率,即20次打火的着火次数。合格的发火轮发火率应大于99%。从试验可知,发火率与发火轮表面硬度有密切关系,合格的发火轮表面硬度要大于HRC63。发火轮通常由10”、20”低碳钢制成,要求渗碳淬火后硬度大于HRC63。工艺的关键是使渗层表面有高的碳含量,淬火达到高的硬度;同时,为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尽可能缩短处理周期。由于发火轮处理时每批的数量很大,抽检Iki合格率要求大于99.5%,所以,热处理的质量一定要稳定,满足日产2…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铸渗浇铸中直接影响铸渗层质量的增强颗粒润湿性的问题,实验研究了表面改性WC增强颗粒的包覆处理方法以及包覆处理对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包覆处理后,试样较未处理试样的铸渗层厚度增加1.68倍:表层硬度有一定挺高,铸渗层中部显微硬度最高达到2400HV;耐磨性较末处理试样提高18%.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Mo-Cr共渗表面高速钢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20钢表面进行等离子Mo-Cr共渗及等离子超饱和渗碳复合处理,合金层接近钼系高速钢成分。表面Mo含量达到12%左右,Cr含量达到4%左右。等离子渗碳合金层表面含碳量达到2.0%以上,超过了平衡碳的计算值。经X-射线衍射分析,碳化物主要类型为M23C6、M7C3、M6C型,尺寸1μm左右。试样经随后淬火 低温回火和淬火 深冷处理(-196℃) 低温回火两种工艺,使表面高速钢层获得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弥散的碳化物组织,没有粗大的共晶莱氏体碳化物。经深冷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达到l600HV,明显高于未经过深冷处理工艺的高速钢层表面硬度(1000HV左右)。用WTM-1E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复合处理的表面高速钢层,与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的试样对比,摩擦因数减小,仅有0.07~0.08。  相似文献   

19.
碳钢表面氮化钛陶瓷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利用等离子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新工艺方法。该渗镀层包括钢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氮化钛颗粒的渗层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沉积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在1600~3400HV之间。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尤取向。用划痕仪进行结合强度检测,声发射曲线未见突起的信号峰值,表明结合强度良好。复合渗镀氮化钛试样在10%硫酸、5%盐酸、3.5%氯化钠水溶液和硫化氢富液中进行腐蚀试验,耐腐蚀性能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84、11.67、1.15、21.15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25CrMo1V钢低温高浓度稀土碳氮共渗工艺,考察了不同稀土加入量、不同强渗温度、不同循环次数、不同通氨量等对共渗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为强渗温度900-920℃×2h,扩散温度840℃×1h×2次,稀土加入量10-12g/L,通氨量600L/min。共渗后,试件表面渗层中形成了大量弥散细小的碳化物,显微硬度高且分布平缓,有利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