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川东北地区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川东北地区盐膏层埋深达3000~4500m,总厚度超过400m,在高温高压下具有塑性流动的特性,易导致缩径、卡钻、井喷等工程事故,造成钻井液工作难度大。基于盐膏层地质情况。提出了钻井液技术的难点,从钻井液体系选择、现场维护处理措施等方面给出了对策,指出了川东北地区钻井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深层盐膏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由于盐膏层易发生蠕变,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眼闭合、卡钻等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为此,通过盐膏岩蠕变试验研究,分析了深井盐膏层三维蠕变压力,建立了蠕动方程及钻井液密度图谱,结合对盐膏层溶解规律的研究,从力学和化学两方面提出了确定钻井液密度的方法,并优选出了适合塔河油田盐膏层钻井的聚磺硅酸盐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成果在30多口井盐膏层钻井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川东北地区在空气钻井后转化为钻井液钻井过程中因井壁掉块和坍塌,造成长时间大段划眼、测井遇阻、卡钻等复杂情况,研制了空气钻井后的转换钻井液。其耐温大于150℃,抗盐达饱和,抗石膏污染达2%,相对回收率96.0%。并开发了空气钻井后气液转化工艺,使转换钻井液的井壁稳定能力提高。空气钻井后转换钻井液技术在川东北地区P103-4和P102—1等井的应用结果表明,空气钻井后转换钻井液钻井顺利,转换过程中未出现井壁坍塌等复杂情况,井眼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兰  陈俊斌  刘宇凡 《钻采工艺》2014,37(1):102-104
磨溪11井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工程提速难度大。为保确实现提速目标,该井一开、二开使用高黏聚合物钻井液,解决大井眼、胶结松散、富含水敏性泥岩地层的携砂、阻卡等技术难题、三开上段使用有机盐聚合物钻 井液,强化体系的抑制性,有效阻止膏质泥岩吸水膨胀造成的缩径、起下钻阻卡等井下复杂;三开下段进入膏盐段之前,将体系转化为抗膏盐污染能力强的有机盐聚磺钻井液,同时强化钻井液的滤失造壁性和封堵防塌性,防止地层掉块,保证井眼畅通;四开继续使用有机盐聚磺钻井液,强化深井段高密度钻井液的抗温稳定性和流变性控制,维护稳定的钻井液性能;五开使用有机盐无渗透钻井液,强化体系的滤失造壁性和封堵防塌性,防止井壁失稳和更 好地保护油气层。现场施工表明,该井钻井液技术及措施针对性强,开创了四川油气田高石梯-磨溪震旦系深井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工程提速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库曼阿姆河右岸地区侏罗系上统长段盐膏层特点,为满足现场钻井液施工需要,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防止大段盐膏层对钻井液污染的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配方及性能参数,制定出了相应的现场应用技术对策;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长段石膏及盐层钻进中盐膏层的蠕变、钻井液的抗盐、钙污染和控制高压盐水浸等难题,实现了石膏及盐层段的安全顺利钻进,形成了一套有效应对阿姆河地区大段盐膏层的钻井液技术.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井盐膏层钻井施工风险极大,常会引起卡钻和套管损坏,影响安全钻井。通过对塔河油田深井盐膏层矿物组分、理化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为选择钻井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对适应于该段的钻井液体系和现场维护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方案,并在T913井、TK827井、TK1106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井下复杂大幅度降低,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川东北毛坝区块地层岩性变化频繁、硬度高、可钻性差、盐膏浸严重的特点,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优选了聚硅醇钻井液体系,在毛坝1井、毛坝斜2井中的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川东北毛坝区块钻井要求,能有效减少井下事故。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饱和盐-稀硅酸盐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寒武系地层组成复杂,盐岩、膏泥岩及裂缝性灰岩往往出现在同一裸眼井段,且地层压力高,在该地层钻进极易导致钻井液性能恶化,发生井下复杂情况。为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对饱和盐-稀硅酸盐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适合复合盐膏层钻进的高密度饱和盐稀硅酸盐钻井液配方。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能有效降低盐岩和石膏的溶解;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滤失性、抗温性能和抗盐及石膏污染的能力。现场应用的欠饱和盐稀硅酸盐钻井液,很好地解决了巴楚地区复合盐膏层中潜在的复杂情况,大幅度降低了钻井液成本。  相似文献   

9.
石油天然气与盐矿钻探中,常钻遇长段泥岩、页岩、盐岩、石膏、以及膏盐互层和泥盐互层等复杂地层。本项研究形成的钻井液体系,具有超强的抑制性和抗多种高浓度可溶性盐岩对钻井液污染能力,确保在这类复杂地层钻进中井壁化学稳定,有效控制钻屑分散造成污染,维持钻井液性能稳定、流动性好。该体系对地层泥页 岩水化膨胀具有超强抑制性,能有效控制井壁掉块、垮塌与缩径,并抑制泥页岩钻屑水化分散、稳定钻井液性能;在石膏与高纯度复合盐层钻进中,可减少井壁溶蚀、预防形成“糖葫芦”型井眼,并抑制膏盐类钻屑分散、溶蚀,避免钻井液性能恶化;在储层钻进中,能有效保护油气储层,无需添加任何油气层保护剂,就能充当优良的钻井完井液与修井液,是目前国际国内应用效果理想而又价格便宜、配制与维护工艺简单的水基钻井完井液。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S111井复杂地层优质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塔河油田S111井在钻井过程中钻遇了大段软泥岩、硬脆性泥岩、多套压力层系、深井巨厚盐膏层、巨厚泥岩(包括橡皮地层、破碎地层)等复杂地层,在优选多种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配套维护处理措施,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较好地解决了可能出现的井漏、缩径卡钻、井眼坍塌、井壁掉块等问题,不但提高了钻井速度,而且及时发现油气层并顺利钻达设计井深。详细介绍了该井钻进各种复杂地层时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元坝121H井是一口部署于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带元坝区块的海相超深水平井,钻遇地层复杂,地层压力和温度高,地层流体含H2S和CO2,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尤其是陆相的千佛崖、自流井和须家河组大尺寸井段,地层岩石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严重制约了开发效益和周期.为了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分别在一开、二开和三开部分井段采用了泡沫、气体和液体欠平衡钻井技术,机械钻速约是常规钻井液钻速的1.2~6.0倍,最高达9.41 m/h,提速效果显著.该井欠平衡钻井效果在提高机械钻速方面与常规钻井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也为该地区钻井提速和及时发现油气显示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乌兹别克斯坦费尔甘纳地区吉达4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达4井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甘纳盆地卡拉吉达构造,是中石油部署在该区块的第二口超深探井.该区块地质结构复杂,储层埋藏深度在5 700~6 500 m左右,井底温度超过160 ℃,钻井液密度高达2.38~2.43g/cm<'3>,属高温、高压、高含盐、高含硫深层低渗油藏.上部和深部井段均存在高压盐水层和大段盐膏层,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盐水侵、盐结晶、石膏层蠕变缩径、卡钻等井下事故.针对地层复杂情况,该井从三开井段开始使用欠饱和盐水聚磺钻井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钻井液在井底温度超过160 ℃时性能稳定,抑制性好,抗盐钙污染能力强,满足了"四高一超"(高温、高压、高密度、高含硫、超深井)条件下的润滑防卡、井壁稳定、流变性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未发生任何井下事故,实现了钻探目的,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迪那11井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迪那11井是继迪那-1井钻遇超高压盐水层卡钻报废后,新布的一口预探井。迪那11井在三开的大段纯膏岩,盐岩和膏泥岩地层中设计使用密度为2.40-2.50g/cm^3的钻井液,压死超高压盐水层,然后用1.80g/cm^3左右的钻井液钻开目的层,钻至井深6050m裸眼完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密度钻井液能平衡和抑制地层的蠕变,在钻进875m厚的纯石膏、盐岩、泥膏岩和泥岩时,没有发生阻卡现象,未排放过1次钻进液,钻井液性能稳定,电测、下套管和固井施工。  相似文献   

14.
坡2井下部硬地层井段快速钻井中靶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超  邓伟 《钻采工艺》2003,26(5):4-5
坡2井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产层埋藏深、H2S含量高,易发生井塌、缩径等复杂,是一口中靶难度大的定向井。该井充分利用下部井段雷口坡、嘉陵江地层的岩性特征,采用新工艺PDC钻头、高功率螺杆、优质钻井液,在不使用稳定器的情况下,用螺杆钻具和光钻铤钻具组合全力增斜钻进,无线随钻测斜仪跟踪增斜情况,安全、高效钻至井深4246m并中靶,下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达到7.25m/h,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成本,钻获一口百万级大气井。  相似文献   

15.
文301井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301井为评价井.位于东渍凹陷文西断层下降盘文301断块.完钻井深为4000m.穿过S1段盐层、S2段上部盐层、S3^2段盐层、S3^3段盐层等多套盐膏层.累计厚度达998m.且盐间物性差别很大.泥膏盐较多,断层多.易盐溶、坍塌、缩径.地层条件相当复杂。针对纯度低、盐层薄的Sl段盐层.采用淡水复合胶液钻井液.针对埋藏深、厚度大的S3^2段、S3^3段破碎泥膏盐混杂结合体.配制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从而抑制了盐膏泥层水化膨胀,防止了因层间膨胀性不一致而引起的地层掉块、坍塌.保证了井壁稳定,井径规则.满足了合长盐层段深井优质、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孙凯  冉茂林  李鑫 《钻采工艺》2021,44(4):104-109
川西海相雷口坡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为裂缝发育、裂缝走向杂乱、地层破碎。为解决前期钻井中出现的井壁失稳、掉块卡钻、电测遇阻等复杂情况,通过对雷口坡组地层井壁失稳分析,引入成膜封堵技术,开展钻井液性能评价,形成一套适宜川西海相超深井抗高温成膜防塌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抗高温稳定性及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在减少压力传递、提高裂缝封堵能力方面展现出优良的性能。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套钻井液进行钻进、取心、电测、完井作业顺利;同比前期施工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9.9%,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2.6%,平均纯钻率提高11.6%,未出现邻井发生的井壁失稳等复杂现象,对加快川西海相超深井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聚磺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在S117井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S117井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斜坡带,是以石炭系巨厚盐体覆盖以下地层为勘探目的的一口重点超深探井.该井在5102~5236 m井段有一套以纯盐岩为主的地层,夹有膏岩和泥岩,盐膏层厚234 m.由于盐膏层埋藏深、温度高、厚度大、蠕变性强,加之与上部大段低压砂泥岩同处一裸眼井段,增加了施工难度.针对该井段盐膏层易缩径、溶解、膨胀、坍塌的特点和与上部低压层同处一裸眼井段的特殊情况,通过对该区实钻盐膏层井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室内试验,决定采用聚磺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抗盐、抗钙、抗高温的能力,良好的流变性和润滑性能,不但安全钻过了蠕变性强的巨厚盐层,而且解决了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上部低压力井段易发生压差卡钻的问题,首次成功地在该井下入了φ 244.5 mm和φ 273.05 mm复合套管,为今后开发塔河油田盐下油气藏提供了有力的钻井液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玉门青2-7井一开井段砾石层成岩性差,胶结疏松,易卢井漏、井塌、沉砂;二开为砂泥岩互层,裸眼井段长,泥岩易水化膨胀,砂岩渗透性好易形成厚泥饼,砾岩、砂泥岩胶结差,井壁易坍塌,并存在石膏污染;三开为产层钻进,地层倾角大,裂缝发育,岩性为硬脆性泥岩,易发生掉块砖塌现象,井底温度高,根据该井地层特点、钻井工程要求和保护油气层的需要,一开使用“三高一适当”普通膨润土浆,防止了表层疏松砾石层的井漏、井漏;二开采用金属离子聚合物钻井液,该体系抑制能力强,防止了泥岩水化膨胀,具有良好的失水造壁性,防止了因砂岩地层渗透性好而形成的厚泥饼缩径,保证了长裸眼段的防塌及井下安全;三开选用金属离子聚磺屏蔽暂堵钻井液,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失水造壁性,封堵防塌能力强,防止了油层段的剥落掉块垮塌,实现了近平衡钻井,保护了油气层。现场施工表明,该井钻井液技术满足了钻井、地质录井的需要,达到了保护油气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ZQ2是库车凹陷秋里塔格构造中秋2号构造的一口预探井,吉迪克组~库姆格列木群泥岩段(N1j2 ~ E1-2km1)盐膏层埋藏深度在4545~5827 m,地层特性膏盐层段长、石膏含量高、压力系数高、盐间软泥岩欠压实高含泥质高含水与软黏特性、φ333.375 mm大尺寸井眼,原设计为油基钻井液,后更改为水基钻井液,且井深结构更改为高低压层套打,对水基钻井液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地层特性通过改变传统钻井液体系思路引入烯丙基磺酸钠四元共聚物降滤失剂MYK、改性植物胶包被抑制剂NXX、国内首次在欠饱和盐水体系中引入有机盐Weigh2对传统的欠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进行改造升级为聚磺高密度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在实钻过程中表现出包被抑制性强、抗盐膏污染能力强、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岩屑代表性强,流变性控制优于邻井欠饱和盐水磺化钻井液,在ZQ2井该段盐膏层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传统欠饱和盐水磺化体系因使用稀释剂致强分散、强依赖性而出现“加~放~加、增黏~降黏~增黏”难题,实现了该层位盐膏层及软泥岩安全快速钻进、井壁稳定、井下安全,电测、下套管一次性成功,为该区块优化井身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