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宝石致色的各种机制,即过渡金属离子致色、离子间电荷转移致色、色心致色、能带致色和物理光学致色;阐述了各种致色原因与宝石颜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海南蓬莱锆石的产出特征。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该地区锆石的物理、光学性质以及内含物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锆石为高型锆石,多呈深浅不一的深褐色,以红棕色、紫红色为主,透明度较高,粒度较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ZrO2和SiO2(占96.5%)。其呈色机理可由Fe,Mn,Ti等离子引起,也可由色心引起,还可由杂质离子、稀土元素和色心共同作用引起。最后对其热处理、切工及开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3.N3心N3心是天然金刚石中最常见的点缺陷,大部分黄色金刚石的呈色都归因于N3心的作用,其吸收光谱(如图2a所示)。对 N3心,目前认为其形成模式是3个最紧邻的氮原子共同与1个碳原子成键,这说明在金刚石中当有大量氮存在时,有可能形成N3色心,相应地具有较强的N3吸收谱带,这类金刚石一般具较高的硼—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莫桑比克宝石级艳蓝绿色天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拉曼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环境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其宝石学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莫桑比克天河石样品主要由钾长石和钠长石两种矿物组成;其中蓝绿色区域主要是钾长石,白色区域主要是钠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的交生在一起;依据近代宝石学颜色成因理论,天河石的颜色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1)Rb和Cs以类质同象替代晶体结构中的K产生色心致色;(2)Pb以类质同象替代晶体结构中的K产生色心致色。通过ICP-MS测试发现莫桑比克天河石中蓝绿色区域和白色区域Rb、Cs、Pb在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天河石的致色原因可能是Rb、Cs、Pb中的某一种或者两种元素以类质同象替代天河石晶体结构中的K,从而引起结构缺陷,产生色心而形成蓝绿色。  相似文献   

5.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宝石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主要有伟晶岩脉型和云英岩脉型两种矿化类型,通过野外矿床地质勘测,配合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麻栗坡祖母绿的矿床地质特征、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予以初步探讨,证实麻栗坡祖母绿由Cr^3 和V^3 杂质离子致色,属贫Cr和Fe、富V的祖母绿类型。  相似文献   

6.
张书达 《珠宝科技》2002,14(3):8-12
关于静压触媒法生长金刚石的机理有多种理论,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在金刚石的生长过程中是某一种机理自始至终在起作用。本文则提出新的理论:在金刚石成核及长大初期,基本上是在触媒的作用下直接转化;随着金刚石的长大,溶解一结晶过程逐渐起主导作用。这一理论较园满地解释了现有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叙述了含氮合金触媒与合成工艺对金刚石合成过程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氮杂质在金刚石晶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对金刚石晶体性质的影响机理;还简述了合成含氮金刚石与普通金刚石及天然含氮金刚石性质间差异及原因;并指出了提高人造金刚石质量的一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台湾绿玉髓的成分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对其致色元素及致色矿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台湾绿玉髓的呈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台湾绿玉髓的颜色主要由微细的含铜矿物硅孔雀石致色。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显示570~800nm吸收峰为Cu~(2+)的~2E_g→~2T_(2g)自旋跃迁导致;电子探针面扫描测试发现台湾绿玉髓中的Cu元素分布不均匀,以杂质离子及含铜矿物形式存在;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证实了该含铜矿物为硅孔雀石;中红外光谱除显示典型石英质玉石的吸收峰外还测得硅孔雀石的吸收峰,进一步证实台湾绿玉髓中硅孔雀石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郭守国  张旨  刘学良 《中国宝石》2004,13(1):98-101
刚玉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理论化学成分为:Al占53.2%.O占46.8%。天然刚玉一般均含有一些微量杂质。主要的混人物有Cr^3+、Ti^4+、Fe^3+、Fe^2+、Mn^2+、V^5+等过渡致色离子由铬致红色的称为红宝石,铁、钛致蓝色的称为蓝宝石钒致色的称为变色蓝宝石,其他颜色的刚玉宝石称为艳色蓝宝石。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的起源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庆平 《珠宝科技》2004,16(5):44-46,50
揭示天然金刚石的生成特性和本质,促进人造金刚石的发展。氧化(化合)—还原(分解)的论点,不仅解释天然金刚石的生成,也可解释静压合成、气相法等多种方法中金刚石的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高洁 《珠宝科技》2008,(1):58-61
矿物的成分、结构和键型是复杂的,引起矿物颜色变化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一种矿物的颜色往往是多种呈色机制的总效应。绿松石是一种自色玉石,即它的颜色是由自身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颜色正是决定绿松石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对绿松石颜色的研究一直是绿松石宝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Cu^2+,Fe^3+离子决定,Cu^2+离子对绿松石的基色——天蓝色起有益作用,而Fe^3+则起相反作用,两者含量多少决定了色调的变化特点。这与用晶体场理论和光谱实验观测解释的呈色机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色纺加工中机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变化而导致的色纺纱线选配调整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均匀三元结构描述子的图像混合特征提取算法,对色纺机织物组织结构与呈色一般规律展开研究。以聚类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特征类内距离的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并用于色纺纱线与其机织物呈色特性与颜色传递的表征。结果表明:建立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与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具有理想的色度学指标表征与判别能力;对于具有不同质量配比与捻系数的色纺纱而言,不同的织造过程均会降低其呈色的差异性与层次感;同时,相较于平纹与缎纹,斜纹对织物呈色差异性弱化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结构生色和染整加工(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心远 《印染》2005,31(17):46-48
结构生色不用色素,而是通过物体本身对光散射、干涉和衍射产生颜色,它是一种重要的生色途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中。通过分析颜色的起因,光与纺织品的作用,系统地介绍几种结构生色的理论和特点,以及当前一些结构生色的纤维、薄膜、颜料等;并阐述了染整加工中的结构生色现象,以及一些加工方法,特别指出了这种完全环保的生色途径,即只有结合色素生色和结构生色,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热稳定性、抗疲劳性及颜色等几方面特性比较高品质两面顶和六面顶产锯片级人造金刚石的性能。所进行的几项测试表明,缩小热冲值(TT I)与冷冲值(T I)的差异对于提高六面顶产金刚石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重庆当地早熟蜜橘存在果皮晚于果肉达到成熟标准的特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柑橘产业中常用乙烯对蜜橘果实进行褪绿处理。但单独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浅,感官品质不佳,影响消费者接受度。基于此,前期研究探讨了光照对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着色的影响,发现以300 lx、450 nm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蓝光处理能有效改善乙烯褪绿蜜橘果实的色泽,并从类胡萝卜素代谢角度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鉴于蜜橘果实色泽的形成是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决定的,本实验通过对叶绿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代谢物质含量变化分析探讨蓝光和乙烯协同处理对蜜橘果皮叶绿素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蓝光和乙烯协同处理通过促进蜜橘果皮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CcRCCR、CcNYC1上调表达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CcCAO、CcChIH、CcMPEC下调表达,促进果实中叶绿素a、叶绿素b、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甲酯a、脱镁叶绿酸甲酯b的降解,从而加速果实转色。研究结果可为系统阐述蓝光和乙烯协同调控蜜橘果实着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肉类颜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色是消费者购买肉品的首要考虑因素,为了最大化肉品色泽的稳定性,本文从肉品的发色呈色机理,影响肉品色泽稳定性的因素,护色的最新控制方法及发展趋势作了概述,以望为肉品工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USB4000光纤光谱仪,在D65参照光源的条件下,测量各个色级不同荧光强度钻石样品的CIE1931色品坐标和主波长,根据色度学原理计算钻石样品的兴奋纯度和亮度纯度。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色级而相同荧光强度的钻石,随着色级的降低,钻石的主波长递减,兴奋纯度和亮度纯度递增,即钻石的颜色饱和度增加;对于同一色级的钻石,随着荧光程度的增加,钻石的主波长递增,兴奋纯度和亮度纯度呈减小趋势,强荧光至弱荧光可使钻石的兴奋纯度和亮度纯度上升1到2个色级,即不同程度的钻石荧光可使钻石颜色提升1~2个色级。  相似文献   

18.
大豆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及其固着机理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讨论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的适用性,以及染色温度和纯碱用量对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分析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固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直接性、活性基反应性强(如乙烯砜、一氟均三嗪)的活性染料更适合大豆纤维染色,其不仅可与大豆蛋白组分反应,也可与聚乙烯醇组分反应。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同时染色,对保证纤维表面的颜色均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孤立原子不存在轨道混合问题。碳原子在形成金刚石时,原子间互相影响,使电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形成sp3的杂化轨道,C- C形成共价键。文章分析了金刚石合成的机理,论述和比较了片状触媒和粉状触媒合成金刚石的过程和差异,提出了“单间生长机制”的观点,认为在粉状触媒工艺中金刚石生长的环境条件优越,合成出的金刚石晶体均匀对称,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