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传统酱油都是选用优质大豆做原料,以后几经变革,逐步改用豆饼、豆粕而代之。随着生产的发展,酱油原料供应已发生了变化,即由国家平价供应转变为市场调节。据调查,全国绝大数厂家,酱油原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而酱油销售价格没有得到合理的调整。因此,酱油原料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当务之急。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亦是 相似文献
2.
以改变酱油酿造“双边发酵”为“单边发酵”为指导思想,进行了实验。制曲和前工序不变,采用二种水解工艺、二段发酵法,被经催陈、句兑,产品可保持酱油的特有风味,达市售酱油标准。为酱油室外液体大罐发酵或连续发酵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酱油双菌种酿造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选用豫生1号米曲霉双菌种分别制曲,混合发酵的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常规理化分析和氯基酸分析结果。采用双菌种酿造新工艺酿制的酱油,各项理化指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总氨基酸含量都在8.08克/100毫升,分别超过对照组含量的31.60~31.92%;原料全氮利用率原池工艺达76.45%;倒池工艺达到74.5,分别提高7.68%,5.08%,酱油的风味和质量亦有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酱油酿造中添加酸性蛋白酶生产性试验于丽萍王金英何家芬(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10)我国酱油生产普遍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工艺,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偏长,工艺繁多,技术条件复杂,许多工厂因种种原因造成原料的全氮利用率、氨基酸生成率和酱油的... 相似文献
5.
酿造酱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酱油文化与茶文化一样,自唐朝传至日本。在中国、日本、东南亚乃至西欧各国酿造酱油享有悠久的信誉。烹调中国菜离不开酿造酱油。目前我国年出口的酿造酱油约2万多吨。世界各国也纷纷建设起酿造酱油厂。所以酿造酱油已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东方文化。但 相似文献
6.
7.
8.
9.
提出了制定酿造酱油食醋和配制酱油食醋统一完善的标准的必要性。阐述了酱油类通过氨基酸态氮与全氮的比值比较法和食醋类通过总酸、不挥发酸等成分百分比比较法确定酿造、配制酱油、食醋的依据及具体制定方法,对新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日本酱油种类与特性 酱油是日本传统调味料,现已作为世界性调味料向近百个国家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出口多。酱油种类由日本农林省规格(JAS)按酿造方法分三类:本酿造酱油、新式酿造酱油、酶处理液-氨基酸混合式酱油。酱油中含食盐、糖类、乙醇,氨基酸等调味料及防腐剂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天然酿造酱油中是否含3—MCP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天然酿造酱油中的3-MCPD的现况。从酱油生产原料、糖、脂肪、氨基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分析认为天然酿造酱油中不可能存在3-MCPD《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研究鱼露快速发酵生产工艺,以秋刀鱼为原料,采用加曲适量保温的方式生产鱼露,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发酵周期、温度、固液比、加盐量、加曲量)对鱼露发酵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周期30 d时,鱼露发酵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维持稳定,表明鱼肉组织基本分解完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30℃、固液比1∶0.6、加曲量5%、加盐量1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鱼露氨基酸态氮含量(0.97±0.02)g/100 m 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51%,感官评分88分,鱼露颜色棕红至橙红,无异味,富有鱼露特殊香气,达到快速生产鱼露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天然酿造酱油中3-MCPD的现况。从酱油生产原料、糖、脂肪、氨基酸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分析认为天然酿造酱油中不可能存在3-MCPD。 相似文献
18.
19.
Angela M. Morresi Kristin Truglio John Specchio Adrian L. Kerrih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21,56(4):1929-1936
This study examined effects of grind size (n = 3; 0.65, 1.15, 1.65 mm) and brew time (n = 3; 18, 24, 30 h) on the sensory traits, consumer likabi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old brew coffee (brewed at 4 °C). Total dissolved solids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The finest grind siz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antioxidant activity than the other samples, but grind size was not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eighteen of the nineteen assessed sensory traits nor for hedonic assessments of appearance, flavour or overall likability. Notably, 24 h brew time samples showed consistently lower magnitudes of sensory traits, hedonic assessm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han those brewed at 18 or 30 h. This effect was significant in predictive modelling and not explainable by magnitudes of dissolved solids (which increased with brew time). Findings demonstrate substantial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cessing time and cold brew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旧速酿工艺的差异,为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采用速酿塔制醋新工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达到传统食醋的优良口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