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激光猝发通信技术是机载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其能够较好适应空战环境,满足实际通信需求,因此,在战斗机飞行中采用激光猝发通信技术能起到较好作用.在通过激光猝发通信技术记性通信时,须对ATP技术进行应用,建立机载激光数据链路,以实现战斗机间的正常通信.虽然我国的相关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通信设计依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加强对激光猝发通信技术的分析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机载激光猝发通信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空宽带高速通信的需求,设计了小型化机载激光通信系统。仿真分析了300 km、2.5 Gb/s无线激光链路性能,并通过运动仿真台模拟机动环境测试了系统的跟踪与通信性能,其中粗跟踪误差为533.2 μrad(1σ),精跟踪误差为3.6 μrad(1σ),测试数据传输240 s,通信误码率为2.82×10-9。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用于远距离空空无线激光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短波频段多通道分集接收机的设计实现方案,用于猝发通信系统的技术升级。就其原理、组成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分集接收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1 前言空间宽带无线视频通信技术已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投资家和军事技术的注意,但其商品化的成功还取决于加工制造的容易程度。要求以光纤链路的服务质量提供无线声音、视频图像、高清晰电视(HDTV)以及互联网上数据通信的想法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投资家的注意,由比尔盖茨和Craig Mcraw共同投资的Teledesic计划是利用激光频率而不是无线电射频携带宽带数据跨越环球近地轨道(LEO)卫星站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6.
7.
8.
9.
国外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外激光通信星间链路系统的发展概况,从激光器技术,捕获、瞄准和跟踪技术,调制和接收技术,振动抑制技术4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国外激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后扼要分析了欧、美、日三大集团各自的实力,针对我国目前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气激光通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原理、特点及国内外标志事件,分析了技术特点,重点探讨了大气激光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综合信息系统演示试验前,为了实现激光通信系统的单独测试,需模拟各种载荷及误码率的测试.轻型、嵌入式、智能高速的模拟数据源必不可少.研制了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化模拟数据源,它不仅将多路视频、音频信号复合成一路高速数据流来模拟各种有效载荷(SAR,可见光,红外),它使得通信信号的速度达1.08 Gbps.而且可实现伪随机序列的传输,速度可达3 Gbps,用于误码率测试.其中高速的伪随机序列是速率智能可调节,速率范围750Mbps到3 Gbps.数据传输的类型可选择,如:视音频的串行数据流,伪随机序列,模拟数据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高效星地激光通信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复合轴APT(Acquisition、Pointing、Tracking,APT)系统,在分析直流电机驱动转台和压电陶瓷振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控制器.分析了卫星平台振动、离散扰动和大气抖动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利用振动功率谱和光斑漂移分布函数给出扰动源的数学描述.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轴APT系统具有良好的运动跟踪性能和抗高频干扰能力.构建的仿真系统可以很好的指导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收发口径固有位置偏差对城市近距离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链路能量与固有位置误差模型,计算了不同误差下的链路能量情况,并分析了二者关系。以固有位置误差15 mm为例,计算了不同距离下的链路能量,在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通信验证试验,给出具体试验操作流程,并得到了距离10~40 m的实测数据。实验数据表明,与理论偏差不超过0.52 dB,验证了理论能量模型的正确性。该能量模型可用于指导近距离通信端机的设计和链路搭建,同时,小型化光端机的成功研制及通信试验可有效加速城市间近距离下的民用通信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文章首先针对激光通信的发展与特征展开分析,而后进一步对该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加以讨论,对于深入了解舰船激光通信领域技术现状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