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溴磷是美国威尔西科尔(Velsicol)化学公司于1965年首先创制,并于1969年取得专利权(1—2),试验编号为VCS—506。1971年商品化,商品名为Leptcphos,又称Phosvel。日本在1966年秋开始在水稻、蔬菜等作物上进行试验,通过连续几年大规模的试验,肯定了药效后,也从国外输入原药,加工成各种制剂销售,商品名为MBCP(4)。苯溴磷的化学结构与苯硫磷相类似,其特点是含氯和溴原子,为其它有机磷剂所没有。它最初是作为杀虫剂发现的,日本在研究水稻农药时,发现对稻瘟病效果很好,从  相似文献   

2.
《农药》1977,(3)
我们在1975~1976年间,对30%苯溴硫磷乳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把防治水稻三化螟虫和稻瘟病,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1.防治三化螟枯心选择正处分孽期的迟栽中稻田,设30%苯溴硫磷乳油500倍、1000倍、2000倍;50%杀螟松乳油833倍叶面喷雾和不施药对照共五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苯溴硫磷对三化螟枯心的防治效果,除2000倍效果为78%以外,其余处理均在90%左右,与杀螟松相当。而且使用量低,按有效成份计算,300ppm就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3.
克瘟散(Hinosan)是西德拜耳(Bayer)公司在1965~1968年开发的有机磷杀菌剂,通用名ediphenphos,代号Bayer SRA 7847。它是一种对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Piricularia oryzae)有特殊作用的杀菌剂,有着显著的保护和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水稻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稻胡麻叶斑病(Cochlibolus miyabeanus)和稻小球菌核病(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也有效,并且对水稻上的鳞翅目害虫、稻飞虱和黑尾叶蝉等有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唑磷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冯克强 《农药》1993,(2):57-58
1990~1991年田间试验证实,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具有理想的效果,优于甲基对硫磷或杀螟硫磷,而与杀虫双或甲敌相当;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和稻蓟马若虫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对稻螟蛉则为特效,显著优于甲胺磷;但对稻虱和叶蝉效果较差,不能用于防治。我们于1990~1991年在嘉兴、温州两地开展丁三唑磷防治水稻各种主要害虫的一系列试验,明确了三唑磷的防治对象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稻瘟酞即四氯苯酞,其化学名称为3、4、5、6——四氯代苯酞,结构式为■,日本商品名为RABCIDE,是日本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1970年注册登记的新杀菌剂。它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人畜毒性低,残效期长,使用安全,是目前日本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农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防治螟虫的新农药三唑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林 《农药》1993,32(4):38-38
20%三唑磷乳油是浙江省仙居农药厂生产。其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鳞翅目害虫,稻象(虫甲),蓟马等多种害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无熏蒸作用,是当前防治螟虫最有效的药剂。近年来我县螟虫危害加重,螟虫已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常用防治药剂以高毒农药甲胺磷和杀虫双为主,今年我们对三唑磷农药进行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以明确三唑磷对二化螟的药效。现将大田药效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丽荣  陈昕 《农药》1993,(3):40-42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沈阳地区水稻害虫的危害问题也日趋严重,有的地块危害损失高达20~30%。为了寻找防治水稻害虫的有效药剂,我们应用了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的60%甲磷氯菊酯乳油(即“沈农一号”,有效成分为甲基对硫磷、氯菊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经过三年实验、示范工作,证明该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蛉、稻蝗等效果好,防治效果一般在70~100%。  相似文献   

8.
氯溴虫腈(试验代号HNPC-A3061)是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化工研究院2003年自主设计、合成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吡咯类新型杀虫剂。经过10年多的室内、温室和田间试验证实,氯溴虫腈在12~120 g a.i./hm2剂量下,能有效防治水稻、蔬菜等作物上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茶毛虫等多种害虫,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对作物安全。毒性及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溴虫腈属低毒、低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及蚯蚓等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作为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别构调节剂,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是目前唯一获得登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它不仅具有广谱、高效等活性特点,且能有效防治抗性害虫。为获得结构多样性新型双酰酰胺类杀虫活性化合物,对溴虫氟苯双酰胺进行先导结构多样性衍生,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双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等表征确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粘虫等鳞翅目害虫和蚜虫等半翅目害虫均具有高活性,对害螨棉红蜘蛛也具有显著活性。  相似文献   

10.
《农药》1977,(2)
嘧啶氧磷(N-23)是一种新合成的有机磷杀虫剂,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2-甲氧基-4-甲基嘧啶基-6-)硫逐磷酸酯。据报导,该药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渗透作用。对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叶蝉、稻瘿蚊、地下害虫、抗性蚜、螨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效,是一种杀虫谱较广、毒性较低的高效有机磷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农药》1975,(1)
稻瘟酞即四氯苯酞,日本商品名为Rabci-de,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它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人畜毒性低,残效期长,使用安全。1972年我所及国内有关兄弟单位对稻瘟酞均作过室内及田间小面积药效试验,普遍反映其效果比稻瘟净等防治稻瘟病的农药品种好。1973年已提供样品供全国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见“农药工业”1974,5、6合期)。稻瘟酞的化学名称为4,5,6,7-四氯苯酞,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2.
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田问试验表明: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39.6~49.5 g g.a.i./hmM2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75.42%~83.05%,杀虫效果78.95%~84.120%;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7.51%~84.34%.杀虫效果89.55%~92.89%.  相似文献   

13.
1974—75年盆栽测定了杀螟腈、苯腈磷和杀螟松防治水稻三化螟的药效、持效期及杀虫作用方式井首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证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杀螟腈对蚁螟触杀力强并具有内吸输导作用,但持效期很短,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因而田间药效有时不够稳定。苯腈磷盆栽试验的效果并不显得突出,但其持效期长,田间表现效果比较显著。杀螟松无论在盆栽和田间试验效果都比较好。杀螟腈等药剂应用于大田治螟应掌握螟卵孵化盛期施用1~2次,每次亩用纯药1两,螟害严重时药量适当增加,约两半左右。  相似文献   

14.
前言 辛硫磷(又名倍腈松、肟硫磷、福克辛)其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2—肟基苯基乙腈一硫代磷酸酯,结构式为: 辛硫磷是国外近来所发展的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和农药厂也作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它具有广谱性杀虫作用,最显著的特点是见效快,对温血动物毒性很低,白鼠口服急性致死中量LD_(50)≈2500毫克/公斤,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防治食叶害虫、土壤害虫、仓贮害虫、卫生害虫、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等。辛硫磷对很多农作物没有药害,使用安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稻瘟灵等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市场供应难以保证,为了确保水稻稳产高产,必须继续寻找和推广对稻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其他药剂,为此,我们在晚稻上进行了多硫胶悬剂防治穗颈稻瘟的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药剂1.40%多硫(多菌灵、硫磺)胶悬剂,由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研制。2.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系国产。(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Fipronil是一种对许多类作物或非作物的地下及地上害虫具有优异防治效果的新型杀虫剂。Fipronil以120g/10 ̄4m ̄2剂量拖于土壤内,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以25—50g/10 ̄4m ̄2喷雾可有效防治马铃薯甲虫、小菜蛾等多种咀嚼式口器害虫;以50g/10m ̄2处理水稻可很好地防治螟虫、褐飞虱和稻水象甲。且对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环戊二烯类农药无交互抗性,因此,Fipronil对抗性害虫的防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防治顽固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高效农药,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1:99配比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206.65,增效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20%甲维.毒死蜱WP速效与持效性均好,亩用80~100g,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为88.6%~94.3%,保叶效果81.9%,对水稻无不良影响,是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药种。  相似文献   

18.
<正>氯氟氰虫酰胺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比较独特,主要通过作用昆虫鱼尼汀受体来防治鳞翅目害虫,对许多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已有研究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以及蔬菜小菜蛾、斜纹夜蛾等许多鳞翅目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氯氟氰虫酰胺对哺乳类动物比较安全。与其结构相似的氟虫双酰胺对水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80%虱螟特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害虫试验。通过三个试验点的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表明:该药剂可适用于防治稻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三大水稻重要害虫,并具有速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硫胶悬剂是将多菌灵与硫磺(1:1)混配而成的新剂型。它具有高效、广谱、持效期比较长等优点。现将1982~1984年防治稻瘟病及纹枯病的试验和示范结果报告如下。一、防治稻瘟病的效果防治叶稻瘟,40%多硫胶悬剂(0.4~0.5斤/亩)防治效果为71.3~99.6%,优于多菌灵可湿性粉(0.4~0.5斤/亩)、异稻瘟净(0.2斤/亩)、克瘟散(0.25斤/亩)及日本产稻瘟灵(0.2斤/亩)的效果。防治穗稻瘟,药效亦比较显著。综合各地试验结果,分别于水稻破口期及齐穗期,每次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