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精简状态空间的攻击图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网络攻击图算法状态空间过大、攻击路径不明确等制约着攻击图在网络安全分析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简状态空间的改进算法。该算法以网络状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动态生成网络中所有可达的网络状态,并枚举出所有攻击路径。由于明确界定了网络状态空间,使算法生成的状态空间得到控制。改进了攻击图表示方法,使得攻击路径清晰。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算法模型适合全面分析网络安全性和攻击者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攻击图模型是网络风险评估的主要技术之一,其通过攻击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描述攻击者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攻击过程,分析的整个过程也是以某种形式化方式表述的图数据为基础的,但分析时很少考虑网络链路、网络拥塞、入侵报警等不确定性。结合不确定图的概念将攻击图扩展为可能攻击图(PAG),给出了可能攻击图的构建方法,同时基于可达概率提出了最大可达概率求解算法和最大攻击子图生成及最大可能攻击路径选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生成可能攻击图,并能够有效地推测出攻击意图,为作为网络管理员的管理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攻击能力增长的网络安全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脆弱性分析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攻击能力增长的网络安全性分析模型以攻击者的能力增长为主导,参考网络环境配置,模拟黑客攻击自动生成攻击图.使用攻击能力增长表示攻击者的最终目标使得攻击图的表示更为准确.最小攻击代价分析第1次考虑了相似攻击对攻击代价的影响,以便对各条路径的攻击代价进行计算;最小环境改变分析考虑入侵检测的因素对最可能的攻击路径进行分析,对于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更加科学合理;两种分析都为改善网络配置提供了依据.与已有成果相比,模型提出的算法和方法更为实际可行.  相似文献   

4.
黄光球  程凯歌 《计算机工程》2011,37(10):131-133
鉴于网络攻击过程中存在攻击者被检测到的可能性,将攻击图转化成Petri网并进行扩展生成EPN模型,依据库所的攻击成本值求解网络攻击的最佳攻击路径和攻击成本,基于最大流概念定义系统最大承受攻击能力。从二维角度分析网络攻击,提出攻击可行性概念及基于攻击图的扩充Petri网攻击模型,该模型相关算法的遍历性由EPN推理规则保证。当原攻击图的弧较多时,算法的复杂度低于Dijkstra算法,攻击图的攻击发起点和攻击目标点间的路径越多,算法越有效。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对网络攻击过程进行高效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攻击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网络攻击者在攻击过程中常采取的各种贪心策略,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攻击图建模和生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基于攻击图的网络安全分析中存在的规模和环路问题。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可明显减少所生成的攻击图的规模且解决了环路问题,同时保留了关键漏洞和攻击路径信息,提高了网络安全分析效率和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攻击图方法分析网络中脆弱性之间关系时,网络规模一直是制约攻击图生成算法效率的根本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攻击模式的高效攻击图反向生成算法.首先,对已有网络模型做出改进,提出了新型的基于网络中关键属性的模型,该模型使用子网掩码压缩网络连接关系,达到缩小网络规模的目的.其次,使用网络模型中的关键属性对脆弱性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工具无法检测高级持续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攻击和威胁警报疲劳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攻击图的APT检测方法 ADBAG(APT Detection Based on Attack Graph),该方法根据网络拓扑、漏洞报告等信息生成攻击图,并利用攻击图对攻击者行为进行预先分析,有效解决了威胁警报疲劳问题。文章结合ATT&CK(Adversarial Tactics,Techniques and Common Knowledge)模型和APT攻击三相检测模型,设计了一种缺失路径匹配评分算法,从攻击全局角度分析和检测APT攻击。同时,设计了基于灰名单的多攻击实体关联方法,以保证生成的APT攻击证据链的准确性。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DBAG可以有效检测APT攻击,并能够检测基于零日漏洞的APT攻击,进一步定位攻击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刻画攻击者的攻击轨迹,设计出一种基于T_NAG(time attribute network attack graph)模型的路径预测方法。首先,提出新的攻击图模型T_NAG,根据实时行为轨迹对攻击者能力加以区分;其次,依据攻击者具有不同能力的特性,提出攻击意向的概念,统筹考虑操作风险与攻击收益,将时间衰减参数引入到攻击意向计算中,并设计出一种基于攻击者能力的漏洞利用率量化方法;最后,将攻击意向与漏洞利用率进一步融入到对路径可达概率的考量中,给出预测攻击路径的IntenAbi-PathPr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攻击图中的冗余,并且使攻击路径预测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攻击图正成为一种网络安全分析的关键技术。介绍网络安全梯度的概念来反映网络攻击的方向性和网络防御的层次性。据此,改进了单调性假设以减小攻击图的规模。利用网络安全梯度的概念,将攻击图生成进行子任务划分,从而设计了并行化的攻击图生成算法。与以前的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并行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攻击图生成效率:在内存为32GB的8核的服务器上,并行算法能在20秒内生成网络规模为400的攻击图。此外,该工作可能对于攻击图的分析和网络弥补技术在大型网络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攻击图生成算法在描述突发网络拥塞、网络断开、网络延迟等意外情况时存在不足;并且对于在攻击图中同样可以达到目标状态的攻击路径,哪一条路径网络更可靠等问题还未开始研究。通过不确定图模型提出了一种攻击图的生成算法,从攻击者的目标出发,逆向模拟生成攻击图,可以较好地模拟现实攻击情况并找出最可靠攻击路径,而且可以避免 在大规模网络中 使用模型检测方法出现状态空间爆炸的问题,以帮助防御者更好地防御网络漏洞攻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生成攻击图,并且对大型网络的模拟也很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