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的青年时期,主要是在长沙度过的。1913年至1922年,他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和任教,并开始从事革命实践活动。这一时期,他不仅逐步成了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根据他的书信、笔记和文章,对他早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一些研究,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一、贵在自学毛泽东所处的学生时代,正值辛亥革命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继续走向没落。先进的中国人仍在寻找国家和民族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发表了大量关于教育的意见,对新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与邓小平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办学形式与途径等根本问题的论述上是一致的,而在很多具体问...  相似文献   

3.
坚持毛泽东的全面发展教育观长春师范学院王继湘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我国革命、建设以及教育的实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年轻时当过教员,到晚年仍愿意只保留教员的身份。他直接或间接从事的教育活动很多,其中当代教育史应当为之写下一笔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一、为贫穷落后的中国探索出一条正确发展教育的道路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当然不能离开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中国实际。在建立新中国之前,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不仅经济十分落后,文化教育也极其落后。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是中国许多志士仁人的长期愿望和共同理想。康有为以办教育起家,强调改革教育是立国自强的关键;梁启超提出“欲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以教育为主脑”,但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张传燧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强调,在社会主义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应当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眼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院校及武汉地区部分重点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的347名德育专职人员和“两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现根据调查情况对高校35...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邓小平一贯关心和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为此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世纪之交,在探索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新征途中,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8.
一、“德育首位”内涵面面观 (一)将“德育首位”作为处理德、智、体“三育”相互关系的原则。有的从“学校工作”出发,认为“德育工作”处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有的从人才培养规格上考虑,认为德育标准应放在第一位;有的从红、专关系方面分析,认为“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观点是诸多研究中的基本观点,认同者较多。但仅基于这些观点谈“德育到位”时,产生较多矛盾:一是理论上重新陷于无休止的红专关系的争论上;二是实践中客观上产生争“老大”的现象。致使有的人简单地把有什么样的条件、有多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即注意罗致一流的教授、大学的使命是培养领袖人才、重视科学研究、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的求是精神,阐述了春办学思想与实践对目前大学教授制度、样长的选拔与任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我国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 ,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针对传统的灌输德育 ,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德育本质的研究 ,可谓人言言殊。虽然人们所认识的德育本质各有不同 ,但就其研究的逻辑起点则是一致的 :遵照逻辑学的定义规则 ,从教育本质的一般属性出发 ,厘定德育的外延 ,明晰德育内涵 ,最终提出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 。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2 ] 。也有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要求德育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因其受到国情,民情,社情,世情的制约,会很艰难,但当前大学生“三德”匮乏的现实增强了转型的紧迫感。改革传统的德育体制应首先从注重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精英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3.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统帅和灵魂的位置.然而,在中国,德育概念使用十分混乱,德育由原来的仅指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泛化"的过程,使得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多重内涵,德育概念的"泛化",最终取消了德育概念本身,也造成德育实践中出现种种偏差.从语义分析,德育本来就是道德教育;从学者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大德育"有其名却无其实,德育原理更多的是道德教育原理.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德育概念的"泛化"弊大于利.因此,终结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取消"大德育"概念的使用,正确处理和研究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概念的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回归德育即道德教育的本真,才能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正确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机制是高校德育系统内部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其德育体制及其运作方式的统一体,是高校德育活动规律性的客观反映。高校德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德育必须与社会体制变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相适应。因此,我们应以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与学习模式。为完成大学德育任务,增强德育有效性,在现代大学德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从回归德育出发点,优化“德育生态环境”和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大学德育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造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道家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意义已在文献①中论述,故有关内容本文从略)。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社会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经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那么,在中国逐步进入信...  相似文献   

18.
谈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河北地质学院苏俊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本文试图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谈些体会。一、要树立发展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根...  相似文献   

19.
20.
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造就跨世纪的师资队伍中南工业大学龚竹青王章华客观现实要求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科研中挑大梁,接好老一辈教师的班。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情况,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探讨和创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途径和环境,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