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自然通风原理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自然通风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进行分析,明确了自然通风原理,并进一步结合建筑设计实例进行了解析,为今后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是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形成空气流通来达到调控室内热环境的目的,有着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势,有利于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居住体验。当前,利用自然通风调控室内热环境已经渐渐成为现代节能建筑设计和生态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建筑稳健、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自然通风的最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室内外风压与热压以及其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利用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变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目的。本文就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做出相关论述分析并试图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然通风的计算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别介绍在热压与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及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强化自然通风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宋晔皓 《建筑学报》2000,(12):12-14
自然通风主要通过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或者二者的综合作用完成。热压通风可以应用在建筑密度较高 ,可能会遮挡风压通风的地方。经过分析比较 ,张家港生态农宅利用室内的文丘里管促进热压通风 ,本文对其通风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沙地区中庭自然通风建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地调查了长沙3处中庭建筑,并根据风压与热压原理,对其实际通风与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长沙等北亚热带城市,只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正确运用控制策略,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个简化的中庭建筑模型,利用Airpak软件模拟单独风压作用和耦合热压风压作用两种状况下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然后分别改变窗口位置和增加室内热源强度,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统计建筑内各房间空气换气次数,分析这几种因素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时,对迎风面房间起促进作用,对背风面房间产生抑制作用,通风开口位置和室内热源强度是影响室内气流流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战友 《建筑节能》2007,35(7):20-23
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以及国外自然通风建筑的实例,旨在揭示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最后,利用自然通风技术为下沉式窑洞民居室内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宋晔皓 《世界建筑》2022,(11):94-95
风压和热压为建筑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建筑自然通风往往是两种形式的综合作用。其中热压通风依托浮力效应原理,借助建筑顶部开口可以改善自然通风。论文从建筑环境对自然通风需求的提升、现代建筑对垂直通风的关注、设计科学与技术策略的丰富、零碳建筑的重要被动策略等方面梳理了其发展变迁的规律,探讨了建筑顶部开口改善自然通风作为设计策略的设计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敏  杨祖贵 《四川建筑》2006,26(4):29-30
自然通风是生态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及混合通风。文中引用了典型范例说明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并在最后提出进行自然通风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旨在引起人们对自然通风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自然通风潜力的多标准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自然通风潜力是评价自然通风的重要指标。自然通风潜力应综合考虑热压、风压、空气质量、环境噪声对自然通风应用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Qualiflex矩阵对我国八大城市的自然通风潜力进行了多标准评估分析。其中引入自然压差帕时数来表征热压、风压潜力影响值,建立了自然通风潜力与压差帕时数、空气质量、环境噪声之间的函数模型,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八大城市的自然通风潜力最优排列及综合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2.
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些工程中未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而造成初投资偏大、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建筑分析模型引入了一种计算风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热压、风压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可以减小通风设备容量,从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3.
烟囱效应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华  夏斐 《华中建筑》2011,29(6):80-82
该文介绍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的重要性,阐述了生态建筑中通常采用的烟囱效应的四种方式:热压作用下的烟囱效应;风压作用下的烟囱效应;风压、热压同时作用的烟囱效应;机械辅助的烟囱效应。以具体的实例说明四种方式的设计和应用,对人们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给予启迪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自然通风之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因有助于减少空调的使用,既节省能源又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得到提倡.建筑的自然通风系统由于动力的不同而分为风压通风系统和热压通风系统.与风压通风系统相比,热压通风系统更能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对热压通风的原理、可实现热压通风系统的建筑空间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列举了在此方面堪称典范的实例,以作为热压通风系统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熊志嘉  麦恒 《山西建筑》2015,(6):125-127
对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冷巷对风压通风的加强效果,并研究了天井进行风压通风以及热压通风的效果,同时总结了门、窗和隔断等建筑细节增强自然通风的巧妙设计方法,为同类通风技术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是其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重要性,探讨了充分运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方式做好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自然通风分为两类,一种是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一种是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其中,热压通风主要利用“烟囱效应”把室内高温低压低密度空气从通风井排出.新鲜空气从建筑物底部吸入。重庆市全年过渡季节有5个月,平均风速为1.3m/s,风压通风不能满足办公建筑室内空气流通的需要.故应设置利用热压原理通风的通风井。本文以某绿色建筑示范中心设计方案为模型,对通风井设计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得到更佳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一飞 《门窗》2007,(8):42-47
本文针对建筑自然通风窗的驱动控制,讨论了电动开窗器的特点及应用设计.特别针对基于建筑自然通风中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单体通风窗驱动时的开窗器及窗体选型的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基于自然通风原理的楼宇智能通风窗控制系统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熊志嘉  麦恒 《江苏建筑》2015,(3):111-113
对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冷巷是户内主要水平风压通风通道,狭窄的空间对风压通风具有加强效果;天井即能进行风压通风又能进行热压通风,与冷巷共同组成了户内的通风体系;门、窗和隔断等建筑细节的巧妙设计也能增强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20.
冯慧  李安桂 《山西建筑》2007,33(12):21-22
以西安地区一实际高层建筑为例,研究了在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下自然通风对高层建筑楼梯间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以及在热压单独作用下楼梯间的烟囱效应。通过对不同天气情况下楼梯间门洞风速和温度的实测,测出了烟囱效应现象并了解到了天气状况对楼梯间中和面的位置和楼梯间内空气流动方向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