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温差发电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网格状通气管式的温差发电装置,实现对汽车尾气热能的再利用。通过优化温差发电装置的结构,改变了水箱结构,增加了废热通道数量,能够贴更多的温差发电片,从而提高转换效率。通过UG(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的理论模型,经过计算,当温差等于100℃时该装置的转换效率约等于5.67%。与其他温差发电装置进行比较,热油式温差发电器在260℃温差下最大热能转换效率可达4.389%,而汽车尾气温差发电器输出功率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近似成线性递增,热能转换效率较低[1],通过比较得出,本装置不仅提高了转换效率,且达到相同转换效率时所对应的温差值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2.
阐述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难点和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闭式循环系统、开式循环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上原循环系统、国海循环系统等典型温差能发电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装置特点,指出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今后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在低品位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汽车尾气温度高,带走的热量约占发动机总量的40%,温差发电技术能直接将废热能量转化为电能回收利用。介绍温差发电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参数对性能影响以及装置输出性能参数,并结合试验对温差发电装置的传热性能和电功率输出性能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在铝电解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铝电解槽的结构与散热特点,通过计算侧部散热量及测试槽壁热流密度与温度,对温差发电技术在铝电解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研究。根据电解槽结构特点和温差发电的要求,设计加工温差发电装置,并在电解槽上进行现场实验,对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热电转换效率进行测试计算。数据表明,温差发电在铝电解中应用是可行的,为铝电解过程的节能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兵振  张巍  段云棋 《太阳能学报》2018,39(12):3302-3310
针对自主升降海洋观测平台的电能供给问题,设计一种小型化温差能发电装置,建立热能转换和蓄能发电仿真模型;针对南海海域温度分布情况,对装置的温差热能转换性能和发电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作小型温差能发电装置,并在北黄海冷水团进行温差换热和发电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差发电装置达到设计要求,热能转换系统能在高温环境(温度高于24.5℃)、低温环境(温度低于13.6℃)的条件下完成热能转换,一次热能转换中换热系统能输出约360 mL的液压油,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达298 W,发电量约为939.9 J。  相似文献   

6.
研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电站锅炉再热器的新型温差发电装置。该装置设置在锅炉再热器上,其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与锅炉竖直烟道的高温烟气接触,冷端与锅炉再热器连接,利用两端的温度差,基于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产生电能,阐述了温差发电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模型和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装置具有提高发电效率、吸热率和热量传递效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忽略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内部的接触热阻,基于自建的接触热阻对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装置,以接触压力、间隙介质、接触表面温度作为自变量,以输出电压、输出功率作为因变量,研究接触热阻对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日本秋田大学的能登文敏教授和科研人员,研制成利用雪进行温差发电装置,并得到了特别许可厅的批准。 温差发电主要是利用海水来进行的,但是秋田大学将这个原理应用于雪,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利用雪进行温差发电装置。他们利用高原的积雪融化成雪水,然后将一般冷藏库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高效小温差换热器的研究对于开发低温能源、包括太阳能低温热发电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计算对比,指明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对低温热发电装置工作完善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海洋温差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储藏量大,资源稳定。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深层、表层海水的温度差,以高温海水为热源,使液态工质气化推动发电机发电,以低温海水为冷源,使气态工质液化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基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优化设计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华东沿海海域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利用太阳能可以提高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利用风力转化装置可以提高和调整汽轮机的转速,保证发电系统持续稳定的发电。利用太阳能、风能对海洋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不仅避免和解决了当前海洋温差发电技术上的一些难点,还扩大了应用温差能资源的海域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对燃气灶等设备进行废热回收,提出一种温差发电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该发电装置的温度场、流场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研究热端设置成格栅结构、热端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大小对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热端设计成格栅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其辐射温度,改变热端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可以将冷热端温差最高提升57%,进而可以提高温差发电装置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温差发电装置的内部结构对温差发电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出了一种新型温差发电装置,其内部换热通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通道内部带有错排扰流片。通过错排结构使温度差值变大,提高了传热效率。在发动机转速为3 000 r/min、换热通道入口处尾气温度为130~140℃时,其电压在1.112~1.151 V范围内波动,发电功率为1.325 W。并通过温度-电压的函数模拟,得出温度和电压在相应温度下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温差电器件实际工作时由于内电阻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耳热,传统的温差电研究中虽注意到温差发电过程中的焦耳热现象,但只是在等效计算热功率时消去焦耳热部分,而忽略了焦耳热对温差电器件热、冷端温度分布的影响。针对传统研究的不足,考虑实际应用中的电-热耦合效应,运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温差发电负载模型,并利用改进贪心算法迭代求解,最后以SP1848-21745型温差发电片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模型的数值求解与发电片实测结果对比表明,考虑了电-热耦合效应的温差发电负载模型的热电输出值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4.
张富昌 《新能源》2000,22(2):7-11
描述了组合式风力发电及加热装置、船舶风力助航和温差发电装置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测量和改进温差发电装置的性能,建立了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通过台架试验及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确定了温差发电装置内部流场的优化方向。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不同肋片数目和肋片高度、不同肋片前后端高度、不同装置端口长度等诸多方案进行仿真计算,以热端表面平均温度和流场均匀性为依据,确定了相对较优的方案。根据所选方案进行装置改进和台架试验,在测试工况范围内相比原始方案,冷热端平均温差提高了8.8%,系统输出功率提高了5.8%。  相似文献   

16.
白忠恺  韩东 《节能技术》2009,27(6):541-545
设计了一种回收工业转炉余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针对转炉转动的特点,研究设计了风冷式的冷端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对温度分布及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风扇顸部冲击冷却的形式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使温差发电元件两端温差高达70℃,满足了半导体温差发电温差基本要求,该设计也满足自带风扇负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针对高温烟气的圆筒式温差发电装置,在装置中设置分流桶增强烟气侧的换热效果。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装置的温度场、速度场及排气压降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分流桶的桶直径、端盖孔直径和分流孔直径对热电模块冷热端温度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温差发电系统集热器通道中设置分流桶可以实现高效温差发电,分流桶端盖未开孔时装置的换热效果优于端盖开孔结构;适当减小分流孔直径或增大分流桶直径会提升热电模块的冷热端温差,分流孔直径为2 mm时的换热效果最优,分流桶直径过大会使热电模块温度分布及温差的均匀性降低;系统烟气压降会随着分流孔直径的增大或分流桶直径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印度与日本合作,投资7亿日元在印度南部海域开展1000kW级海水温差发电工业性试验。 同时就近进行海水淡化和电解水制氢用于燃料电池,并为发展建设2~5万kW实用海水温差发电装置提供试验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9.
印度与日本合作,投资7亿日元在印度南部海域开展1000kW级海水温差发电工业性试验。 同时就近进行海水淡化和电解水制氢用于燃料电池,并为发展建设2~5万kW实用海水温差发电装置提供试验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温差发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温差发电的原理,以及利用塞贝克效应进行温差发电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太阳能温差发电、同位素温差发电及原理不同的海洋温差发电;回顾国内外各类温差发电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指出各类温差发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