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时间间隔计数器目前广泛应用于时间频率校准中,针对铷频标和铯频标的计量特性测量,设计了基于SR620的时差测量系统,以测量相对频率偏差、频率稳定度和日频率漂移率,并绘制频率稳定度曲线和频率漂移率曲线.通过实验证明系统测量结果与预期相符,可有效应用于时间频率溯源及校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拍-多周期测量法进行高精度频率稳定度测量,针对高品质频率源需要进行宽频段短期频率稳定度测试的要求,研制宽频段差拍比较器,根据测试要求,组建的系统实现了微波频率和零头频率点频的频率稳定度测量。采用双平衡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电路进行混频,尽可能的减少有源器件引入的噪声干扰。编制相关测试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大大提高测试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时频计量中,通常采用测量软件对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进行自动测量。运用LabVIEW语言编制的"频率稳定度自动测试分析系统"软件,提供了连续和定时两种采样方式,实现了采样时间从1ms~100s频率稳定度的测试和分析,给出了数据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测试》2019,(10):16-20
为避免时间频率校准工作中对被校准设备合格判定产生错误判定,通过对频率偏差参数合格判定方法的研究,针对晶振老化或原子钟频率漂移、频率复现性及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影响,建立3种合格判定典型数学模型,分析造成错误判定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采用高稳晶振、铷原子钟等典型仪器进行试验验证和数据分析。实验表明:归纳总结出的3种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避免产生错误判定,为时间频率计量校准工作中合格判定提供解决思路和指导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206-2008《频率标准与数字时钟的远程校准规范》的要求,并在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时间频率科室现有硬件基础上,通过校准软件程序的数据分析与算法设计等方法,实现对频率源的远程校准.系统建立了比对结果数据库,并对技术规范中的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校准结果,经验证比对,远程校准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套高精度,多方位适应时频计量现状的自动晶体振荡器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达5×10-13/s。该系统实现了1ms频率稳定度的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用于通讯信息产业的200MHz频标高精度测量,测量精度达到3×10-12/10s,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文中对1×106倍频差倍增器的研制、毫秒频率稳定度自动测量等关键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安庆市计量测试所首次制定的《砂当量试验仪校准规范》已顺利通过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该校准规范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校准方法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校准规范编制过程中,参考了JJF1059. 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砂当量试验仪试筒刻度线、配重活塞质量、配重活塞底座直径、振荡器振荡频次、振荡器振荡时间校准结果进行评定,通过多次校准试验,验证其评定方法科学、合理,对砂当量试验仪校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通过方法研究和试验验证,确定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主要计量特性及相应的校准方法,并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验证校准方法的可靠性。一、计量特性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对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技术参数的要求,结合同类型仪器现有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以及仪器生产厂商对应产品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9.
磁粉探伤机是重要的无损检测设备,但对磁化时间的校准缺乏标准指导。本文通过计量工作中的实践研究,分别提出交直流磁化时间的校准方法,并对校准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对试验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证明校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校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作了说明,供计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工业分析仪校准的方法、校准使用的标准物质及标准器、主要计量性能(控温误差、仪器示值误差)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通过做现场试验获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验证工业分析仪校准方法及技术指标确定的科学、合理、可行,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合理地评估处于相同实验条件下原子钟的绝对频率稳定度,以理论视角分析了算法模型及求解过程,研究了噪声相关条件下绝对频率稳定度的估计方法。用3台原子钟仿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评定,假设噪声独立条件下随着噪声相关性的增强测试结果不断偏离频率稳定度真值;考虑噪声相关条件下测试结果与频率稳定度真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7%。该方法被进一步应用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实验室4台铯原子钟,360天实际测量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时间频率远程传递标准建立的意义,分析了新疆区域内时间频率远程传递的现状。通过对本套标准准确度及稳定度的分析,证明该装置满足规范要求,可在新疆区域内建立最高时间频率标准,实现新疆区域内时间频率远程传递、溯源及校准技术运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临床医疗质控要求探讨电针治疗仪的量值溯源技术,研究电针治疗仪校准方法,阐明电针治疗仪的计量性能、校准项目和校准条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并通过试验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验证该校准技术是科学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在检测和校准工作中,测量的溯源性是确保其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之一。而测量溯源性主要靠计量标准器具来实现,通过对计量标准器具定期检定或校准,或通过比对试验,参加能力验证,期间核查等方法,来确保实验室检测和校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频时差法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10-13(采样时间1s),实现了频率标准长、短期稳定度计量,是一套高效率的频率标准综合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6.
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几种验证方法,并且给出了计量器具校准结果、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检测结果和等离子光谱成分分析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一种基于光学锁相环的高稳定度激光稳频方法,用于提高可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TECDL)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自行研制的光学锁相环电路采用数字鉴相与差分运算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高灵敏度的鉴频鉴相误差信号,并通过高速模拟PID实现整个系统的闭环锁定。利用该光学锁相环系统进行了TECDL偏频锁定至光学频率梳(OFC)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路锁定后拍频频率波动在±0.3Hz范围内,偏置频率为50MHz时,光学锁相环系统在1s和1000s积分时间的相对阿伦方差分别为1.5×10-9和8.5×10-13。系统锁定后,拍频线宽由500kHz压缩至2kHz。该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光学锁相环的激光稳频方法可以实现亚Hz级的激光频差控制,通过将TECDL偏频锁定至高稳定度的参考激光源可显著提高其频率稳定度,使其能够满足超精密测量、冷原子/离子干涉测量等领域对激光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慧交通的不断推进,高准确度的时间和频率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目前高性能原子频率标准在计量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原子频率标准的远程校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NIMDO作为参考时间频率源,通过远程校准的方式对NTP和铷原子频率标准进行校准,解决了交通领域中时间的溯源性问题,为测量结果提供法定依据,极大的提高了校准效率。  相似文献   

19.
马氏漏斗黏度计是一种用于日常测量钻井液黏度的仪器。文章依据容量测试原理,围绕马氏漏斗黏度计量杯容量及漏斗容量的测量准确度,提出了用衡量法校准马氏漏斗黏度计量杯容量及漏斗容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测量结果开展不确定度评定和对衡量法进行能力验证,与SY/T 6864—2012 《钻井液漏斗黏度计校准方法》中规定的容量比较法进行比对,探讨衡量法校准量杯与漏斗容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的633 nm127I2饱和吸收稳定激光波长基准、副基准进行了比对,这是首次进行的国内长度基准的比对.比对实验的内容包括频率稳定度测量、频差测量和相关的位移参数测量等.给出了以国际计量局BIPM C1为参考的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