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盘水电站左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内存在着多条与边坡斜交的层间剪切带,由于其出露位置与大坝的相对关系,有可能与岩层中发育的其它结构面组合,构成潜在不稳定滑体;边坡开挖后坝轴线上游剪切带上盘岩体较为单薄,且分布有性状较差的大湾组页岩,对大坝坝肩及坝基的抗滑稳定均产生不利影响.采用三维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及数值分析方法对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在施工期、大坝运行期各种水位工况下的变形与稳定性开展了研究;并对边坡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边坡及坝基的加固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坝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针对因水工建筑布置及施工开挖带来的坝基侧向抗滑稳定、边坡顺层坍滑、坝肩顺层渗漏等问题,提出对坝基进行全面的固结灌浆、坝前边坡防护、坝后边坡加固等工程处理措施,确保电站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单元法实施丰满大坝新坝坝基开挖及坝体浇筑施工,对旧坝抗滑稳定性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选取了新坝施工期间对旧坝最不利的坝段,并将此坝段作为典型坝段,分析其遭遇不同频率洪水时的抗滑稳定性,得出新坝坝基开挖及坝体浇筑施工,对旧坝抗滑稳定性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吐香坝水库建坝河段由于两岸地形不对称、坝坡山体连续性差且单薄、岩体破碎、卸荷裂隙高度发育等,给坝基、坝肩的受力和大坝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结合现场勘探成果,综合考虑地形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坝基防渗及大坝抗滑稳定等因素,设计优选下坝址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方案。经大坝结构应力和抗滑稳定性分析论证,各荷载组合工况下大坝结构应力、基岩承载力和抗滑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优选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鉴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埋藏在坝体内,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少,对坝基和坝体变形适应性强,防渗性能优越、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震能力强、柔韧性好且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选用该材料作为水电站的挡水建筑物防渗体。文章介绍了一套碾压式沥青心墙坝的设计过程,提出了碾压式沥青心墙结构,提出了处理坝基及坝肩基础的要求和标准,复核了该工程的坝壳料以及坝体在各个工况下的渗透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及坝体的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坝体结构合适,防渗系统、抗滑稳定、沉降变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依此,为今后此类坝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银盘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开挖量大,边坡岩体内发育有多条层间剪切带,其中Ⅱ1-7005、Ⅱ1-7006因其出露部位以及与大坝的相对位置,其影响最为显著.依据流固耦合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左岸坝肩边坡及坝基岩体在施工期、大坝运行期等各种不同水位工况下的变形、应力、塑性区、孔隙水压力分布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将导致坝轴线上游位于层间剪切带上盘的岩体变得单薄,稳定性较差,局部有顺剪切带向下且朝下游滑移的趋势.大坝建造后坝体自重使得坡面岩体压应力有所增加,总体改善了边坡的应力状态.校核洪水位工况下大坝的运行水位对边坡稳定最为不利.  相似文献   

7.
针对官山水库坝址地处河湾地带,坝基存在软弱夹层及结构面,对坝基抗滑稳定不利等问题,文章结合地质钻探成果,围绕坝线经济性、坝型适应性、枢纽布置合理性及坝体抗滑稳定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下坝线左右地形更完整,蓄水条件更好。优选的堆石重力坝方案整体布置及结构参数设置合理,地形地质适应性强,经工程处理后软基上建重力坝不存在浅层及深层抗滑问题,可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是决定建坝河段和坝址选择的关键因素,而坝址是确定大坝坝型及结构特性的基础。对比巫家水库优选的0. 6 km建坝河段上的上下坝址,下坝址虽地质条件略优,但在边坡处理、库岸稳定、水库淹没、施工条件和工程投资等方面上坝址均较优。上坝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对比分析,确定两种坝型均满足建坝要求,而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在坝基开挖、泄水及取水建筑物布置、施工导流及度汛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均更有优势。重力坝坝型结构应力分布均匀,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高,整体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杨蜀湘 《陕西水利》2017,(2):146-148
以DQ水电站为例,结合该水电站坝线区的地质条件,针对左右岸坡稳定性、坝基岩体强度、坝基岩体压缩变形、坝基抗滑稳定性、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等问题,采用物理力学试验和对比计算的方法,提出选用左岸锚固支护,右岸进行锚杆、锚索加挂网喷混凝土,具有可行性的坝基开挖、防护加固及防渗处理方案,攻克了工程坝址内地质条件薄弱、抗滑稳定性差、渗透性强的难题,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适应坝基地质条件,减小坝基开挖量,或为了提高坝的抗滑稳定性,有时将坝的建基面设计成缓倾角折线坡基面.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某一缓折坡建基面上的混凝土重力坝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缓倾角对坝体应力和稳定的影响,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鉴于沥青混凝土心墙一直埋藏于坝体内部,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并且心墙变形适应性较强,防渗性能优越、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震能力强、柔韧性好且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选用该材料作为水电站的挡水建筑物防渗体。介绍了一套碾压式沥青心墙坝的设计过程,提出了碾压式沥青心墙结构,提出了处理坝基及坝肩基础的要求和标准,复核了该工程的坝壳料及坝体在各个工况下的渗透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及坝体的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坝体结构合适,防渗系统、抗滑稳定、沉降变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此类坝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拱坝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坝肩岩体的稳定性,目前在设计中,高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刚体极限平衡法,但该法不能考虑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坝肩岩体的破坏机理以及拱坝与坝肩岩体的相互作用效应。本文从摩擦理论和矢量几何出发,导出了三维可能滑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等参逆变换的方法,将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计算成果纳入到所建立的公式中,形成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高拱坝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成果表明,所给出的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充分反映大坝与坝基岩体的共同作用效应,是进行高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坝址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坝型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拟建獐子沟水库坝址分布岩性为可溶性碳酸盐岩,地质构造发育,总体上地质条件较复杂,为此开展坝型地质条件适应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坝址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相关坝型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从持力层的选择、坝基抗滑稳定、开挖边坡稳定性、坝基(肩)渗透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对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最适宜坝型。研究成果可为獐子沟水库的顺利建设打下基础,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水库重力坝坝基地层倾角平缓(8°~15°),基岩为薄层状结构,坝基深层抗滑设计是工程关键技术,在利用抗剪断强度理论进行坝基抗滑稳定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常见的坝基基础处理措施,最终确定重力坝坝基采用坝趾处设置混凝土深齿墙措施,可同时提高坝基浅层及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三峡右岸大坝1A标右厂坝段基岩倾向下游的长大中、缓倾角裂隙相对较发育,厂房机窝开挖致使坝后存在高陡临空面;右非坝基圆弧段开挖后较发育的中、缓倾角结构面与边坡临空面组合,均对坝基抗滑稳定和边坡稳定不利.为改善上述部位地质条件,设计先后共布置284束锚索,通过施工单位历时16个月的精心施工和监理单位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良好,满足设计要求.主要介绍锚索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育瓦迪河段水电开发效益显著,具备建设大型水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该河段开发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有:水库渗漏、坝基变形及抗滑稳定、库岸稳定、边坡开挖等。经分析研究水库向临谷及下游发生渗漏的可能性不大,但坝基变形及抗滑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库岸稳定性较好,存在沿接触面滑动的可能,需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并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二郎坝水库大坝经多年蓄水运行,由于坝基(肩)裂隙发育,加之工程老化,坝体、坝基(肩)及基岩接触带存在渗漏,对大坝的安全运行不利。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结合原设计资料、水库施工建设资料及坝址区地质现状情况等,进一步复核坝肩稳定的相关计算参数,分析计算坝肩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同时进行坝体应力复核,对大坝稳定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敦仁  蒋道苏 《红水河》2006,25(2):87-90,100
通过对乐滩水电站坝址勘察及施工开挖揭露分析,坝址处于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区,厂坝基为弱风化一微风化岩体,允许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应力要求;坝基抗滑稳定主要受混凝土与建基面岩体抗剪(断)强度控制,对少数坝块地基存在的较长软弱缓倾角结构面,已进行加固处理;坝基渗漏以岩溶裂隙性渗漏为主,局部有串珠状小溶洞渗漏,建议进行防渗帷幕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鉴于新疆某水电站工程面临的冬季寒冷而漫长、春秋相连、夏季短暂、高地震烈度等诸多设计难点,结合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靠自重压实、不需要碾压机械、柔韧性及抗震性好、可全年施工等优点,选用该材料作为水电站的挡水建筑物防渗体。通过设计浇筑式沥青心墙结构,提出处理坝基及坝肩基础的要求和标准,复核该工程的坝壳料以及初拟体型在各个工况下的渗透稳定性与抗滑稳定性,介绍了浇筑式沥青心墙坝的一套设计过程,以期为今后此类坝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某航电枢纽工程为例,在施工导流期,发电厂房侧开挖至底板建基面,泄洪闸侧导流过水,形成厂坝导墙高达49.00m悬臂下单侧受力的不利工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期及运行期不同工况开展了应力应变及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厂坝导墙在单侧挡水的“施工期”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响应远大于双侧挡水的“运行期”工况,表明厂坝导墙在“运行期”工况下位移应力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厂坝导墙在“施工期”工况下出现较大拉应力,应对该拉应力区进行局部加强配筋;导墙及消力池底板上竖向应力均小于0,处在压实状态,无倾覆危险。“施工期”工况导墙整体抗滑安全系数约5.98,抗滑安全性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