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HC500型精梳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性能。应用HC500型精梳机开发了细绒棉紧密纺JC14.6tex、JC11.7tex品种,并对该机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稳定了成纱质量。实践表明,HC500型精梳机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运行可靠,故障率低。JC14.6tex、JC11.7tex成纱质量可稳定在乌斯特2007公报5%以内水平。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是企业技术进步中精梳机升级换代的优选造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倚丽特集聚纺加工米通布用纱的技术措施。介绍了JC 11.7 tex集聚纺米通布用纱的配棉方案、前纺工艺参数的优选及运转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细纱工序采用绪森倚丽特集聚纺加工米通布用纱的工艺要点和技术措施,如优化细纱工艺参数、对关键器材元件合理使用和维护、加强运转操作管理等。认为:这些工艺技术措施确保了所纺制米通布用纱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用户的要求,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总结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的设计要点。甲经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经为JC 14.6 tex纱,甲经∶乙经=1∶7;甲纬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纬为JC 14.6 tex纱,甲纬∶乙纬=1∶7。介绍了经纬色纱排列和工艺流程;对织造前的工艺进行了计算;针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终成功开发了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其抗菌性和电磁屏蔽效果良好。认为:该织物的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生产保健床单、内衣内裤、屏蔽服等银纤维特种纺织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CJ 14.6 tex米通织物用纱的成纱质量,从原料的选配、纺纱工艺流程着手,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梳棉和精梳以减少棉结为主要目的;并粗工序采用重定量;细纱工序要控制毛羽产生;络筒着重控制毛羽的增长,同时控制好温湿度,从而提高了米通织物用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忠志 《棉纺织技术》1993,21(12):42-43
JC14.6/14.6tex精梳纯棉防羽布,属细号高密织物,是羽绒衫、鸭绒被的主要面料。织物要求结构紧密,透气量小,防羽绒性强、质地坚牢,布面匀整以及手感柔滑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探讨双峰锡林针布的使用效果。介绍了双峰锡林针布的特点。在相同工艺流程、相同工艺配置的条件下,采用新疆棉、国储新疆棉和澳棉为配棉原料分别纺制JC 14.6 tex、C 14.6 tex和JC 11.7 tex纱,对使用双峰锡林针布和常规针布的纺纱半制品和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双峰锡林针布半制品中棉结去除率达90%左右,较常规针布高5个百分点左右;短绒率较原来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结杂总粒数减少30%左右。成纱棉结指标改善比例在20%~40%。成纱条干和强力指标均优于或持平;毛羽指标与常规针布接近。认为:使用双峰锡林针布能较好地改善半制品和成纱质量,并节约用棉。  相似文献   

7.
探讨纺制JC 14.6tex高品质纱的技术措施。为了满足高端用户对成纱质量的要求,通过优化配棉,优化配置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纺纱设备,优化工艺及纺专器材,制定并落实管理措施,做好环境控制和包装运输等工作,最终纺制的JC 14.6tex高品质纱质量指标完全满足了用户标准要求。认为:生产JC 14.6tex纱时,减少+140%棉结,提高单纱强力,减少十万米纱疵中的小纱疵、无机械波,控制筒纱大卷装小成形等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纺制高品质精梳纱应该积极采用新型专件器材,新工艺和新设备、严格管理和操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织物组织及芯丝含量对织物保形性及舒适性的影响。采用JC 18.5 tex纱、JC 18.5 tex(T4004.44 tex)包芯纱和JC 18.5 tex(T400 5.56 tex)包芯纱,以平纹与二上二下左斜纹设计织造了8种织物;对8种织物的5项保形性指标和3项舒适性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织物规格下,二上二下左斜纹织物的抗皱性、悬垂性比平纹织物的好,且T400芯丝含量越高,织物折皱回复性、悬垂性越好,免烫等级越高;二上二下左斜纹织物的透气性比平纹的好。认为:为了改善织物的舒适度,使用T400包芯纱开发衬衫面料时,宜采用二上二下左斜纹组织。  相似文献   

9.
总结一款菱形小提花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以JC 11.8tex集聚纱为织物的经纬纱,介绍了其质量指标;设计了织物组织、经纬密等指标;总结了整经、浆纱和织造中的生产要点;对下机后的坯布进行了一些后整理,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抗皱效果和附加值;对成品织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成品各项性能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认为:生产的菱形小提花织物可以做为夏季高档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10.
探讨纬向管状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根据纬向管状织物的结构,分析了纬向管状的形成原理;结合织物的交织规律,分析了织造要点和相关机构的设计;以JC 14.6tex纱为经纬纱,进行了小样试织,并在GA747型剑杆织机上进行了生产,总结了相关工艺要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织造出的织物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认为:生产中通过合理调整各工序的工艺参数,优化各机构的配合,可以保证织物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Espero-M型络筒机的捻接质量,在JC 14.6 tex和JC/Modal 50/50 14.7 tex K品种上,对空气捻接器的型号、压缩空气压力和接头长度进行了优选,并分析了影响捻接成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认为:根据纱线品种优选空气捻接器型号、压缩空气压力和捻接长度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动络筒机捻接质量;良好的清洁状况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捻接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棉Coolmax异纬织物的服用性能.以9种棉Coolmax异纬织物为例,经纱均为JC 9.7 tex纱,采用经碱减量处理的Coolmax 7.6 tex纱和未经碱减量处理的Coolmax 8.3 tex纱与JC 9.7 tex纱按不同的组合作纬纱,测试了这9种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导电性、折皱回复性和毛细效应.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9种织物综合服用性能的优劣排序.认为:碱减量处理可以改善棉Coolmax异纬织物综合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提高JC 14.6 tex纱条干均匀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翼翔 《上海纺织科技》2008,36(2):26-26,28
介绍了在原棉质量波动的情况下,对并条机和粗纱机采取的工艺改进措施,由此提高了粗纱条于的均匀度,并进一步改善了JC 14.6 tex纱的条干CV、CVb以及粗细节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赛络纺由两根粗纱平行喂入双孔喇叭口,在前牵伸区钳口处先形成两个小加捻三角区,再由两个小加捻三角区形成一个大加捻三角区,加捻形成赛络纱,具有双股Z捻结构、强力高、毛羽少、耐磨性强等特点.我公司采用传统环锭纺纺制的JC 14.6 tex竹节针织纱,基纱11.7 tex,节粗2.1倍,节长5 cm~6 cm,节距9 cm~ 33 cm.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于1991年引进3台德国赐来福公司AUTOCONER238型自动络筒机,并于当年投入生产。3台车主要用于加工出口JC14.6tex,JC15.3tex等筒纱,筒纱质量好,出口合格率100%,在香港、国内沿海一带具有较高的信誉,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抛砖引玉,进一步吸收、消化,提高AC238的使用性能,现就我公司AC238自动络筒机的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有K44型紧密纺、绪森紧密纺和华方紧密纺纱设备。在色织布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相同染色工艺和浆纱工艺条件下,K44型紧密纺设备纺出的JC 11.7 tex紧密纱(以下简称K44紧密纱)500万米断头根数为0.48根,而华方设备纺出的JC 11.7 tex紧密纱(以下简称华方紧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JC7.5tex/2× 7.5tex/2 136×132纯棉高密府绸色织物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探讨JC 5.83tex赛络纺纱工艺与成纱性能。阐述了赛络纺原理、纱线结构特点和纺纱工艺配置。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粗纱间距3.5mm、细纱捻系数396为较优工艺配置。成功生产的JC 5.83tex赛络纱质量、纺纱断头及织机效率均优于传统环锭纱。所生产的织物在外观、风格和内在质量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认为:采用赛络纺技术是提升特细号精梳纱质量及其织物服用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优化配置纺纱工艺是取得良好纺纱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JC7.5 tex/2×7.5 tex/2 136×132纯棉高密府绸色织物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146cm 14.6tex×14.6tex+36.4tex 354根/10cm×575根/10cm的纯棉色织纬管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为开发各类管状织物提供依据。从织物规格、色纱排列、组织等方面进行设计,并优化了各道生产工艺。经纱断头为9.7次/(台·班),纬纱断头为30.3次/(台·班),织机效率达90.3%,布面效果较好,无明显疵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