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议题,也是众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分别介绍了语言迁移的研究方法,如对比分析方法、错误分析方法和标记性差异假说,分析了它们的局限性,并指出要确定母语迁移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何时发生、如何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对学习者的母语、中介语和目的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论述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语言图像论”和后期哲学的“语言游戏说”之间的区别。对“语言游戏说”的3个性质,即“语言游戏说”的“家族相似性”、“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语言游戏说”与“遵守规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在20世纪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发展中,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游戏”的语用学构造,整个地扭转了哲学发展的方向,并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关于哲学和语言的观念。源自于对语言的误解或误用的哲学问题不可能通过描述语言的逻辑或语法而得到解决,只有正确描述语法和语言用法的确切特征才是达到哲学明晰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语言课堂中的一个逻辑过程。教师的提的问题和课堂模式具有逻辑艺术,与学生产生思维共振,教与学才能统一。通过对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观摩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重视课堂提问的逻辑性,让学习者开动脑筋把注意力从学什么转移到怎样学和怎样思考的问题上,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茅盾先生指出 :“所谓翻译 ,是译者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 ,其中主要的还是传达原文的神韵。”要把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难的过程 ,其中的思维方式就包括着综合和分析的结合。分析是对原作进行研究 ,从中找出原作所反映的社会本质。在思维过程中表现为对原作进行分解 ,对其中各个部分加以研究。如“seventyyears”可译成“七十岁” ,但是遇到了《圣经》中的“three -score’yearsandten”我们仍旧可译成“七十岁” ,但是在无形之中 ,原来的苍凉雄浑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逻辑的诞生使逻辑摆脱旧有束缚,进而开启了逻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逻辑获得新生的同时,逻辑的本质问题也日益凸显。维特根斯坦赋予逻辑命题3个重要特征:(1)逻辑命题是重言式;(2)逻辑命题假定对象和世界的存在;(3)逻辑命题不可说但并不神秘。这些特征是对弗雷格、罗素的逻辑哲学的反叛,但也对分析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篇分析理论研究的是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处于英语学习高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写作的直接产品是语篇,而语篇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积,是通过模式、衔接、连贯等手段将语言排列组合成逻辑严密的语言整体.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旨在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是科学实在论的倡导者。他涉猎广泛,著述颇丰,对于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精神哲学等众多的哲学分支都有研究。他的思想经历了由科学实在论到内在实在论再到自然实在论的一个转变和发展过程。从其内在实在论的角度阐述了其对于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伦理学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逻辑建模是与我们的直觉和实在经验相符合,能够对一定范围的哲学问题提供答案的形式理论框架。广义地说,哲学的逻辑建模是建立在逻辑-数学基础上,用于描述和分析哲学概念、哲学论题和哲学推论的形式技术。哲学不仅从逻辑-数学模型获益,而且它本身也提供哲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学家,也是困扰公民社会的法律逻辑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假定。在同样的价值认同情况下,有法律逻辑方法和没有法律逻辑方法,可能会使公民对一个法律现象或者案件得出态度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质量不一样的结论。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少法律争论和态度对立,有时候不是因为价值取向的原因引起的,而是逻辑不理性造成的,例如:关于辛普森案的争议,就是大家混淆了哲学标准和诉讼标准造成的;又如,关于无罪推定的误解,最能说明我国学人逻辑思维的欠缺;再例如,李惠娟事件其根源在于她所受之法律逻辑理论教育太少,以至一个好的判决被人抓了把柄……在这组参与笔谈的文章中,《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谈到了借助非形式逻辑框架,把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拟界定一下法律逻辑学之事实论证研究的理论特征,期望将方法论学者的深刻性贯注到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研究中去。《以论证逻辑为基础架构的法律逻辑》谈到与批判性思维和合理性密切相关的是论证逻辑,而不是作为蕴涵理论的形式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论述了要以普通逻辑学理论、非形式逻辑理论、现代逻辑(主要是以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广义模态逻辑为理论基础的道义逻辑)为基础进行研究。《司法独立与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谈到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独立,其内涵包括“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论,其根本点在于《手稿》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辨逻辑和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科学逻辑:通过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对“历史之谜”做出初探和独特解答。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论,其根本点在于《手稿》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辨逻辑和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科学逻辑:通过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对“历史之谜”做出初探和独特解答。  相似文献   

12.
逻辑原子主义是从1899年开始的罗素哲学思想和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确定性的知识。逻辑原子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发展了马赫的实证主义;直接影响了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后来的语言分析哲学;开创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软件开发一直是各个行业应用最为广泛与深入的技术。软件开发依托于计算机的逻辑语言,通过一定的编程原理实现需求分析的功能。在进行逻辑编译的过程中,计算机通过逻辑运算,计算出代码程序的结果,从而实现一定的功能。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其逻辑语言的原理对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进行分析,从而剖析未来的软件开发的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用熟知的具体的事物去理解和命名陌生和抽象事物的思维现象。语法隐喻理论由Halliday在1985年提出,认为在句子层面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学理论的代表人物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概念系统,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本文将总结这两种隐喻观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对语言问题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哲学有关日常语言是否需要改革的争论中,芝诺悖论常常被争论双方用作论证各自观点的一个例证,由此导致了芝诺悖论的“语言解答”和“数学解答”或“科学解答”之间长期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犯了不相干结论的错误,其中坚持“数学解答”或“科学解答”的一方常常将“语言解答”视为是一种“蒙昧主义”的解答。通过考察这种争论可以看出:给芝诺悖论的“语言解答”简单地贴上一个“蒙昧主义”的标签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分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直以来科学哲学领域争论较大的焦点问题。自标准科学哲学诞生以来,关于科学分界的理论大致经历了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分界、以多元标准重建分界问题4个阶段。整个科学哲学的发展表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万无一失地进行科学和非科学的分界。我们一定要防止在分界问题上的思想僵化和其他绝对主义的倾向。科学分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了科学哲学及科学史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是我国语言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实"和"言""意"问题反映了思想家们对"语言与存在"及"语言与思想"关系的深刻思考,"名辞说"、"达类私"的总结体现了对语言系统层级和概念属种关系的逻辑思考,"循于旧,作于新"的概括则是对语言继承与发展关系问题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由描述逻辑和Horn子句组成的β-PSML语言逻辑基础的理论问题,给出了基于可确定描述逻辑的混合推理算法.在无递归情况下,β-PSML语言中单步的Horn子句推理需要由一个更为复杂的推理步骤所取代,称这个推理步骤为β-PSML语言中的混合推理.β-PSML语言中的混合推理问题可以描述为:通过结合Horn子句的前件与描述逻辑的术语是否可以推导出Horn子句集中一些Horn子句的前件.  相似文献   

20.
逻辑元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言”原是现代逻辑哲学中的概念,塔尔斯基和卡尔纳普分别从语义学(semantics)和语形(syntax)的角度将它与对象语言区分开来。波普尔提出语言中的自我涉及(autonomous)问题,蒯因提出“语义上行”说,戴维森把关于真理的形式理论应用于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这些均给语言学研究带来方法论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