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酱油加工制品,(即现在的配制酱油)如:美味酱油、特鲜酱油、蘑菇酱油、虾子酱油、辣酱油及宴会酱油等等,具有调味、保健、营养之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与目前市场上个体户和某些经营者所配制的“三合一(酱色、食盐、水)酱油、四合一(酱色、食盐、味精、水)酱油、五合一(酱色、食盐、味精、酱油、水)酱油”等伪劣产品不一样.正统的酿造工业企业应坚持生产优质优价的产品,维护企业信誉,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人民身体健康而生产营销.兹将加工制品中的美味酱油生产及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和小河虾为主要原料,经米曲霉制曲、酶解、高渗酵母发酵后,生产发酵调味虾子酱油.结果表明,当原淋酱油、河虾的添加比例为2∶1时,所研制的虾子酱油氨基酸含量为0.8 g/100 g时,虾子酱油的酱色鲜艳,口感好,酱香味和虾鲜味浓郁,组织均匀.通过对虾子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优化,最适温度为37 ℃,酶解时间为4 h,加酶量为400 U,加盐量为18%.它比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在氨基酸态氮,全氮含量等理化指标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在风味口感及营养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曹骏生 《中国调味品》1991,(2):32-32,F003
酱油、酱等传统的调味品,其制品的香气与使用的曲菌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目前,日本制造酱油曲采用的曲菌主要有米曲霉(以下简称A)和酱油曲霉(以下简称S)两种。这两种曲霉产生的水解酶和酿造特性不同。简言之,即A比S产生的α一淀粉酶含量高,而植物组织分解酶群含量低。这样,表现在制曲时,A曲升温快,容易管理,原料中淀粉消费量高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行酱油加工现状叙述开始,介绍了物理法保鲜工艺的基本要求,基本工艺条件,酱油加工保鲜的中心问题,并且对目前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几种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本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酱油行业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HACCP体系在酱油生产中应用的重要作用,针对酱油生产工艺,对酱油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指出了酱油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生产过程的监控方法和纠偏措施,保证了酱油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前言 近几年,人们对淡色酱油甚感兴趣,其原因是因为淡色酱油能够保持菜的味道和颜色,并能使作出的菜味道更佳,因此市场上持续出现一些淡色酱油,很多生产厂家开始研究,试制生产各种淡色酱油。淡色酱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酱油的颜色浅淡,而且澄清,有光泽(光亮),酱油稀释5倍,透明度很高。淡色酱油中的白酱油的颜色就更浅,呈极淡琥珀色,稀释1~2倍,近于无色。为了生产淡色酱油,就必须想法抑制酱油色素的形成,首先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7.
全面认识酱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通过产品标识鉴别和选择酱油,介绍了海带酱油、无盐酱油、蚕蛹酱油、草菇酱油、维生素B2酱油等的新品种以及营养性酱油等.  相似文献   

8.
酱油粉生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祥 《中国调味品》2002,(12):12-14
酱油粉是以鲜酱油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辅料,利用原料风味的相乘作用,通过调香、调色、调鲜,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本文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讨论,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化学酱油在我国五十年代就已有生产,但由于当时所采用的盐酸是用矿石法生产,产品未能达到食品生产要求,致使化学酱油中重金属的含量过高,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加之化学酱油的气味不良,难以被人接受等原因而被禁止生产。时至九十年代的今天,盐酸采用电解法生产,已达到食品级原料的要求,因此,化学酱油的毒性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化学酱油生产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生产周期短,厂房占地面积小,原料蛋白质利用率高;化学  相似文献   

10.
酱油在酿造的过程中,有很多种类数以万计的酵母栖息,引起发酵,形成酱油的色、香、味。可是成为酱油制品之后,这些原生菌是要除去的,不允许它们残存,引起酱油的再发酵。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我们购买到手的酱油往往还没有用完,就生有大量的白霉。油体污染,风味下降。所以,本文就白霉生成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11.
无色海鲜酱油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综合利用扇贝加工下脚料(俗称扇贝边)制取无色酱油的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以蛋白酶166为生物催化剂,在pH7.0、55℃的温和条件下水解,经脱腥配制,可能制取氨基酸态氮等主要质量指标优于一经有粮食发酵酱油、鲜味独特、浓郁宜人的无色海鲜酱油,开辟了生产无色酱油的新途径,同时为缓解粮食紧缺,实现代粮发酵制取调味品,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酿造》1997,(5):30-30
淡口酱油是为了充分发挥料理材料的特征,保持料理原材料的色、香、味而产生的。最早是由日本龙野的园尾先生,于1666年酿制出来,目前在日本仍保持一定的销量。而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菜肴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加之一些企业出口膨、烤等制品的需要,对淡口酱油的需求也相对有了很快的增长。而我国现在酿制淡口酱油的企业还不多,且产品质量与日本纯正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就日本淡口酱油的制造方法及品质特征作一简述,以供参考。IXi艺流程囹ZXi艺要点制造工艺上,除去添加甜酒工艺外,同普通酱油(日本的浓…  相似文献   

13.
前言酱油作为调味料,除了家庭,餐馆直接食用或当作调料使用外,也作为加工原料用于制作汤料,佃煮(?)、咸菜和煎饼等。最近,朝着纯制品,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14.
亚洲酱油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概括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酱油的生产、发展及科研现状,对比分析了其各主要酱油品种的生产工艺、产品特色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酿造酱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酱油文化与茶文化一样,自唐朝传至日本。在中国、日本、东南亚乃至西欧各国酿造酱油享有悠久的信誉。烹调中国菜离不开酿造酱油。目前我国年出口的酿造酱油约2万多吨。世界各国也纷纷建设起酿造酱油厂。所以酿造酱油已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东方文化。但  相似文献   

16.
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致使灭菌前的生酱油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特别是细菌总数,多数厂家达到几十万以上,个别厂家甚至达到无法计数的程度。由于生酱油中细菌基数甚大,即使采用充汽加热法,夹层锅加热法,蛇管蒸汽加热法,速热速冷加热法及列管式热交换器,加热法等。也都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如何才能保证酱油中氨基酸和糖份不受损失及产品风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烤鳗业是随着重要的水产养殖业──鳗鱼养殖业的兴旺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自1984年国内建成第一条烤鳗生产线之后,烤鳗业于90年代初发展迅速,鳗鱼出口日本从助年代主要是活成鳗转变为以加工产品冻烤鳗为主。资料表明:国内加工烤鳗的生产线从1993年的25条增至1997年的51条;烤鳗产品出口量也从1993年的1.05万吨增至1997年的3.76吨「‘’。而烤鳗着油是生产烤鳗的唯一调味佐料,是烤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生产1吨烤鳗产品约需烤鳗酱油025吨。因国内的烤鳗业起步较晚,相应的配套设备及有关原料等尚未完善和齐备,烤鳗酱油…  相似文献   

18.
酱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调味品,与人们的饮食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改进酿制酱油的工艺,改良酱油的天然风味,并创制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酱油产品系列。阐述酱油酿制工艺的创新和改良历史,结合广东省中山市酱油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酱油的产销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酱油生产、销售现状。认为酱油生产应增加技术含量,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抓好优质产品、功能性产品,优质花色产品的产销,运用良好的营销策略,去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20.
日本酱油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恒连 《中国酿造》1991,(2):10-11,46
日本酱油年产量约120万吨,主要品种有浓口酱油、淡口酱油、白口酱油、溜酱油及甘露酱油。近年来,随着饮食生活的西洋化,日本酿造行业陆续开发了无色酱油、改良酱油、颗粒酱油及大蒜酱油等新品种,现简介如下。 一、无色酱油 普通酱油色泽较深,呈红褐色,不宜用于注重色泽的菜肴,故用量受到一定限制。日本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将酿造酱油减压蒸馏,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