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集中供热管网影响,找出用户系统调节供热量对热网水力和热力的影响规律.方法 将用户与热网连接形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依据供热调节基本原理,建立供暖用户自主用热调节供热量后对热网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利用Excel软件拟合函数.结果 当用户直接连接时,热网的热力和水力工况的变化规律与用户相同,此时热网的流量处于变化中;当用户间接连接时,用户系统的流量逐渐调小时,热网回水温度逐渐升高,供回水温差逐渐减小,供热量逐渐减小,但热网的流量不受影响.结论 不论供暖用户与热网采用何种连接形式,用户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变化对供热管网都将产生影响,用户直接连接时,热源应采用变速泵,以适应由于用户调节流量而造成的变流量系统;用户间接连接时,热网流量不变,热源可以采用恒速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蓄能型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热水运行特性,通过实验研究蓄能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机组在不同工况下供应热水时均运行较好,当供热水流量较小时,运行能效较高;当热水循环流量较大时,对蓄热罐内扰动较强,会导致热水供应中断现象的发生,且中断时间随室外温度降低而延长;此外,室外环境温度对机组能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户计量供热方式下热源厂自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恒压变量供热的模式.通过循环泵供回水压差恒压变量运行实现按需供热.结合本地区历年冬季室外环境数据和经验,制定出锅炉出口水温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使DCS(分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室外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自动调整锅炉出口水温度的给定值.即热网调节方式采用"质调节"为主,"量调节"为辅的形式,热源厂根据室外气温变化确定供水温度,热用户再根据需求调节流量.  相似文献   

4.
热计量变流量供热系统室外管网动态水力失调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计量供热系统中用户自主调节流量会引起系统管网水力工况的变化,从而导致水力失调.因此,研究用户自主调节变流量供热系统中室外管网的水力工况特性及其控制方法,对于热计量变流量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调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变流量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和末端压差控制的热网管路特性;根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可控压差和流量范围,结合工程实例研究热计量系统中用户自主调节所致的变流量供热系统室外管网的水力工况变化,提出以下控制策略:加大末端用户压差设定值或改变最不利压差控制点位置、或同时监控最不利用户和次不利用户压差并在最不利用户和次不利用户处设置分布式加压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外供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北方城市供热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实现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功能的新型供暖系统及其成套技术,建立了能够稳定运行的供暖与热水供庆共用系统动态实验装置,分析了供热热源、热媒参数、系统管路设计、用户节点装置及户内系统形式,阐述新型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热费用的构成、热计量方法和实现分户供暖及分户计量的供热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区域供热系统的热滞后性,为降低采暖系统能耗并达到按需供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创建间接连接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系统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以沈阳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仿真分析该供热系统的温度响应,观察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在时间为15 h时,室外温度从-16.8℃阶跃到-5℃,室内温度达到稳定时间约为4 h,换热器回水温度达到稳定时间约为5.5 h,供水温度达到稳定时间约为6.5 h,供热量超出500 k W.结论区域供热系统存在较大的热滞后性,热源部分不能根据室外温度的改变而及时的改变供热量.这就需要对供热系统及时进行准确的负荷预测,然后利用预测的结果来指导供热系统的调节,实现热源的供热量随时与用户的需热量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按需供热.  相似文献   

7.
集中供热系统适量供热调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供热的采暖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并且具有自调节能力以后,必须要有与用户调节相匹配的运行调节手段,才能实现系统的适量供热.结合集中供热常用的系统形式,分别分析用户、热网及热源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调节特性及节能潜力,得出室内系统变流量、循环水泵变转速运行时节能量最高,并给出循环水泵定转速运行及变转速运行下的控制系统方框图.最后指出,应该针对新型供热系统和旧有供热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整体综合调节策略,才能实现节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改进BP算法解耦热网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网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特性,结合神经网络和一般广义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改进BP神经网络解耦器将来自其它通道的耦合影响视为可测干扰进行补偿,解决供热系统中存在的耦合问题;设计了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器来调节一次网的流量分配,进而间接调控二次网各用户的室内温度,提高热网的供热质量,达到稳定和均衡供热.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二次网用户初始温度相差越小的情况下,神经网络算法所需的调节时间越短,达到的控制效果越理想,即使在二次网各用户初始温度相差很大,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调节,也能够逐渐实现均匀供热.  相似文献   

9.
按照新的国家住宅供热系统标准,用户可以自行调节供热量,为适应这一新要求,用PLC,变频器,电磁调节阀和水泵组成BJ111型换热机组取代原有机组,新机组中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算法,对供水温度,出水压力能实现自动调节,其操作灵活,运行可靠,可收到稳定供热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流量阶跃变化时热网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用电动阀通断式调节的供热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在室内流量阶跃性变化时的管网运行工况,分析得出调节用户的调节会引起未调节用户和整个管网的工况的波动,不利于系统的运行;采用立管热力入口安装自力式压差控制器,循环水泵采用近端变频定压的控制方式能够维持管网工况的稳定,并降低运行成本,适合室内流量阶跃性变化时管网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小区供热网络中锅炉运行参数的远程监测问题,提出了以公用电话网为媒介的通讯方案,设计了双单片机结构的硬件系统.为保证准确、实时传输数据,采用了问答式通讯规约和CRC循环冗余校验方式.实际运行证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以太阳能微通道分离式热管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理论的方法研究了其在可观太阳辐射强度时的供暖性能. 结果表明:系统的供热量、供热效率、上汽管和下液管压力、微通道散热器的压降及壁温、实验房间温度均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较大,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且其变化较太阳辐射强度均存在约15 min的时间延迟. 此外,晴天或晴间多云时,在光强较大的10:00至15:00之间,该系统单独运行即可满足室内供暖需求,且系统压力在0.4~0.8 MPa之间变化; 微通道散热器平均压降范围为2.1×103~5×103 Pa; 微通道散热器平均壁温最低为20.7 ℃,最高可达38.4 ℃; 系统平均每秒供热量最低为343.7 J,最高可达424.1 J,室内温度始终可维持在18.3~26.7 ℃之间; 系统平均供暖效率在30.4%~45%之间. 此外,系统中除冷凝器风机消耗少量电能外,并无其他动力设备,故其COP理论上无限大,是一种节能效果显著的辅助供暖系统.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业区供热管网具有白天与夜间热负荷不同的特点,研究管网扩建后供热节能运行方案,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水力工况模拟程序,通过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利用现有供热管网实现全部建筑供热的可及性,同时提出采取有效的节能运行措施实现全部建筑的正常供热.本文对具体工业区供热管网进行研究,得出适合工业管网扩供运行的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地历年的室外气温气象资料统计整理,与建筑供暖系统的实际供热量的相对应,整理出可表达多种运行参数的供暖运行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实行的采暖按面积收费的各种弊端.认为按热计费势在必行,阐述了推行按热计费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热平衡理论建立了启动过程中瞬态热平衡微分方程,并对该微分方程进行了一系列数理分析,得出了供回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经实验证实,该规律与实际状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供热管网设计不合理或者循环泵选型不合理,在供暖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以北苑家园为对象进行了供热管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通过前期对该项目的调查,参照项目供暖季的运行记录,对一次网和二次网管路进行了水力计算,提出了节能改造方案,估算了改造费用和节能收益。一次网循环泵由3用3备改为2用1备,改造费用为220 434.8元,初步估算1个供暖季可节约电费约221 184元,1个供暖季即可收回投资资金,从第2个供暖季开始收益;对二次网高低区10个环路中7个环路的循环泵进行了改造,改造费用为408 800.1元,预计1个供暖季可节约电费398 131.2元,1.03个供暖季可收回成本,同样从第2个供暖季开始收益。对第5区板式换热器进行了改造,以提高供暖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唐山热力公司供热现状,简要分析了控制供热系统失水量、加强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平衡调节、采用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及改变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等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9.
锅炉供暖系统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锅炉供暖系统的几个方面进行的综合治理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