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张萱 《山西建筑》2008,34(6):40-41
以苏州旧居住区的停车问题为例,探讨了旧居住区小汽车停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旧居住区小汽车停放难的原因,对各种停车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旧居住区小汽车的停放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停车难问题是一个涉及交通、环境、安全、民生等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停车难刻不容缓。本文在对福州城市现状停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布局、停车配建标准、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及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四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停车难已成为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停车供需失衡、停车设施利用率低、随意停车、停车信息化水平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是导致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停车管理系统建设模式,以泉州为例,介绍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泉州市中心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可均衡路内、外停车泊位,提高泊位利用率和停放周转率,缓解动静态供需矛盾。通过示范工程,以线带面,推动泉州市停车管理、停车服务的优质化。  相似文献   

4.
机械式停车方式具有明显的节地效应,特别在城市居住区小汽车停放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的形势下,应予推广运用.在同其他停车方式比较的基础上,对机械式停车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投入、环境效益方面论述了机械式停车方式在居住区中运用的可能性.采用机械式停车有助于节约投资,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在分析造成停车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停车状况的评估方法。在城市区域、市域停车状况动态评估方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在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停车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停车的指标体系,重点对停车集中指数与单一功能区域、区域、市域的停车态势进行了扩展,借鉴动态交通评估方法,对停车集中指数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停车场的实时停车集中指数进行计算,得到区域的停车集中指数。并根据停车特点,建立了基本停车集中指数和出行停车集中指数。  相似文献   

6.
停车管理及其与城市土地使用的互动——理据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缉宪  刘倩 《城市规划》2015,(11):55-61
停车成本是机动车出行的固定成本之一。停车费用管理对于降低小汽车依赖,建立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停车收费水平较低,停车费用管理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阐述了如何利用停车价格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由此带来的外部性;其次结合西方城市实践,以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基于需求反应的停车费用管理,基于雇主的出行需求管理和建立停车收益区3个政策方法;第三,从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的视角提出了停车费用管理与空间相关的3个关键因素。结论部分总结了西方停车费用管理转变的主要特征,即(1)停车费用的设定应考虑小汽车交通带来的所有外部社会成本;(2)取消任何形式的免费停车,由驾车者支付停车费用;(3)利用精细化的停车费用管理,调控交通需求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减少小汽车的使用。结论同时强调了停车与土地利用互动对于形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政策框架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不当的停车政策会加重城市交通问题,而好的停车政策则可为解决城市诸多问题提供工具措施。在快速城镇化、快速机动化和城市高密度背景下,中国现行满足停车需求的供给导向政策偏重服务于小汽车出行,停车收费亦面临着相互冲突的政策目标和管理困境,其结果是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还影响了其他绿色交通方式的发展。当前亟需重新审视停车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政策目标的定位做出调整,使之从满足停车需求转变为优化出行结构和提升城市综合品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居住区规划中考虑小汽车停车场的布局,合理的选择停车方式并解决步车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丽  庞崇 《市政技术》2019,(3):37-40
为了有针对性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构建可持续性停车发展模式,采取连续时间观测车辆,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唐山市中心城区停车供给与需求特征。研究发现,中心城区停车供应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泊位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以上述目标与问题为双重导向,提出了适度开发建设不同类型停车场、预留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提升停车设施管理与服务水平以及制定合理停车收费标准的停车对策,以期为城市中心城区停车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姜伟  范巍巍  王昊 《山西建筑》2010,36(7):195-196
在分析苏州市停车供需矛盾和机动车停车配建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苏州市的配建停车位和社会公共停车位的建设成本,提出了苏州市机动车配建停车位差额费征收政策建议,以供苏州市配建停车规划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言用地紧张、地价高昂、空间拥挤是目前困扰我国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难题。如何高效利用土地以完善居住区功能,改善居住区空间环境,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众所周知,在居住区开发建设中,除住宅建筑用地之外,各种公共建筑和配套基础设施是道路、停车交通用地,以及园林绿化用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小汽车拥有量逐渐增加,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居民小汽车拥有量已达到较高水平,私人小汽车数量增长与居住区停车场地不足的矛盾已日趋突出,相应要求居住区停车空间的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笔者结合研究课题实地调查了中心城区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存在停车困难的居住小区主要集中在容积率较高,且规划设计停车位配比滞后的楼盘。针对目前上海居住小区单一停车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方共同努力,结合居住小区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模式停车方案,共同解决居住小区停车难题。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停车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小汽车大量进入居住区已经成为趋势。由于国内尚未出台相应的停车规划导则,在实际建设项目中,对停车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本文在进行居民问卷调查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居民的主观需求和居住区用地等定额限制条件出发,提出根据“小汽车密度”选择停车方式,以及确定车库规模和服务半径的思路。并指出停车规划应有利于实现人车分流、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建议将有偿停车的部分费用,用于改善居住区环境,同时鼓励居民使用其它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快速机动化时期,直面小汽车迅猛增长带来的停车问题及引发的城市交通、环境等问题,尤其是大城市车多地少,停车问题更为严峻。长期以来,我国大城市习惯于增加供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然而,发达国家的停车规划实践表明,大城市必须转变停车规划策略,从充分供给转向需求管理才能治愈停车难的顽疾。选取上海3个停车规划策略不同的地点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如果合理运用停车总量限制、增加停车后步行距离、增加停车收费的策略,可以在对地区活力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停车需求。停车规划策略应该基于地区详细的停车调查,每个地点适用的停车规划策略不同。  相似文献   

15.
小汽车的普及是人类社会的一场革命,它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却给城市带来各种现实问题.从对新加坡停车指标的分析入手,分析了新加坡MSCP停车方式的优势以及在规划设计中的选址依据和建筑单体的细部处理,为我国居住区停车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住宅小区停车服务相对滞后,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在对苏州市住宅小区停车的实际调研及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城市住宅小区停车存在的问题,如停车位供需矛盾、管理及规划不足、设施建设标准偏低、所有权归属多样、物业管理欠缺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城市住宅小区停车的做法,提出合理控制居民民用汽车保有率、科学规划、市场化刺激、拓展停车方式、加强物业管理等措施,以助苏州乃至全国城市住宅小区提升停车管理水平、解决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往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小汽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小汽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各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在持续猛增,然而城市的停车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停车需求。“停车难”和“”行车难“一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期“特别关注”以探讨解决停车难问题为主题,分别从交通管理部门对停车问题的解决对策、停车产业化发展、停车设备选用与设计中注意的问题、工程设计案例几方面来谈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袁乐  张承 《浙江建筑》2011,28(1):6-9
通过对苏州旧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调查,总结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人车关系倒置,人成了车的"奴隶",车辆乱停乱放,占用绿地、道路和公共空间等。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从政策、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政策层面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正确的小汽车消费观念,引导停车设施共用,引导文明停车。技术层面应改善规划怖局,引导"人车分流"或"人车混流"的慢行系统。管理层面应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引导车主充分利用各类停车设施。  相似文献   

19.
卢源  李新茹  姚轶峰 《住区》2022,(2):88-94
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居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我国大城市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民生问题。基于北京市多个住区停车状况及其既有解决策略的分析与评价,本文发现停车问题重点表现为停车供需矛盾,也就是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以及相对落后的停车位配套规划建设状况,但关键问题由于资金短缺、政策限制、公众意愿不统一等因素,以建设立体停车位和占用居住区其他空间资源来扩大停车位供给为核心思路的既有策略和方式难以实施落地并真正解决居住区的停车问题。基于此,本文建议将居住区道路尺寸进行调整,双向变为单向行驶,交通流线作为单循环,并采用多类型的停车位尺寸,充分利用居住区空间资源,最大化增加停车位数量,规范居民停车行为,缓解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及中心城区空间资源约束趋紧的双重压迫下越发凸显,因此,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解决停车供需矛盾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关键所在。以南京市为例,从多角度出发,按照"全面统筹、精确管理、软硬结合、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出了主城区停车供需矛盾治理的目标及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城区系统治理整体方案与重点示例片区的详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