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表示复杂形体的CSG与Brep技术的缺点,并引出适用于地质实体的几何单元生成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定义了该方法中使用的术语,分析了单元的性质、拓扑结构、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探讨了单元几何法建立地质实体模型的可行性及具体实现。并且以一个断层模型为例,描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几何单元生成技术充分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观念,是适用于地质实体建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质建模技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介绍了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地质建模技术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成几何构型的构造建模技术,以及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的属性建模技术。结合油气藏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与目标,论述了迭代建模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模的目的和步骤入手,对比研究FCM,Petrel,RMS,FastTracker,Gocad这5种地质建模软件的特性和每种软件的建模流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这几种地质建模软件特点对比表。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组储集层为厚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孔隙受成岩作用的改造,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给地质建模带来很大困难.另外,由于开发井网密度低,完全依赖井资料无法精确描述储层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但是研究区内沉积相分布面积广,垂向和平面上的相带变化缓慢,并且三维地震数据品质较高,基质孔隙度曲线与地震波阻抗有良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Exxon生产研究公司、马来西亚Esso生产有限公司和Petronas研究及科学服务公司联合在Malay盆地的Guntong油田进行了地震综合油藏模拟研究。对于那些需要快速跟踪开发以及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主要油田,当估算储量并提出枯竭对策时,3D地质模型的利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些油田,只有很少几口井控制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的内插。根据有限井  相似文献   

7.
对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手段、计算方法等基本理论作了大量的调研。使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利用井点资料,对井点的分层资料和井间地层的对比,通过断层建模(Fault Modeling)、三维网格化(Pillar Gridding)、地层格架建模(Make horizon)、地层结构建模(Make Zone)、层细剖分建模(Layering)等主要操作流程。建立了花土沟油田Ⅳ-Ⅵ油组地质模型。层面模型主要根据井间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基本层面由标准层为基本骨架,细分层的划分精确建到小层,使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控制该区构造形态。以构造模型为基础。通过聚类分析、数据离散、数据分析等操作过程,利用随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储层沉积相模型、相控条件下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原始含油饱和度模型、净毛比模型。对各小层地质储量进行了拟合,拟合储量与计算储量相对误差控制在了5%以内,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河流相砂岩油藏综合地质评价建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付国强 《石油学报》2000,21(5):21-26
以冀东油田庙北地区馆陶组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为例,较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在河流相沉积的复杂断块区,以三维测井约束反演为基础,以产能建设为目标,按照模式约束、钻井控制、地震导向外推的技术思路,应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充分结合地质、测井、测试等信息,定量地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同时,在三维空间内,把构造、储层和油气水特征进行了有效地叠合,对油藏位置和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并建立起定量反映油气田特征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经实践检验,可大大提高建模精度,从而为高速、高效地开发油田,动用其地质储量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质模型,并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储层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作为油藏描述核心部分的储层地质模型的构建无论在有利滚动目标预测方面,还是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结了现阶段建立储层属性模型的主要应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资料通过建立和对比4种属性模型,提出应用效果较好的反演体协同相控建模的思路,为以后建立模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参...  相似文献   

10.
路70岩性油藏纵向含油层系多、岩相横向变化快、储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基础资料,应用Petrel精细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路70岩性油藏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重新落实构造和储层分布;通过对各小层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的分析以及储量复核,认为该油藏物源来自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指出该油藏大王庄边界断层的上升盘区...  相似文献   

11.
地震资料约束和地质条件约束是渤海海域油田稀井网条件下提高地质模型精度的重要依据.LD27-2油田东营组地震资料品质差,无法满足地质建模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因此在随钻地质建模过程中采取了“充分发掘地质建模软件的综合研究平台作用,加强基于地质建模软件的随钻综合地质研究,然后用不断更新的地质研究成果约束随钻地质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电法资料为主,在测井的岩性、电阻率等物性资料基础上,综合重、磁、电、震各方法的反演结果,分析各种物探方法反演结果的相容性与相背性,重新修改模型建立统一的地质模型,对电法资料进行反演成像,确定深层的地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在机械设计中 ,利用CAD接口进行三维建模生成三维实体。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维实体建模的意义及方法 ,同时给出实例得到三维实体建模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在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模型、岩石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所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充分应用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 ,可以提高所建地质模型网络节点参数的准确程度。文中给出一些实例 ,利用地震均方根振幅剖面精细解释断层、恢复古应力场进行层面曲率分析、计算破裂值的平面分布来判断地质体的破裂程度从而建立构造模型 ;采用三维地震相干切片技术和多参数约束反演技术 ,定量地建立岩石物性参数分布模型 ,并解释单砂体骨架空间分布 ,建立单砂体骨架模型 ;利用地震连井剖面 ,综合测井、地质资料 ,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技术 ,对地震属性与油气藏关系进行聚类分析 ,建立流体模型 ,可以确定油、气、水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5.
阮基富  梁峰  李新玲  张苏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51-54,147,148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存在储量、压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为弄清剩余储量分布特征、动用西端低渗储量、确保水平井合理部署及钻遇率、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就必须开展储层精细描述,落实储层、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在精细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应用Petrel建立了气藏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对模拟前后参数分布特征及储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及生产效果关系进行了剖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分析和评价气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彭博  杨辉廷  彭云晖 《石化技术》2023,(12):175-17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次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最后分析了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建模研究的对象以及建模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说明,并探讨了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沙罐坪石炭系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沙罐坪石炭系气藏储层有效厚度不大,以低孔低渗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利用储层描述技术重点开展了地层及沉积相分析、储层缝洞特征描述、储层纵横向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地质建模技术对沙罐坪石炭系气藏实现了科学的相控三维地质建模,直观地反映了沉积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较好地描述了整个石炭系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展布特征,为该气藏实施挖潜开发提供了地质基础。图10表2参7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质建模的理论、方法、软件已比较成熟,也成功地在多个实例中得到了应用。但由于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建模软件的应用性、建模方法的适用条件的局限性等等,使得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在地质建模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位的角度阐述了目前地质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质建模中地质面的生成与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质建模的过程就是根据已有数据建立三维地质计算机模型的过程,这些数据是一个个离散的点,只能反映地质构造的某些局部。三维地质建模系统需要提供必要的手段根据已知的离散的点生成能够反映地质构造全貌的网格表示的曲面。  相似文献   

20.
杨家坝油田裂缝地质建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缝油藏特点,以Fraca裂缝建模软件为平台,以Gocad基质属性建模成果为基础,分析各种不同的地震属性对储层及裂缝的响应特征,计算不同的变差函数,建立杨家坝油田的裂缝模型,并将裂缝的几何模型转化成裂缝渗流模型。结合储层基质属性模型,建立双重介质孔渗属性模型,为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参数,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