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非晶态铬镀层表面的X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晶态铬镀层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根据非晶态铬镀层的特点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于进行表面元素全分析和Ar^+溅射浓度剖析,发现所获非晶态铬镀层由Cr、O和C等元素组成。O和C元素不仅存在于镀层表面,而且存在于整个镀层中。其中O是以-COOH和吸附H2O及Cr的氧化物形式存在;C以-COOH和石墨存在;在Cr则以Cr、Cr2O3、CrO2及CrOOH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镍—钨—磷合金镀层在硫酸介质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催化镀Ni-W-P合金镀层在H2SO4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10%-20%(wt)H2SO4介质中,Ni-W-P合金镀层有极好的耐蚀性,这是由于一定组成的Ni-W-P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及表面极易形成致密的钝化膜所致。  相似文献   

3.
电镀Ni-S合金的析出过程及非晶态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含有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镀液中电镀Ni-S非晶态合金的条件。结果表明,Ni-S合金镀膜的成分随着电流密度、镀液中Na2S2O3的含量、镀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但镀膜结构则由镀膜中硫含量所决定。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含硫量为15-30at%的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此外还对Ni-S合金镀膜的形成过程及电镀条件与镀膜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镍硼镀层对陶瓷与金属联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催化镀方法对Al2O3陶瓷表面进行3Ni-B镀层金属化处理,然后,把金属化的Al2O3分别和Ni,Fe-Ni合金组成偶对,进行了固相压力扩散焊,并通过组织分分析对界面区的固相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特殊预处理的99%Al2O3陶瓷,其表面镀层Ni-B型基体的结合强度可达250MPa以上,镀层呈非晶态,而热处理可完全晶体化。Ni-B/Ni(Fe-Ni)对。界面消失,成分完全均匀;Al2O3/  相似文献   

5.
非晶态Fe-Mo合金复合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群 《材料保护》1993,26(11):15-17
在强碱性电镀液中获取的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表面存在大量微裂纹,往镀液中加入ZrO_2、TiO_2等微粒可以改善镀层的表面状态,从而使非晶态镀层的硬度、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非晶态铬镀层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低浓度铬酸溶液中,室浊罡获得了镜面光亮的铬镀层,X射线衍射,透射电镀选区电子衍射(SAED)表明,镀层为非晶态。非晶态铬镀层在1mol/LHCl、1mol=LH2SO4和3%NaCl溶液中的俯腐蚀结果,与传统铬镀层相比,非晶态铬镀层具遥更为优良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电镀Ni—S合金的析出过程及非晶态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含有硫代硫酸钠(Na2SO3)的镀液中电镀Ni-S非昌态合金的条件。结果表明,Ni-S合金镀膜随着电流密度,镀液中Na2S2O3的含量,镀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但镀膜结构则由镀膜中硫含量所决定。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含硫量为15-30at%的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此外还对Ni-S合金镀膜的形成过程及电镀条件与镀膜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Ni-Fe-P非晶态合金电镀新工艺,讨论了镀层成分与工艺参数间的关系,解决了镀液因Fe3+存在及pH值不稳定产生的问题。通过X射线衍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检测,结果表明在H2PO3体系中得到了含量在.20%~60%,含磷量在8%~16%的Ni-Fe-P非晶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循环电镀装置及硫酸盐体系,在镀液pH值和温度、镀液流速和阴极电流密度保持一定的条件下,研究硝酸钠对Zn-SiO2复合电镀的作用。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当镀液中硝酸钠浓度超过0.5g/L时,镀层SiO2含量随它的增加而上升,相应复合镀层的颜色白灰色逐渐变为黑灰色。在高速电镀条件下,NaNO3能提高SiO2共析度。在5%NaCl溶液浸泡实验中,Zn-SiO2复合镀层和纯锌镀层的电位变化规律非常不同。在中性盐雾试验中,Zn-SiO2复合镀层试样的出红锈时间比镀覆相同厚度纯粹镀层试样的要长得多,且前者红诱发展缓慢。借助SEM和EDX,我们发现Zn-SiO2复合镀层上有富Si层存在,这一点可以帮助解释硝酸钠能够提高镀层SiO2含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复合电沉积Ni-W-Al_2O_3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沉积Ni-W-Al2O3复合镀层工艺,讨论了镀液中Al2O3微粒悬浮量、电镀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及搅拌速度对镀层中Al2O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粒子分布均匀的Ni-W-Al2O3耐磨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1.
复合电沉积Ni—W—Al2O3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宙  成艳 《材料保护》1996,29(9):19-23
研究了共沉积Ni-W-Al2O3复合镀层工艺,讨论了镀液中Al2O3微粒悬浮量,电镀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及搅速度对镀层中Al2O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粒子分布均匀的Ni-W-l2O3耐磨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2.
新型化学镀镍光亮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通过扫描电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高磷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光亮剂在化学镀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加快了磷化沉积速度,提高了镀层中磷的含量,增强了镀层表面的光亮度,改善了镀层表面的质量,而且反应过程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化学复合镀Ni—P—Cr2O3合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珍  刘燕萍 《材料保护》1998,31(11):5-7
介绍了Ni-P-Cr2O3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对影响镀层性能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镀层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微料珠添加,可使镀层的耐磨性显提高;复合镀层的非晶态性由镀层P含量决定;300℃以上热处理可引起镀层晶化,但不会影响固体微粒的晶态性。热处理对Ni-P-Cr2O3和Ni-P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4.
详细叙述了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的制做方法,提出了复合镀液中所用微粒子和净化处理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耐腐蚀性和结合力均较好的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中粒子的含量范围等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叙述了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的制做方法,提出了复合镀液中所用微粒子和净化处理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耐腐蚀性和结合力均较好的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中粒子的含量范围等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非晶态Cr-C合金镀层与晶态Cr镀层的耐蚀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对同积法制备的非晶态Cr镀层在几种常见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均明显优于晶态Cr镀层,文化馆速率约为晶态Cr镀层的0.5%~2.5%,通过对镀层孔隙率和表面形貌的研究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表面细致、均匀、无微裂纹,抑制了腐蚀微电池的形成,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铝锰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乃盟  郑建平 《材料保护》1999,32(10):14-16
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盐雾试验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低温熔盐电镀铝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组成与结构,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铝锰合金镀层结构取决于镀层的Mn含量,当Mn含量为15% ̄45%时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影响合金镀层Mn含量的主要因素是熔盐的Mn^2+浓度,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远优于工业纯Al板。  相似文献   

18.
硝酸钠在Zn—SiO2高速电镀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循环电镀装置及硫酸盐体系,在镀液PH值和温度、镀液流速和阴极电流密度保持一的条件下,研究硝酸钠对ZnSiO2复合电镀的作用。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当镀液中硝酸钠浓度超过0.5g/L时,镀层SiO2含量随它的增加而上升,相应复合镀层的颜色由灰色逐渐变为黑灰色。在高速电镀条件下,NaNO3能提高SiO2共析度。  相似文献   

19.
铁—钼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表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在室温下的原碱性镀液中或其他溶液介质中的表面电位、表面形貌的变化。表面电位变正了约200mV,表面形貌为放射花纹状图案。而晶态的Fe-Mo合金镀层则没有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镍—铁—磷非晶态合金电镀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东  陈永言 《材料保护》1994,27(11):21-24
报道了一种Ni-Fe-P非晶态合金电镀新工艺,讨论了镀层成分与工艺参数间的关系,解决了镀液因Fe^3+存在及PH值不稳定产生的问题,通过X射线衍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检测结果表明在H3PO3体系中得到了含量在20%-60%,含磷量在8%-16%的Ni-Fe-P非晶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