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态及绿带建设情况 (一)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按照英国著名学者彼得.霍尔(PeterHall)等学者的归纳,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是单中心圈层式,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的中心位置,城市空间向各个方向等速推进,1944年阿伯克隆比(Abercrombie)主持的大伦敦规划是其典型代表,城市由中心区、环形放射路、封闭绿带和卫星城构成等四个圈层构成;第二种是轴向扩展式,城市以城际间快速交通走廊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轴线之间穿插楔形绿地,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是其典型代表。我国大城市作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集合中心,往往是人流、物流、资本流的集聚地,功能上的过度集聚使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为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极端暴雨对城市内涝积水特征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影响,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构建郑州市金水区的某片区内涝模型,分析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城市管网排水能力和内涝积水特征,基于ArcGIS网络分析模块评估公安、医疗和消防3类应急服务部门在单一和组合情景下的可达范围和响应时间,以此确定城市应急响应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管网排水能力整体较低,排水能力<3 a一遇的设计暴雨(3 a一遇,下同)的管道占比为50.15%,此类管道多分布于中部和南部,不能满足城市重要地区3~5 a的排水标准;淹没范围与管网排水能力和地表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较大除涝标准下,如20 a一遇和100 a一遇情景下积水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而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情景下,北部和河流附近地区的积水面积较大;应急车辆涉水能力较高的服务部门在极端暴雨下的应急响应能力更高,100 a一遇和“7·20”情景下消防部门的响应能力最高,10 min内可达范围占比分别为78%和36%;多部门联合调度可有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如100 a一遇情景下,5、10、15 min内联合调度的应急响应可达范围比最优部门(同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相继遭受暴雨袭击,给人民生活和城市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城市暴雨成因及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暴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因子与聚类分析的中国大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目的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房地产业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全国35个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发展情况进行了区分,然后根据因子的得分,将全国大城市房地产发展情况分为四类,并且对35个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序,最后对分类原因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伊春河1985年8月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沧州市2017年"7.26"暴雨过程与"8.2"暴雨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根据实测资料,对两次暴雨后的河道过水情况、洼淀蓄水情况、主城区积水情况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暴雨的警示     
2011年的夏季过去了。今年夏季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是大雨和暴雨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长春、哈尔滨、石家庄、郑州、西安、成都、兰州、昆明、贵阳、广州、深圳、南京、合肥、济南、武汉、南昌、南宁、海口等大城市,普遍遭遇暴雨袭击,这是多  相似文献   

8.
简述1996年7月呼兰河流域暴雨洪水的雨情和水情  相似文献   

9.
《南昌水专学报》2019,(6):75-80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原有的生态环境被改变,城市中被用来蓄排水的天然"海绵体"遭到破坏。为了定量地评估LID措施对径流的控制效果,以萍乡市建设局试验区为例,通过研究芝加哥雨型和萍乡市的暴雨强度公式构建出不同重现期下萍乡市的降雨过程线。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模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试验区内增添LID措施前后对地表径流总量和水质的变化,分析其模拟效果。可知暴雨强度越大,LID组合措施对洪峰削减率越高,污染物的负荷总量也越大,且在LID措施下污染物的总负荷量相对于无LID措施的情景下明显较小。LID的设置对地表径流的水文和水质控制效果较为显著。既LID组合措施可以显著地提升区域的抗洪能力和去污能力,为萍乡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98年8月通南沟流域洪水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的"海棠"暴雨对郑州市部分地区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改进城市的防洪系统、输水系统,对"海棠"暴雨的形成、特点及其"4水"转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的土地大面积硬化和地下输水管道的老化堵塞为影响其转化的主要因素,此分析结果对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改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上、中旬,钱塘江流域连降暴雨,形成降雨总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致使该流域发生流域性的洪水,钱塘江干流各主要控制站洪水位仍然普遍超过保证水位,其中钱塘江干流兰溪站出现1955年以来最高洪水位,分析认为,导致兰溪站“小流量高水位”的原因与洪水本身量级、降雨雨型、河道行洪能力以及近年来堤防等的建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世界许多城市每年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蒙受巨大损失。"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城市的防汛抗洪要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相结合,要将修筑堤防、准备抢险物质与监测预报、保险法制制度建设相结合,使高标准的城市防涝工程体系与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完善城市应对暴雨洪水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商品与质量》2011,(12):11-11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而城市化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城市化,长期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才能逐步得到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吸收转移,老百姓生活才会象"世博会"宗旨所倡导的那样"因城市而更加美好。"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脱离实际"经营城市",一味以发展大城市为目标的倾向日益严重,大城市病日益突出。据2010年8月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共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造成的城市灾害,正深刻挑战城市的韧性,城市内涝和雨洪管理同样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为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城市挑战,国际上提出以弹性城市为核心展开研究以及区域性的规划设施建设,我国于同期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研究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内涝问题,解析其出现的原因,调研国家政策发展脉络及地方城市的先行实践,将有助于为我国弹性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和教训,以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红线。  相似文献   

17.
城市暴雨内涝对交通的影响及路线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内涝的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和出行者的安全.城市暴雨洪涝对交通的影响以及路线的优化选择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城市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水动力模拟,结合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暴雨情境下的城市内涝积水点进行模拟和识别,评估极端降雨对交通网络的影响以及受涝区域最佳交通路径的选择.结果表明,该法可将SWMM模拟的动态内涝信息及时反馈到城市交通网络模型中,评价雨洪情境下管网节点或管段的积水阻断状态,有效求解暴雨情境下的规避路径.此法充分结合内涝模拟系统与交通路线分析,具有空间能力分析强、规划效率高的特点,为研究极端暴雨天气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以及应急管理和疏通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海绵道路对降雨径流过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削减效果,以武汉市青山区某工业道路为研究对象,设计3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方案:下凹式绿地(方案I)、下凹式绿地与透水砖组合(方案II)、下凹式绿地与透水砖和透水路面组合(方案III).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对研究区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研究区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城市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和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短缺和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就需要各城市不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海绵体不断增加城市雨水回收、精华和再利用率,并维持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为例,总结了武汉三镇从三国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直至解放后50年近2000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格局特点.并结合自然环境、国家政策、城市规划、机场搬迁、水域环境等因素,重点对解放后城市扩张的机制和城市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比较了解放后各个时期城市人口、面积、建设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