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58例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血清sOX40L和CRP的浓度,采用冠脉造影术和ACC/AHA评分法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血清sOX40L和CRP水平及冠脉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CT)组(P<0.01);sOX40L与CRP及冠脉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CRP与冠脉评分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sOX40L和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OX40L有望与CRP一样,作为炎症指标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图(SDS-PAGE en-zymograph)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7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23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MP-2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急性心肌梗塞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MP-2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30例)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30例的血CRP浓度。结果ACS患者组(A组)血CRP浓度为(14.53±16.87)mg/dL;非ACS患者组(B组)血CRP浓度为(4.07±4.56)mg/dL;对照组(C组)血CRP浓度为(3.67±4.43)mg/dL,A组与B组之间C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CR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CRP浓度测定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行CT或MRI检查,在出院时对预后进行评定。结果CRP异常组脑梗死28例,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13例;CRP异常组患者CNFDS评分较高,中位数为17(5~34),且预后不良。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反映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吴九涛 《化工之友》2007,26(23):15-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中D-二聚体、P-选择素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25例正常对照组体内的D-二聚体、P-选择素含量,并分析有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冠状动脉事件检出的敏感度。结果UA组D-二聚体、P-选择素含量与SA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与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者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P-选择素对冠状动脉事件的检出均较为敏感。结论D-二聚体、P-选择素可作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指标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ACS患者5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MMP-9、IL-6水平,分析MMP-9与IL-6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MMP-9与IL-6呈显著的正相关(r=0.55,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MMP-9、IL-6水平明显升高,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两者共同作用促使ACS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气道炎症反应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45例、采用ELISA法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缓解期患者诱导痰上清液和外周血清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散射比浊法分析诱导痰上清液和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同时测定患者FEV1.0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0pre)。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COPD急性发作时外周血清及诱导痰上清液中IL-8、TNF-α和CRP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水平(均P<0.01)。(2)痰液及外周血清IL-8、TNF-α、CRP水平与FEV1.0pre呈负相关(均P<0.05)。(3)痰上清液中IL-8和TNF-α与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相关(分别为r=0.492,P>0.05;r=0.412,P>0.05),痰上清液中CRP与血清CRP水平明显相关(r=0.864,P<0.01)。结论 (1)COPD急性加重期较缓解期气道局部炎症和全身炎症反应增强,并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流阻塞;(2)COPD的全身...  相似文献   

8.
冯辉 《化工之友》2008,27(7):21-21
目的 分析孤立性回旋支病变的临床,介入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入院确诊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并完成随访的病例38例.结果 临床特点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9±8)岁,男性27例,女性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9例稳定性心绞痛8例心梗11例前壁3例下壁8例后壁4例,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21例.高血脂血症13例,冠心病家族史3例,吸烟史15例.冠脉造影38例患者共有47处明显狭窄病变,其中30例有一处狭窄,4例有两处狭窄.在47处狭窄部位中,近段狭窄12处,中段狭窄18处,远段狭窄6处,钝缘支狭窄10处,开口处狭窄1例.介入治疗3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平均支架直径(3.14±0.40)mm,平均支架长度(14.8±2.14)mm.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造影随访6例均无再狭窄.1例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术后心绞痛复发,其中1例再狭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5%.12个月生存率100%.结论 孤立性回旋支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LEPU MEDICAL公司,Partner支架)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ISR)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4例植入Partner支架的ISR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性事件(MACEs,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绞痛复发等)发生、出院后随访等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75%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70%以上的患者病变位于LAD;病变平均内径由术前0.40mm增加到了术后3.14mm;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s发生;平均随访(9.5±3.23)个月(1~11个月),无死亡病例,MACEs事件为0%,2例患者术后7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 Partner支架在ISR病变中的应用近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健康儿童的血清CRP含量,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检测可作为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类型的重要辅助指标,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化工之友》2008,27(15):46-4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A组26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B组35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将30例正常健康者列为C组。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IGF-Ⅰ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组血清IGF-I高于C组(P<0.05),B组血清IGF-I高于A组(P<0.05),并显著高于C组(P<0.01);血清IGF-I与LVMI存在正相关(r=0.45,P<0.05)。结论循环血IGF-I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在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IGF-1、PAPP-A水平测定。结果AMI组中IGF-1、PAPP-A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IGF-1明显高于SAP组(P<0.05),SAP组中PAPP-A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1与PAPP-A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CRP)一直被视为机体在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后而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CRP增高意味着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性反应。90年代后期,由哈佛大学Ridker的研究小组发现CRP增高可强烈预测未来冠状动脉事件,从而激发广大医生的强烈兴趣。炎症过程在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CRP的血浆水平有助于区分高危心血管事件,被视为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LVEDd。得到的结果是:CHF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心衰加重,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种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5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及对照组78例,观察6个月,比较2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8.31±5.09)ng/mL,(33.28±6.43)ng/mL,P<0.05]。治疗组复发率24.3%(9/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7%(19/3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探讨vWF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9例确立性冠心病患者和83名健康对照者。取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液各5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血vWF:Ag浓度,比较vWF在冠心病患者及各亚组间的关系。结果 (1)冠心病组血浆vWF: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6.73%±53.16%)VS(72.53%±48.52%),(P<0.05)。(2)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37%±31.33%)VS(72.53%±48.52%),(P>0.05)。(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血浆vWF水平(169.24%±40.12%)较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1.37%±31.33%)、对照组(72.53%±48.52%)明显升高(P<0.05)。结论 vWF:Ag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增高,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46.8%,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7.4%)(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因素:①年龄大;②脑部病变重;③有无重视心脏异常。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的意义。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对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检测,同时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结果。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升高,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患者进行体检和心电检查,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包括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54例。胸痛6h内测定血清BNP。和对照组36例(冠脉造影狭窄<50%)比较,各组间对照。结果STEMI,NSTEMI,UAP,对照组BNP浓度为403.2394±186.95,198.5560±75.5121,101.1079±38.4051,15.024±10.696。AMI组BNP高于UAP组(P<0.05),UAP组BNP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BNP高于NSTEMI组(P<0.05),且AMI组BNP与肌钙蛋白相关。结论BNP能用于ACS早期诊断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A)组。其中急性心梗组98例,不稳定心绞痛组92例,测定治疗前及抗血小板活化、抗凝诊疗后1周时血浆溶血磷脂酸值,并设立健康体检者28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中溶血磷脂酸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8±0.5)umol/L,(4.56±0.65)umol/L,(3.63±0.16)umol/L,P值<0.01)。结论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析标记物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病情预测及指导合理及时应用抗血小板活化,抗凝治疗药物筛选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