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静电放电模拟器的静电放电电流波形参数校准的原理及方法,根据IEC 61000-4-2:2008标准中给定的理想静电放电电流方程对静电电流波形进行Matlab仿真,通过仿真分析方程中各个时间参数对电流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放电模拟器实际的放电回路的分布参数对静电放电电流波形有直接影响.电流波形的第一峰值和上升时间随着t1增大而减小,随着t2的增大而增大,放电电流第二峰值随着t3的增大而减小,随着t4的增大I30、I60也随之增大.通过控制放电回路分布参数有助于提高校准结果的准确度,仿真结果对实际的静电放电电流的校准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静电放电对PCB板的影响, 建立了PCB板静电放电的三维模型, 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对PCB板的静电放电进行了仿真, 分析了PCB板空间电磁场的分布、表面电流分布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 直接接触放电将会产生强电场、高电压、瞬时大电流及磁场脉冲, 静电电流的传播路径主要是沿着电路布线路径传播或沿着器件边缘及管脚回路传播, 静电放电对PCB板的损坏主要集中在PCB板的元器件的管脚、芯片及边缘处。 相似文献
4.
5.
6.
黄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通信和电子设备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科研中来。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子产品静电放电的测试技术,探讨了静电放电形成的机理及其对电子产品的危害,相关测试要求及其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静电电压高达10kV,能量仅15mJ,对人体没伤害,但当人手去触摸设备的金属部分时会产生火花放电,瞬间的脉冲峰值很高,很可能对电子电路产生干扰或破坏.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备静电放电危害与防护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技术的升级,计算机、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等都采用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来实现其功能。这种技术发展使得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更加的突出,因为静电的放电具有隐蔽性和随机性,因此其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影响范围最广。所以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从静电的形成和放电原理出发,采用合理的防护技术对其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ESD危害涉及电子、石油、石化、汽车、国防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影响产品质量、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标准化已得到众多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内ESD领域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了表征研究对象类(TC或主题)标准化活跃程度的标准数量(S)和平均标龄(Y)等两个主要因子.通过对比国外标准发展现状,发现我国ESD标准发展存在主题类型不全面,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系标准适用面窄、时效性差,测试模型标准缺失等四方面的重要问题.建议从“产品-检测-认证-管理”等四个层次上,尽快对接国外先进标准,建设国家静电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通信设备维修中发现的一例静电放电(ESD)导致模拟电路失效的典型案例分析入手,介绍了在失效分析中把管脚间测试结果同电路内部版图和逻辑图相结合来定位失效部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将静电喷雾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用于治理开放性粉尘,使用Fluent对粉尘的扩散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出无人机工作高7m,喷雾压力为0.2MPa时,无人机静电喷雾的平均降尘效率能达到85.87%,并在自然风速为1m/s、空气相对湿度为70%时,局部区域的降尘效率高达95.93%.本文提出的无人机静电喷雾控制开放性粉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型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结构的对称性,利用二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该结构的放电过程。介绍了计算过程及某些参数的确定。给出了电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种粒子浓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可清楚地看到整个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16.
Jorge Haddock Senior Member HE 《IIE Transactions》1988,20(1):22-31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imulation languages have enabled the modeling of complex and large systems. Systems modeling using simul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Even though the creation of realistic models using a simulation language is becoming easier, it is not trivial. Simulation languages are not designed to be problem-specific. Furthermore, the art of systems modeling can be quite time consum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a user-oriented simulation generator for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The simulation generator serves as a preprocessor to the SIM AN simulation language. The generator converts data into a simulation model and automatically runs the simulation program. Standard output is provided by the simulation program, as well as plots and histogram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interest to the analyst.
Model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ly simplified by the simulation generator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imulation generators can be develop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by using an existing simulation language. Simulation generators represent a very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specialized simulation languages. 相似文献
This paper describes a user-oriented simulation generator for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The simulation generator serves as a preprocessor to the SIM AN simulation language. The generator converts data into a simulation model and automatically runs the simulation program. Standard output is provided by the simulation program, as well as plots and histogram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interest to the analyst.
Model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ly simplified by the simulation generator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imulation generators can be develop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by using an existing simulation language. Simulation generators represent a very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specialized simulation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7.
18.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射频放电广泛应用于IC制造中的薄膜沉积、刻蚀工艺中,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和平均电子温度直接影响离化及激发反应速率,其在放电腔室中径向分布的均匀性严重影响刻蚀和薄膜沉积的均匀性。以某12寸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Comsol软件仿真研究了功率电极电压、腔室气压和极板间距对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平均电子温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气压、电压、极板间距范围内,电子密度和平均电子温度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其均匀性随电压的增加而变差;电子密度随气压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电子温度随气压的增加而降低,电子密度的均匀性随气压的增加而改善,电子温度的均匀性随气压的增加先变差再变好;电子密度随极板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电子温度随极板的增加而降低,电子密度和平均电子温度的均匀性随极板间距的增加而变好。研究结果对指导等离子体参与的IC工艺腔室结构设计及工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9(6)
本文采用流体模型对纯Ne介质阻挡放电(DBD)中的丝状放电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获得了放电过程中电流、带电粒子等物理参数的时间空间分布及丝状放电的形成.结果表明,在pd值较低及方波驱动电压条件下,初始均匀的DBD中将逐渐形成多个稳定的丝状放电通道,而且所有通道的丝状放电同时进行,形成单个放电电流脉冲.同时模拟结果表明,在辉光放电范围内,升高pd值,丝状放电的数量将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