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查明马厂勘查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采用了现场调研、取样和实验室测试的方法,结合煤炭资源勘查阶段的资料,深入总结了该区二_1煤层含气性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影响该区煤层含气量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结果表明:马厂勘查区实测煤层含气量13.77~27.30 cm~3/g,平均20.26cm~3/g,整体呈现出由西到东、由南到北减小的趋势,西南部最高。这种分布首先受4种内在因素控制:(1)二_1煤镜质组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生气能力,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2)二_1煤灰分和水分含量较低,煤层吸附能力较强,有利于煤层气的赋存;(3)二_1煤层主要由微孔组成,能够为煤层气吸附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煤层气的赋存;(4)软煤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煤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有所增加,使得其亲甲烷能力有所增强,煤层含气量增高。然后受2种外在因素控制:(1)随着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封存能力逐渐增强,煤层含气量逐渐增大;(2)因断层的作用使得北部断块中二_1煤层与奥陶系石灰岩直接对接,形成相对导水边界,地下水的径流不可避免地带走一定量的煤层气,引起煤层含气量降低;中部断块中因凤凰岭强径流带的作用,煤层气以水流为载体进行运移,导致煤层含气量降低,但相对高于北部断块;南部断块中二_1煤层与二叠系弱透水岩层对接,对煤层气的保存有利,煤层含气量较高,形成马厂勘查区煤层气最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疆阜康白杨河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煤储层渗透率好、煤层厚度大的特殊性,依据钻井取心解吸实测数据,结合测井资料分析研究影响煤层气储层含气、孔渗特征的地质因素,建立研究区煤层气富集与开发的地质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区煤层气富集高产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东部和西部为煤层气富集高产区,中部相对较弱,研究区呈现高产-低...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晚古生代地层煤炭资源丰富,山西组是煤与煤层气最主要的富集层段。综合研究区构造、沉积、地温场、埋深和煤厚等方面的资料对其煤与煤层气富集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煤与煤层气的富集均呈一定的规律性:豫北地区山西组二,煤分布稳定、灰分和硫分含量低、煤质较好;豫西地区二,煤厚度变化大,硫含量较高;豫中、豫东煤层分布范围广、层数多。煤层厚度以安阳-漯河为中线,向两边呈减少趋势;煤层气富集与煤变质程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构造作用、聚煤环境、地温场是山西组煤与煤层气富集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研究韩城矿区宏观煤岩,显微煤岩,煤岩反射率及孔隙特征,分析了该区煤层气富集特性,对煤层气的开采抽放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从构造、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水文地质条件4个方面探讨了少普井田16号煤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规律。结果表明:现今煤层含气量的分布规律体现出褶皱控气的特征,其含气性在不同褶曲部位有所不同;煤层气含量受煤层厚度和煤层埋深的的影响也比较明显,煤层厚度与含气量、煤层埋深与含气量均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同时,矿区地下水条件对煤层气也具有良好的封闭作用。通过配置分析各地质因素表明:矿区中部区块地质构造发育、煤层厚度大、埋藏深度大、地下水动力弱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文章以潞安矿区3号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屯留井田为研究基地,针对潞安矿区3号煤层的瓦斯地质特征,综合国内外在压裂技术与工艺研究方面的各项成果,结合潞安矿区煤层气生产井的生产特性,探寻出一套针对潞安特殊地质条件的开发技术与工艺模式,提高瓦斯抽采产量,形成了潞安矿区瓦斯地面开发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韩城煤层气处理工艺的选择,进脱水装置的温度的优化分析,提出了煤层气处理采用先增压后脱水及进站换热节能工艺,有效的控制了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能耗,为后续煤层气处理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