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西省水功能区划分与水质达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将江、河、湖、库等水域划分为不同使用目的的水功能区,并提出相应水质管理目标.运用2000年江西省地表水水质资料,对照相应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对江西省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初步掌握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和污染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对水功能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与达标状况尤为必要。文章根据2016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辖区内各个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和达标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水功能区监督及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功能区水资源可利用量量质结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水功能区水资源可利用量量质结合评价分析可以提供水功能区不同的水量、水质、纳污能力、达标削减量等诸多信息,便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不同水功能区水资源进行量质结合精细管理,明确保护重点,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将江、河、湖、库等水域划分为不同使用目的的水功能区,结合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设计水量,利用水质模型计算出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并预测出水功能区各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排放量,进而提出水功能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小伟  刘平 《治淮》2011,(3):16-18
本文以水功能区为主线,系统评价21世纪前10年扬州市水资源质量总体状况。以2009年为基准年,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现状调查评价;并对2000~2009年10年间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现状调查评价;并对2000-2009年lO年问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变化特征进行系统评价(文中原始数据主要来自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扬州分局水文水质资料、《扬州市统计年鉴》及《扬州市水资源公报》)。  相似文献   

6.
对2000-2009年珠江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的成果进行了介绍.从水功能区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湖库水功能区营养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变化原因等5个方面系统评价和分析了珠江片地表水功能区污染状况.本次水质评价体现了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结合,现状与历史结合,明晰了珠江片水功能区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揭示了本地区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成因,对珠江片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提出要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介绍了使用欧洲流域水质模型(CC+PLAS)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制定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为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提供决策支持。此模型将我国计算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量控制的方法与欧洲用于流域综合规划的水质模型理念相结合,综合考虑影响河流水质的各种因素,对多种不同设计流量下的纳污能力进行核定,对不同污染入河量控制方案产生的水质效果进行测试,使污染入河量控制方案具有广泛的操作性和灵活性,推动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有效落实。此模型同时为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种方便科学的计算工具,为实现2015、2020、203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水量水质的联合调控为目标,分析水功能区与水量调控模拟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转换关系,改进了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提出水功能区与水资源分区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排放计算关系,模拟计算出水功能区在不同用水条件下的水量过程。结合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不同水量调控方案下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实现水量水质联合模拟和调控奠定计算基础。将模型应用于嫩江流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与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为加强郑州市重点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及时掌握郑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郑州市水务局对辖区内重点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文章根据2009-2013年郑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郑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及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对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科学系统地反映黑龙江省重点水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及水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2014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重点水域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和达标情况分析,并结合评价结果对水功能区监督及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概述目前江西省县乡河道存在防洪未完全达标、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河道周边生态与环境恶化、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规划、污染防治、综合整治、监督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县乡河道的防洪能力,充分发挥现有河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省赣州市留金坝电站为例,选取4种基于水文学的标准流量法分析了水电站影响下的减(脱)水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并根据减(脱)水河段生态水文特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水质目标要求,基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河道天然来水量状况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比选确定赣州市留金坝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最小下泄流量参考值分别为15.81、16.01 m3/s,为其他类似水电站研究确定最小下泄流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江西省寻乌县城区供水存在水质污染严重、水量不足等问题,根据该县境内河流水系情况,为解决供水现状,对城区供水水源工程进行规划.经比选,建议新增水源点代替现有水源点.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五河”流域水量分配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西水资源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多节点、多水库水量分配的逆序多水库联合调度法计算模型,实现了江西五大河流及“五河’外的水量分配计算.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16.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分布区域,该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改善水生态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量联合模拟平台,以污染源负荷和生态补水配置情景为基础,考虑2种不同补水方案,评价了汾河干流30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与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汾河COD和氨氮容量分别为2.67万和0.14万t/a;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改善水质,低生态补水方案补水2.5亿m3,由于考虑了生态需水,对水环境容量影响不大;高补水方案补水3.9亿m3,可相应提高汾河干流COD8%和氨氮12%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7.
西北诸河水质目前总体较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城市局部河段水质较差。在对西北诸河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规划水平年西北诸河纳污能力,提出了未来西北诸河各省(区)水资源保护及污染控制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工业布局,推进流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及其废水处理设施的有效监督管理;实施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湛江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卉 《水资源保护》2006,22(3):78-79
根据雨量资料确定水文设计条件,并对水环境功能区过渡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完全混合模式及污染带长度控制模式进行水环境容量测算,得到湛江市地表水环境容量值。该容量值与污染物入河量、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该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丰水省份--江西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必要性探讨,分析了江西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并从提高开发利用意识、拓展利用范围、吸引资金投入建设、开展相关研究、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江西省利用非常规水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水利风景区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传承弘扬水文化、建设幸福河湖的重要平台,建设水利风景区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如何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水利风景区的提质增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失衡、形式单一、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