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计算流体力学在反渗透膜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在反渗透膜分离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成果.阐述了CFD技术由于精确、效率高、成本低、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优势而得到的广泛应用,为研究流体流动提供了新的手段.指出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限制了反渗透技术的进一步广泛应用,而CFD技术则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膜法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讨论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列举了反渗透系统故障判断参考标准,论述了反渗透装置的一般常见故障,指出了造成该装置故障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某电厂反渗透系统装置运行参数的变化、反渗透膜污染物的主要组成,确定了清洗方案。通过清洗液浊度、清洗液pH、一二段压差变化等指标,确定清洗终点。该装置化学清洗后进水压力大幅降低,产水脱盐率达到设计要求,产品水的回收率基本达到设计值,取得满意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5.
模拟火电厂反渗透进水,进行了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和电极表面状态对ORP测量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从15℃升至35℃时,ORP降低了12%;通高纯氮除氧,ORP可降至除氧前的37%。动态模拟冬夏两季电厂在线监测反渗透进水ORP,结果表明,温度为28℃时的ORP比温度为14℃时降低了17%。ORP电极的表面状态对ORP测量的准确性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火电厂在线监测反渗透进水ORP准确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参照作者近几年来设计的几套反渗透处理地表水的项目(如宁夏石嘴山电厂反渗透以黄河水为水源、河北定州电厂以水库水为水源等)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简要介绍了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地表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反渗透装置在正常运行阶段的频繁清洗现象,找出了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反渗透膜的污染是反渗透系统应用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及时的清洗可有效地恢复反渗透膜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以某核电站海水反渗透项目为例,对海水反渗透膜的在线清洗技术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定期的物理清洗和适当的化学清洗可以保证海水反渗透装置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9.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2010,29(12):48-52
简单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电渗析等膜分离技术,重点分析了反渗透膜的要求以及影响其寿命的因素,讨论了废水处理用反渗透系统的配置问题,说明了电镀中适于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场合。讨论指出:反渗透仅对废水中的限排物起截留浓缩作用,所得浓废水还须用化学法等作二次处理;反渗透的适用场合有限且应具备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操作压力、进料流量、温度、运行时间、浓缩体积比等因素对反渗透膜处理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和清洗方法。在实验确定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反渗透膜对印染废水的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均为100%,COD去除率大于76%,电导率去除率大于98%,透过液达到了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反渗透膜清洗周期为7 d,采用化学清洗和水力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可使反渗透膜的通量恢复。  相似文献   

11.
左俊芳  宋延冬  王晶 《现代化工》2011,31(Z1):397-400,40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对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事实证明,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具有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处理各种水质的水源,经检测,出水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膜组在投运后出现脱盐率呈现持续下降的现象,对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还原剂投加方式选择不当,造成了反渗透膜组开机后的一段时间余氯浓度过高,导致反渗透膜氧化,从而使脱盐率下降。通过改变还原剂投加点,使进膜水中余氯浓度达到要求,没有再出现脱盐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毛建新 《山西化工》2012,32(5):80-81
针对脱盐水装置反渗透膜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因细菌繁殖、结垢造成浓水侧堵塞,产水量下降,进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对反渗透膜进行了化学清洗。  相似文献   

14.
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细菌总数和SDI值对生物污染的形成影响较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器分析污染膜,表明严重的微生物污染薄膜成网状粘连结构,污染物组成成分主要是碳氧化合物(有机物)以及一定量的镁、硅等结垢物质,可观测到的微生物有球菌、杆菌和霉菌等。  相似文献   

15.
陈华  赵世伟  夏鑫  吕冰 《中国氯碱》2012,(11):45-47
介绍了影响反渗透装置制备脱离子水的运行因素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某热电厂保安过滤器滤芯更换频繁,一级反渗透系统污堵较快.通过检查及分析,系统预处理未进行有效杀菌导致水体内微生物滋生是系统污堵的主要原因.现场采取调节杀菌剂加药量、增设分段杀菌装置及系统整体灭活等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A nanofiltration (NF) membrane and a low-pressure reverse osmosis (LPRO) membrane both with aromatic polyamide selective layer from the same manufacturer were employed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performances in terms of As(III) rejection and filtration flux under a variety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smaller membrane pore size, the LPRO membrane possesses much more dissociable functional groups than the NF membrane. When the feed pH was below the pKa1 value (9.22) of H3AsO3, for which the steric hindrance is the only rejection mechanism,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by NF and LPRO were about 10% and 65%, respectively. When the feed pH was higher, for which electrostatic effect began to take effect,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could reach 40% and 90% for NF and LPRO, respectively. The rejection performance of LPRO was marginally affected by the feed As(III) concentration or ionic strength, although ionic strength had a strong effect on the filtration flux. In contrast, feed As(III) concentration and ionic strength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filtration flux but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s(III) rejection performance of NF. The filtration flux wa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nsmembrane pressure for either NF or LPRO. The NF model could predict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effects of the filtration flux, the feed water chemistry and its own concentration on As(III) rejection ratio by the NF membrane, but the rejection ratios were over-predicted.  相似文献   

18.
为将中水回用于电厂生产,做到节约用水、节能降耗,提出预处理+机械过滤+超滤+反渗透技术的工艺设计方案,选用PLC为控制器,组态王为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优化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中水中污染物,对COD、悬浮物、氨氮、氯离子、总硬度、电导率去除率分别达到97.96%、99.36%、98.8%、99.39%、97.42%、99.56%,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反渗透系统中难溶盐极限回收率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反渗透系统给水三类难溶盐饱和度的解析计算,计及了温度、pH、回收率、阻垢剂及浓差极化等因素的影响,导出了用系统给水参数解析表达的反渗透系统浓水难溶盐饱和度,得出了反渗透系统给水参数决定的系统难溶盐极限回收率.从而为反渗透系统的极限收率指标提供一个简捷而清晰的求取方式。  相似文献   

20.
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玉米酒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秀  王建刚  邱俊  张维芬 《化学工程》2007,35(8):42-44,56
研究了玉米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酒糟废水的膜分离过程,开发了处理玉米酒糟废水的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超滤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的GR81PP膜平板分离器,入口压力控制为0.6 MPa,操作温度为50℃;反渗透选用标准脱盐率为90%的ESNAI-4040卷式膜分离器,入口压力控制为2.2 MPa,操作温度为40℃。反渗透透过液中蛋白质的平均截留率为94.70%,甘油的平均截留率为65.15%,COD值降到1 000 mg/L左右,可作为工艺回用水,而且反渗透浓缩液中可回收甘油等有用物质,超滤浓缩液可浓缩成饲料,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