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国内钛白粉的生产现状,包括产品的质量及所执行的标准,分析了钛矿原料的供应情况及钛白产品的应用与消费;对我国钛白粉生产技术水平和装备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了我国钛白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目前国内钛白粉生产技术相对国外还有一定差距,除攀锦钛业公司采用氯化法外,其它公司均采用硫酸法,今后国内钛白粉生产方法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以硫酸法为主,但5~10年后采用氯化法建厂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纳米TiO_2在光催化、新能源以及医疗杀菌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纳米TiO_2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生产方法也广泛地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使用较多的液相法、硫酸法、氯化法制备纳米TiO_2的3种方法,综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纳米TiO_2主流生产工艺氯化法,分别从氧化反应器设计、结疤的处理及产品形态控制3个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氯化法生产纳米TiO_2核心工艺TiO_2的气相成核、晶核生长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最后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工艺关键技术及微观机理研究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上目前生产钛白粉的方法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由于在环保和产品质量上的优势,氯化法成为国内钛白粉行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在不久前召开的2015中国(德阳)磷钛化工绿色发展高端论坛上,对于这一先进工艺在国内的开发和应用,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兴荣认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可以说我国已基本掌握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但氯化渣处理仍是难点,而大规模装置的氯化和氧化技术也有待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4.
正因生产流程短、连续化操作、单系列装置规模大、"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氯化法已成为全球钛白粉的主流工艺。但受制于技术因素,我国2014年344.4万吨的钛白粉产能中,氯化法钛白只占不到2%。"十三五"期间,应在提高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进氯化法钛白粉产业化进程。"十二五"期间,我国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终  相似文献   

5.
正钛白粉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塑料、造纸、印刷油墨等领域。其生产有两种工艺,硫酸法和氯化法。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因其生产过程中环保和产品质量高,是国际公认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进技术。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是6∶4。在欧美发达国家,氯化法的比例则更高。然而,目前在国内仅有几家钛白粉企业采用氯化法。为何国内钛白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粉体工业》2008,(1):58-60
我国钛白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在引进3套硫酸法、1套氯化法等较为先进的钛白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国产化的努力,使建设投资大幅度降低。由于吨钛白投资降低,加上市场好,又有利润空间,于是迎来了钛白工业的飞速发展。2001年我国钛白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预计2010年统计超过美国本土钛白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氯化钛白产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但长期受国外的技术封锁。云南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自主集成创新,2013年成功实现了氯化氧化技术的全线贯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年产6万吨大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攻克了直径7米的沸腾氯化炉新工艺及装备技术、沸腾氯化与四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水性涂料对钛白粉质量的特殊要求.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钛白生产过程中盐处理和煅烧工序工艺指标对钛白质量的影响,优化其工艺参数.找出了水性涂料专用钛白的盐处理加入量和煅烧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工业》2005,(3):32-32
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TiO3),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主要应用领域是塑料、涂料和造纸行业.其次是油墨和化纤行业。钛白粉主要通过硫酸法和氯化法生产.当前全球约47%的钛白粉生产是通过硫酸法工艺.而53%的产量是通过氯化法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属膜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目前金属膜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多孔金属膜(如烧结不锈钢)和致密钯及其合金膜的应用研究是;阐述了钯基金属膜在开发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多孔金属膜和致密钯基复合膜在膜反应器、氢分离器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展示了金属膜对于加氢、脱氢、部分氧化等重要反应,以及生产高纯、超高纯氢气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许烽 《包装学报》2013,5(2):15-19
对氧化淀粉的干法、半干法、湿法3种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干法工艺流程较短、单位产品能耗较低、生产设备较简便,但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半干法工艺虽然增加了一定的生产用水量,但未大量增加工艺流程,且产品质量较高;湿法工艺反应均匀、产品质量较稳定、生产过程较易控制,但存在产品较难回收、生产用水量大,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等缺点。因此,应根据各工艺的缺陷优化氧化淀粉生产工艺,以获得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粉体工业》2008,(3):33-34
在攀钢组织召开的2008年钛原料及钛白粉市场研讨会上,来自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集团、江苏镇江钛白化工公司等国内重要钛白生产企业的41位专家学者,就中国钛白产业发展趋势、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涂料协会钛白分会会长姚恒平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表面处理是提高橡胶与金属材料粘接性能的重要工艺之一。介绍了目前用于硫化橡胶和金属表面处理的技术,如橡胶表面采用的硫酸法、氯化法、等离子体法、电晕放电法、UV及臭氧法等,金属表面采用的机械法、化学法、阳极氧化法等,提出了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TiO2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液处理有其独到之处,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催化剂活性和光利用率的优化组合,其研制和开发作为光催化处理废水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该反应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列举了当前主要的几种TiO2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阐述了这几种光催化反应器在应用中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TiO幻光催化反应器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材料动态》2006,(1):19-19
硫酸法钛白生产所副产的废稀硫酸是最大的环保隐患之一。如何破解这一严重制约我国钛白工业发展的瓶颈?由攀钢钢研院负责的“钛白废酸制取高钛料及酸解扩大试验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工业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攀钢试验成功钛渣制取钛白 由攀钢钢研院钒钛所承担、攀钢钛业公司参与的“钛渣制取钛白的研究”,最近相继完成了实验室试验、200吨工业试验和试生产,成功地开创了国内硫酸法钛渣制取钛白的大规模试生产的先河,从而解决了硫酸法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绿矾污染环境严重的老大难问题,并获得了高产、优质、低消耗的良好成效。 攀钢工业试验和大批量试生产的结果表明:此项研究不仅消除了污染物绿矾的产生,而且实现了直接酸解和水解,提高了钛液净化效果,缩短钛液净化时间,产品质量达到了一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绿矾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较多,但效果不太理想.以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绿矾作为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中和沉淀、分离等步骤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绿矾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按铁铬比20、氧化还原反应的pH值3.5~4.0、氧化还原时间15~20 min和中和反应的pH值6.5、中和反应时间10~15 min的工艺条件,对含Cr6 35 mg/L左右的废水进行处理,铬的去除率达到97.4%以上,处理后的水样中Cr6 含量小于0.50 mg/L、总铬含量小于1.0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艺过程强化技术,微反应器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与日俱增。本文以该技术在几种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如何根据化学反应特点,设计微反应工艺路线,选择关键微反应设备,从而实现工艺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力化学法钛白聚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力化学法钛白聚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工艺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检测手段研究了力化学法钛白聚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的机理,并建立了钛白表面聚苯乙烯接枝模型,认为力化学法钛白聚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的机理主要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20.
郑彤  王鹏  何钟怡 《材料导报》2008,22(6):83-87
从高吸水树脂水凝胶的吸水溶胀率、保水性能和产物溶解率角度对目前高吸水树脂水凝胶的各种合成工艺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结构性能表征方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建立一个客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评价标准是进行改善高吸水树脂性能研究的重要前提,而开发出反应过程简单易控、聚合产物更易从反应器中分离、减少三废排放和能耗的清洁生产工艺会对高吸水树脂生产走向大规模产业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