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况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纵剖面上游段冲刷下切、下游段变化不大,河道整体比降呈减小趋势,河道深泓弯曲度减小,其演变响应特性对含沙量的变化更敏感;在无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滩槽演变调整作用较强,纵剖面呈整体式下切,且下游段纵剖面下切幅度较上游段大,河道深泓弯曲度逐渐增大,其演变响应特性对流量的变化更敏感。弯曲河道发生演变的实质是变化的水沙条件与河道形态调整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演变的最终趋势是河道的形态结构与水沙条件达到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尚志市蚂蚁河是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源于张广才岭西麓,流经尚志、延寿、方正3县(市),全长341 km,流域面积 10 727 km2,在尚志市境内长度 152.9 km,流域面积 3764 km2。 蚂蚁河是山岳性壮年期河流,具有河道比降大的特点,上游在五百分之一左右,中游在七百分之一左右,中水以上时流速较大,水流具有较强的冲刷力,因而河床演变比较大。一场洪水过后,洪水就会吞食两岸大量土地,并威胁到沿河村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和认识河道演变的规律,科学有效地治理河道,对保障河两岸的耕地和村镇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蚂蚁河河道演变的特点 河道演变系指河流在自然条件下,受两岸的土质、植被影响,或在受人工建筑物的影响时,所发生的变化,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影响水流形态,水流促使河床变化,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经常性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分析研究证明,河道发生变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输沙不平衡。在蚂蚁河的任何一个河段,或任何一个局部地区内,水流受坡降、河床宽窄、河岸地质条件。植被等因素影响,都具有不同的流速,因而也就具有冲刷河床和携沙能力,从而就会使河道发生变化。河道演变,就其演变形式而言,可...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河流地质作用与河道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动力是改造河床与河岸最活跃的外力因素,不断地发生对河谷地质体的侵蚀、搬运和沉积-即河流地质作用。河道的演变与河流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而河流地质作用受到河谷地质结构的制约,从河谷地质结构与河流地质作用的观点,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河流与其依托的河床河岸相互作用塑造了河道的形象;河流以其流量、流速、流向、流态随时空的变化,其地质作用的方式,强度也随之变化,由此发生了河道的演变;(2)河床河岸地质结构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制约主导者着河道演变的趋势。(3)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不同河段的河道形态与河床河岸地质结构、河道地质作用的关系,探索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认识河道演变的某些规律,从而找出河势宏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白龙江武都段河槽演变,阐述了山区河流受泥石流沟口对主河道顶冲的影响和河道演变的发展趋势,推出了护岸工程的关键——冲刷深度的计算,并介绍了几种适应山区河流的计算公式,最后指出了山区河道护岸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神经网络BP理论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优势,在分析影响河道浅滩演变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的河道浅滩演变BP网络模型,实例结果表明,利用BP网络和RBF网络模型对浅滩变化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河道浅滩演变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区河道受地质和河床演变的影响,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的形态特征。采用水槽模型试验,建立不同比例的宽窄相间河道模型,对上游断面进行流速测量,对比均匀流分析其流速变化规律,并反算其摩阻流速。结果表明:宽窄相间河道上游较远处流速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流速分布规律,接近收缩段处不符合对数流速分布规律;宽窄相间河道横向流速分布符合指数分布规律,其横向流速分布参数与摩阻流速呈规律性变化,与宽窄比及距收缩段的距离有关。研究成果可为宽窄相间河道工程整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石首河段近100a来河道观测的实测资料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找出了该河段的近期变化特点及其与上下游河势的关系,对河道今后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预估。对三峡建坝后的石首河道演变趋势亦作了预估。  相似文献   

8.
荆江与洞庭湖汇流区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荆江与洞庭湖汇流区的水沙过程变化及河道演变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江湖关系的调整变化、洞庭湖人工围垦和泥沙淤积、江湖汇流区下游河道变化以及上游来水来沙变化等。可供江、 湖治理和三峡枢纽下游河道可能发生的演变及工程措施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国顺 《人民黄河》1989,11(3):61-64
本文论述了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黄河演变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历史和黄河青铜峡至乌拉特前旗河段河道演变的原因及其变化特点,揭示了该地区黄河河道演变与地理环境变迁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铜陵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铜陵河段为长江中下游典型的鹅头型分叉河道。通过对该河段历史与近期演变分析,尤其是对太阳洲弯道段剧烈变化过程的分析,认为目前河势的调整变化已进入到一相较为关键的时期,在现有河道平面形态下进行整治,易于河道稳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尽快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以控制河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长江干流河道近期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主流、汉道变化、洲滩演变及岸线变化等方面分析安徽省长江干流河道的近期演变情况。在近几十年的护岸工程控导下,近期河势变化得到初步控制,沿江岸线变化相对稳定。洲滩由于未得到治理,其较大,主要表现为洲滩与江岸并接、江心洲冲淤、合并及切滩。1998年大洪水给长江河道演变带来了较强的影响,一些河段的河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不利的河热演变,应当尽快提出治理措施,及时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2.
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游荡性河道的演变规律、演变特点、泥沙运动,阐述了游荡性河道的河床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3S技术进行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河道演变分析中传统的分析方法,3S技术方法与发展趋势及其在河道演变分析中的应用,如何道信息提取与管理,河道信息分析与成果显示等,阐述了3S技术的优势,并勾画了3S技术在河道演变分析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下游是典型的弯曲河道,自2000年起实施生态输水后,原本断流的河道开始间歇性过水,而输水对于河道形态的塑造及演变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与实测资料,识别河道边界并沿程提取170个弯道,分别从整体河道与弯道角度进行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平面形态蜿蜒曲折,深泓线沿程波动起伏,横断面主要为抛物线形、梯形和倒三角形。河道演变特征为干流基本稳定,沟汊变化频繁。弯道包含简单弯道与复合弯道两种类型,迁移类型主要为延伸、收缩、展宽、缩窄、延伸与展宽/缩窄组合等6种方式,迁移速率随弯道曲率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15.
1 漳河基本情况 (1)漳河发源于太行山区,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流域面积21 971 km,绝大部分属山区,海拔1000 m以上。合漳以上,分清漳河与浊漳河两支。漳河上游山区河道纵比降约1/200~1/300;岳城水库至京广铁路为丘陵区,河道长15 km(中泓),纵比降在1/500~1/1 000之间。铁路以东至徐万仓河道长104 km(中泓),按性质可大致分为3段:京广铁路至南尚村为游荡性河道;南尚村至穿漳涵洞为河道演变过渡段,河槽较稳定;穿漳以下为稳定河段。 历史上,漳河善淤、善决、善徙,洪水…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河道的洪水是不确定的,泥沙冲淤引起的河床也在逐步演变,河道整治不可能通过一次整治完全控制住河势,在工程完成后,进一步加强观测,根据河势的演变,局部范围还需进行防护工程的调整。同时,在设计中应加强河道的测绘以及水文泥沙、历史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状况的资料收集,根据历年河势图、河道地形图,充分分析河道深泓线、滩岸变化的演变特点和规律,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河道中下游河道河势演变的特点,提出了该段河道中水河槽整治的治理思路和具体措施,指出平原冲积性蜿蜒型河道整治,要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同时还要结合每一段的特点,因势利导,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固定中水河槽,保护滩地,逐步控制河流走势。  相似文献   

17.
河床冲淤变化分析是指由河道历史演变过程推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大量的天然河道,经过漫长的演变,河床得到充分的调整,大多处于平衡和准平衡状态。用河床冲淤变化分析方法预测其演变趋势,具有理论与现实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河河势演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胡一三 《水利学报》2003,(4):46-50,57
河势演变主要是指河道水流平面形式的变化。黄河是世界上河势演变最复杂的河流。为给河道整治提供依据,笔者对黄河游荡性河段、弯曲性河段以及由游荡向弯曲转变的过渡性河段半个世纪的河势演变进行总结、研究,提出黄河河势演变的特性及河势演变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信江八字嘴航运段分汊河道岸堤水力特征及河床演变趋势,利用MIKE21水动力模块构建研究水域二维数学模型,并运用梅港站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江顺直分汊河道不同水文时期的水动力特性分析,阐明分汊河道各段的发育演变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左汊是主要的过水汊道,该分汊河道的分流比随着流量的增大而下降。流速呈不规则分布,区域间流速变化显著,分流段左汊出现主流,收窄处出现最大流速,水位从分流区到汇流区均匀下降。河势发育演变整体稳定性较好,河道发育演变主要体现在分汊河道中河床冲淤的局部变化。所建模型能有效模拟分汊河道分流比及水位变化情况,可为河道安全防护及通航稳定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河中游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道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河道的冲淤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淮河中游各河段的冲淤 特点不尽相同,主槽和滩地的冲淤规律也不相同,河道发生的变化与淮河中游的水沙条件密切相关。 河段输沙总差值与断面法计算的冲淤量比较分析显示,近期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变形远大于淮河中游 的自然演变。河道冲刷扩大将有利于增加河道泄量,但无序采砂也将给河道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