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丹 《信息通信》2011,(2):91+30
探讨了基于ATM的MPLS流量工程研究,重点分析了实现MPLS流量工程的ATM流控措施、使用约束路由的标记分发协议、路由协议等;同时研究了融合IP路由技术,ATM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及交换技术,使得流量工程模式可以部署在基于IP的网络,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其中包括ATM网上承载IP业...  相似文献   

2.
王从军 《通信技术》2009,42(12):132-133
研究了基于ATM的MPLS,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具体实现MPLS流量工程的ATM流控措施、使用约束路由的标记分发协议、路由协议,为MPLS流量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同时研究了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融合IP路由技术、ATM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及交换技术,使得流量工程模式可以部署在基于IP的网络,其中包括ATM网上承载IP业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通信系统中,流量控制器是实现通信业务量管制的关键电路,用于监视和控制信元的传输速率。针对多个连接共享带宽的流量控制使用需求,在分析虚调度算法的基础上,结合FPGA并行计算的特点,提出一个基于FP-GA的实时响应多通道并行流量控制IP核的实现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给出了资源消耗和系统最高工作频率等结果。该IP核可应用于ATM和IP网络的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国外运营商SDN/NFV架构基础上,基于运营商在广域网部署IP SDN控制系统的关键需求,分析实现IP SDN控制器的关键功能及相关技术,尤其是国际上各类YANG Model以及控制器南向接口的标准化现状,同时对基于实时流量的全局路径优化和流量均衡算法进行初步研究,并给出未来广域网IP SDN控制器功能架构方案,对运营商研发广域网IP SDN控制器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可配置的TFT-LCD控制器IP核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Avalon总线的,显示分辨率和像素深度均可配置的TFT-LCD控制器IP核.根据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将IP 核进行层次功能划分设计,采用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实现该控制器以及它的外围逻辑时序的全部功能.并对IP 核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加入到Nios II系统中,该IP 核经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嵌入式系统中,IP核的使用已成为SoP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LCD控制器型号之间兼容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Builder工具的参数化TFT-LCD控制器IP核的设计方法。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通用TFT-LCD控制器的功能描述,将设计的控制器以IP核的形式添加到SoPCBuilder中去,供SoPC系统设计使用。进行设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也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ATM(异步转送模式)交换机由于执行了严格的基于连接的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QoS(服务质量)保证,在骨干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IP业务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解决IP Over ATM(基于ATM的IP数据传输)在各种情况的QoS,是ATM交换机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以ATM交换机互连的以太网接口(IP接口)和中继接口(ATM接口)为例,对ATM交换机如何实现IP业务的QoS,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IP over SDH和IP over AT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对广域网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广域上采用的两种技术是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本文简要介绍了SDH和ATM以及实现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所需的协议栈,着重比较了这两技术在协议开销,宽带管理,服务质量(QoS),寻址选路以及流量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一种,其核心是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根据正弦脉宽调制原理,并针对软件和硬件实现正弦调制波形所存在的不同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固件IP核来实现正弦调制波形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统一潮流控制器IP核的功能及其结构,给出了通过一片FPGA芯片来实现该调制的方法以及IP核的功能仿真图.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基于ATM的HFC接入网现场试验的实现和批准,该网络能够提供本地的ATM应用和继承IP应用的服务质量,本地的ATM应用是由在HFC网络内分配了专用的资源的交换虚连接所支持的,通过利用由IETF所定义的差别业务策略,IP应用的QoS在HFC网络中得以提高,发达的硬件实现的MAC控制器支持一些业务种类并能够通过同时考虑到业务种类的优先权对需要带宽的电缆调制解调器以一个公平的方式发布未预先分配好的上行流带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多核架构下实时IP 流测量的硬件加速方法.FPGA以线速捕获OC-192 链路数据报文,并将数据记录以IP 流为单位均衡至多个处理器核对应的亲核缓存队列中,利用流标识的多级散列值检测流表更新碰撞.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IP 流的分析速度,在数据包长75byte的情况下,能够实时线速处理OC-192速率的流量,对高速骨干网多并发流下业务流的在线识别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自适应早期包丢弃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早期包丢弃方案,与以ATM网络支持的TCP应用中通常采用的早期包丢弃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减少ATM网络交换结点所需的缓存数量,提高ATM网络中IP流量的完好流量通过率,并降低丢包率。  相似文献   

13.
一种嵌入式USB2.0主机控制器IP核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设计实现了一种嵌入武USB2.0主机控制器IP核,简要介绍了嵌入武USB主机设计背景,重点描述了USB主机控制器IP核的结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分析,最后给出了nc-verilog功能仿真方案以及FPGA验证方案.通过nc-verilog功能仿真及FPGA验证表明,此lP核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一个PCI总线主控制器IP核的设计与验证,描述了该IP核的控制通路和数据通路设计、电路的功能仿真、综合以及验证等过程。结果表明,该IP核在功能和时序上符合PCI技术规范2.2版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ATM交换机由于执行了严格的基于连接的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QoS保证,在骨干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如何解决IP业务优先级与ATM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及建立和撤除机制,是ATM交换机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以ATM交换机无线ATM接口为例,对ATM交换机如何实现IP业务优先级与ATM优先级的对应,及建立和释放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公用ATM网上传送IP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采用ATM(异步传送模式)技术的运营商,面对IP业务的飞速发展,正在积极寻求使用ATM传送IP的最佳方案,目前普遍认为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是未来公用骨干网的解决方案。MPLS首先将在公用ATM骨干网上引入。它采用集成模式,将IP技术与ATM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具备了ATM的高速性能、QoS(服务质量)性能、流量控制性能以及IP的灵活性、可扩充性。它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网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能够支持许多新的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P骨干网技术。ITU-T已将IP标准的研究放在首位,1999年9月SG13的Ip专家组会议针对采用MPLS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公用A T M网上传送I P的建议草案I.ipatm。全面提出了网络的总体要求、网络体系结构、协议体系结构、业务映射的要求等,并对推荐采用的MPLS解决方案作了明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刘玉贞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0):37-38,41
MPLS是一种较好的IP over ATM解决方案,MPLS和ATM技术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在流量管理和QoS方面的作用。标记分发协议是实现MPLS的核心信令协议。本文对在ATM交换机上实现标记分发协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USB设备控制器IP核的实现方法。介绍了USB系统体系结构,划分USB设备控制器模块,着重介绍了高速检测和枚举过程,最后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USB设备控制器IP核的设计,并用FPGA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IP核能实现USB设备和主机间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19.
PCI Express总线协议通过流控机制降低数据重传概率、调度虚拟通道传输事务,提高数据链路的传输效率。文中对PCI Express协议的流控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实现流控机制的设计方案,包括发送流控模块、接收流控模块等。该方案在一款PCIe接口的以太网卡控制器中实现,通过对流控系统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实现了PCI Express流控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超高速采集系统中的数据缓存问题,文中基于Xilinx Kintex-7 FPGA MIG_v1.9 IP核进行了DDR3 SDRAM控制器的编写,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的方法。最终将其进行类FIFO接口的封装,屏蔽掉了DDR3 IP核复杂的用户接口,为DDR3数据流缓存的实现提供便利。系统测试表明,该设计满足大容量数据缓存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