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灌区通用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松柏  张国哲 《人民黄河》1994,17(11):50-53
在较全面地分析我国灌区水文资料管理现状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IBMPC系列机及其兼容机,213H汉字操作系统,汉字FOXBASE^+为开发环境,研制了适合我国灌区的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设置有汉字弹出窗口,下拉式菜单提示,下拉式菜单提示,具有使用简单,可扩充性强,移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能量管理系统(EMS)中实时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以及影响实时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了EMS的应用环境特点,对设计开发符合IEC 61970 EMS-API标准的新一代EMS的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些观点,特别是如何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使之满足EMS中实时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叶瑜  王大伍 《治淮》2002,(2):29-30
当前,我国水利正面临着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历史任务。而淠史杭灌区作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灌区之一,目前,灌区管理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粗放的状况,雨情、水情、汛情的采集和水量的调配仍为人工操作,灌溉信息的时效性、调度灵敏性较差,供水效益低下,水浪费较严重,制约着水资源的合理使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灌区现有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建设现代化的灌溉优化调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这种系统的建设使水资源管理发生重大变革,也将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它代表了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利数据库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淠河总干渠信息化系统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淠河总干渠信息化系统数据库建设的框架结构和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阐述了袁北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业务功能;并着重描述如何通过对信息采集与监测、用水管理、三维实景展示、闸门控制、工程巡查管理等子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实现灌区管理的实时化、水量调度的科学化、用水管理的合理化,为我省大型灌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齐师杰 《海河水利》2023,(3):108-113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大型灌区农业节水效能的必经之路。为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以湖北省节水型灌区王英灌区为例,系统阐述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内涵与主要建设内容,详细介绍了王英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应用实践,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现代化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王英灌区信息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7.
灌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灌区的特点和现状,提出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从系统结构和模块化设计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旨在为各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袁惠渠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针对目前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数据资源分割独立、信息共享联通欠缺的现象,对袁惠渠灌区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探讨,着重阐述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综合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合理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库对实现袁惠渠灌区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对云端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实现,并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胜利渠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和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愈显重要,为此人民胜利渠灌区实施了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该系统由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监控中心等组成,具有规模较大、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通过比较监测性能的优缺点,选择适合引黄灌区高含沙量和计量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系统建成后,将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实现系统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灌区工情数据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对现有水利设施编码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国家标准设计出新的符合要求的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灌区信息采集及传输的实际需求,建议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点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社会或自有通讯资源,以减少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维护升级费用,有利于灌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引黄干渠内节制闸、进水闸、斗门测流、水雨情等测点的自动化监测,建设中牟杨桥灌区的远程测控采集体系,实现对灌区引黄干渠闸门的可视化管理与调度;并通过信息化系统管理灌区基本数据库,提供决策支持模块,做到整个灌区的实时管理、科学灌溉、合理用水,提高灌区用水管理与调度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灌区信息化管理需求,指出了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不足,从而提出了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几项措施,以及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灌区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水工程的安全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就如何规范灌区涉河项目的管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干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大宣传力度、产权改革、规范建管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强化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出发,提出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结构,论述了南水北调工程数据库主题划分和南水北调工程主题数据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平原河网区水系纵横交错,河道水流平缓,农田灌溉用水粗放,排水量大,用水效率低下,面源污染严重,灌区长效管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重要环节。分析平原河网区灌区特征和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灌区"土地流转+节水控排灌溉"的创新管理模式,改变平原河网区灌区规模小、灌溉田块分散的状况,形成农田规模化种植经营、统一集中灌溉的形式。一方面促进土地集约化和灌区规模化,增加农村效益和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提高灌区灌溉效率,减少灌溉排水量,降低进入水体的氮、磷排放量。有效保障灌区的长效管理和运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设计并开发了实时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基于PI(plant information)实时数据库开发,建立了企业级的实时数据中心平台,并实现了丰富的应用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各个信息孤岛的信息隔阂,可以高效、快速和方便地存取与应用企业级实时数据。简要分析了供电企业自动化及信息化的现状和PI数据库的特点,阐述了基于PI数据库的供电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功能以及相关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深圳供电局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