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了变压吸附制氢均压过程的一维瞬态模型,对均压过程系统的压力和速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系统的压力降呈非对称分布,低压侧的压力降大于高压侧的压力降,部分均压步骤中均压阀的压力降占到系统压力降的40%;均压时低压侧的速度大于高压侧的速度,且均压靠后步骤速度大于均压靠前步骤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三种描述变压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 [平衡模型、线性驱动力 (LDF)模型和孔扩散模型 ],建立了小型变压吸附分离空气制氧过程的LDF模型 ,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吸附压力、吸附时间、产品气量以及反吹量等工艺参数对变压吸附过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变压吸附法进行H2-CO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研究。在四塔变压吸附装置上进行了变压吸附过程试验。在吸附试验过程中应用PLC对全过程进行设计和控制;在不同的原料气进气压力、产品气流量,以及循环再生时间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变压吸附性能参数;考察了这些参数对吸附分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变压吸附法制氢具有氢气纯度高、装置稳定可靠及操作费用低等优点,研究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变压吸附法制氢的收率,减小设备,降低投资及减少占地面积。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进展,即改进冲洗流程,改进均压和时序,变压吸附和膜分离结合以及计算机模拟优化。改进冲洗流程和变压吸附结合膜分离是未来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生产高氮的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该试验设备由填充有沸石X的三个塔组成。PSA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空气加压,吸附,回收,空位,产品氮的变压吹洗和解吸。N2纯度为95.0-99.992%。通过实验研究了吸附压力和加回流比对变压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哲  张玉文  田津津 《低温工程》2007,(1):55-58,64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变压吸附系统中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吸附剂吸附容量的影响,包括吸附温度、吸附压力,给出吸附容量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不同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实验结果可对工业选用吸附剂以及变压吸附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生产高纯氮的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该试验设备由填充有沸石X的三个塔组成。PSA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空气加压、吸附、回收、空位、产品氮的变压吹洗和解吸。N2纯度为95.0~99.992%。通过实验研究了吸附压力和回流比对变压吸附性能的影响。在N2纯度为99.99%,吸附压力为106.656kPa时产率为2.8NL/(kg·min)、回收率为55%。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从理论上研究了回收步骤和操作参数对PSA性能的影响。回收步骤改善了PSA性能,尤其是纯度>99%的高纯产品。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过程非线性、非等温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变压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温度和体积分数的动态行为,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床高度、进气流速、清洗比等工艺参数对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本研究中的小型变压吸附装置,吸附热对产品气的影响不太大.  相似文献   

9.
以宝钢冷轧部1420变压吸附制氢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变压吸附制取纯氢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与电解制氢进行对比,总结了变压吸附制氢的生产运行经验,为该类机组的优化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径向流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对径向流制氧流程的吸附时间、均压时间、节流孔径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压时间对产品气浓度影响最大,最佳均压时间为2到3s;其次是吸附时间,最佳吸附时间7s;节流孔径对产品气浓度也有很大影响,最佳节流子孔径为1.2 mm.装置能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浓度为93.5%的产品气,产气量0.1...  相似文献   

11.
李群  李鑫武 《计测技术》2016,36(3):44-47
高静压差压测量的准确度、可靠性对于提高压力测量装置研制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差压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其校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比较了几种高静压差压校准方法,重点介绍了双活塞方式差压校准及分压方式高静压差压校准方法,并结合试验数据对高静压差压传感器静压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变压吸附过程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本假设、吸附平衡、传质模型、控制方程等方面分析了变压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的构成。从传质模型来区分,PSA数学模型主要有平衡模型、线性推动力模型和孔扩散模型。不同的数学模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不同的PSA分离过程。在建模过程中,应该选用既能反映实际过程又能尽量简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清洗工艺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套小型两塔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研究了小流量连续清洗与大流量瞬间清洗两种不同清洗工艺对变压吸附制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产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种清洗工艺均可大幅提高产氧浓度,得到最高约91%的产品氧气浓度,产氧浓度对大流量瞬间清洗时间的变化更为敏感;而同时采用两种清洗工艺时,最高产氧浓度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4.
PSA法分离空气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用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描述变压吸附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各种吸附平衡理论,认为混合Langmuir模型和理想溶液模型最适于本问题,为进一步用数值方法进行PSA空分的设计计算打下理论基础。最后对电路模拟法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中出口气氧浓度与压力的半经验关系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变压吸附分离空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中出口气氧浓度与压力的半经验关系式,该关系式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变截面铸件在调压铸造充型阶段出现充型不稳定这一问题,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非线性压力曲线的设计方法。方法 基于Pro CAST软件对不同壁厚和不同截面比的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加压速度和不同型壳预热温度下不同壁厚模型浇口速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加压速度下不同截面比模型浇口速度的变化情况。针对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变截面模型工艺优化方法,设计特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推导在实际调压铸造充型过程中加压速度与充型速度的关系,并利用水力学模拟进行验证。结果 用非线性加压进行数值模拟,相对于线性加压充型过程,其浇口速度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最大浇口速度由0.29 m/s下降到0.2m/s,降幅为45%;在变截面前后,浇口速度呈周期性波动,说明非线性加压充型较为稳定;对推导出的加压速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水力学模拟实验,从充型形态可以看出,在变截面处水流波动平稳,验证了加压速度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结论 通过研究变截面突变浇口速度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非线性加压方法,有效解决了调压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金属液飞溅、振荡、充型不稳定等问题,不仅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而且优化了调压设备的精准控压。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变压吸附(PSA)分离CH4/N2所采用的分子筛吸附剂,包括沸石分子筛(ZMS)与碳分子筛(CMS)的研究和应用状况;介绍了ZMS和CMS的种类及其PSA分离CH4/N2的原理和效果;详细阐述了不同种类ZMS的组成、孔结构与其PSA分离CH4/N2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分子筛PSA分离CH4/N2中的优势与不足。具有动力学分离效应的分子筛型吸附剂在分离CH4/N2的PSA过程中具有能耗费用低、分离效果较好的优势,因此加强其研发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热、压环境下压阻变换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预测.这里研究了简化的1/8模型,模型考虑了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生成过程及堆阳极键合和胶粘结合过程.结果发现有限元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范例研究表明,硼硅堆导致产生一定的非线性,但它隔离了硬环氧树脂的非线性.在包装过程中最好使用柔性环氧黏合或软黏胶性结合.黏合材料的黏弹性和黏塑性将会导致传感器输出的滞后和漂移误差.然而,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软黏合剂对传感器的影响可以忽略.此外,详细的设计和过程信息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