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莼菜中的锌,铜,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莼菜中微量元素锌、铜、锰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简便、省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比较了6种湿法消解体系对莼菜的消解情况,并用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做了对照试验,结果一致.测定莼菜的相对标准偏差≤4.6%,回收率为99.2%~101.5%.  相似文献   

2.
对刘亮程的散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其散文扎根于大地.提炼了乡土的原汁.形成独特的乡土语言.写出了一种乡村文化,一种乡土哲学.  相似文献   

3.
浪潮电脑最新推出的新英政新希望系列商用Pc产品.凭借其创新设计的“优酷”架构技术.表现出了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浪潮“优酷”架构针对传统架构存在的回流问题.采用了风向主动对流技术.把进风口设计在机箱前面板下部.设计导风罩组件将系统风扇、CPU风扇与机箱内其它部件隔离开.形成完整的风路.使吸入和排出风向保持一致.固定的风向不但保障了CPU及周边电路元件正常散热.同时也减少了机箱内灰尘的产生与堆积.使电子器件免受灰尘侵蚀.不但提高了电子元件的抗老化能力.维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保证了PC能够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物联网中.物品之间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须人工干预.其实质是利用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vy Identification.通常简称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了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连通与共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5.
纽约约克镇IBM公司的T.J.华森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可排除电子信号中多余干扰的方法。这些干扰是在一种二维单原子层石墨(石墨烯收缩至几个原子长度时)中产生的。图中左半部分只有单独的一层或一片石墨烯.电流在材料中传导时.电信号在材料中来回反射.产生噪音.而随着设备变得越来越小.噪音却变得越来越大.这就妨碍了纳米电子器件的功能。而在图的右半部分.加上了第二片石墨烯.明显地降低了噪音.为这种材料在未来纳米电子器件上的应用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分析了C^6离化He原子在出射电子能量为E2=leV,动量转移分别为0.45a.u.、0.65a.u.和1.0a.u.时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讨论了不同动量转移下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随散射角的曲线变化,得到了与实验结果比较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进的网络故障监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网络监测开销,基于分层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网络监测算法,算法根据SNMP网络管理方式中的轮询和事件通知获得的网络状态数据.预测发生告警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告警的可能性,则延时轮询.该方法既不满报告警.又有效地降低了网络管理的通信负担.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监测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轮询次数,降低了管理信息占用的带宽.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混合流水车间调度中.优化目标通常是makespan最小化.会使同一阶段同类机器设备的加工时间出现很大的差异.这对机器的警理、维护和折旧都不利.对操作人员也很不公平.因此建立了机器负荷平衡的数学模型.对问题的求解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免疫调度算法.可以将同阶段机器负荷控制在给定的差别范围内.对有无负荷平衡的两种调度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该算法.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基于概率和模糊模式设计自动化人机系统的可能性.论述了面向对象结构化设计技术.检验了对于概率和模糊模式的功效指数积分法.分析了ETS功能块的性质和可靠性.阐述了关于面向对象功能网络(OOFN)的系列 ETS最优化的通用方案.证明了必要和充分的最优化条件.通过生产系统和逻辑推理机制,提出了一种直接变量选择法.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有1结合环的交换性问题.推广了R.DGiri.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types of gold plating on the resistance to high temperature discoloration of gold plating on cavity surface of ceramic packa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icker gold plating, the less discoloration degree for ceramic packages. Non-cyanide gold plating performed better resistance to high-temperature aging than cyanide gold p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ld plating thickness and the amount of diffused Ni to the gold plating of ceramic packages with Au/Ni and Au/Ni-Co platings after heating at 420℃ for 15 min was also studied. When the gold plating thickness reach 2.0 μm and 1.6 μm for Au/Ni and Au/Ni-Co plating systems, respectively, no discoloration was observed on the gold plating surface of cav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ffused Ni amounts (mass fraction) are 1.0% and 0.4%, while the diffused Co to the gold plating is 0.04%.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焊丝化学镀铜工艺中的关键因素——镀液成分对镀铜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试验,并获得了镀液中各成分对镀铜层质量影响的一系列规律性数据,为试制合理的化学镀铜液配方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为了便于对镀铜层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还提出了焊丝镀铜层色泽及结合力的非标准半定量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铝及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预处理、镀液配方及镀后热处理。经除油、酸洗两道工序处理后,在铝及铝合金表面上直接进行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速最快可达到32.5μm/h,镀层光亮美观。经技术保护后,在空气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硬度达HV1100~1200。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一种自行研制的大型真空蒸镀设备的结构、特点及镀膜过程,此设备镀室容量大,适用性强,并具有独特的旋转式蒸发电极,可使镀层更均匀的沉积到镀件上,提高了产品的蒸镀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基体材料纳米化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在纳米晶工业纯铁和粗晶工业纯铁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Ni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形貌和结构.采用电化学测试和静态浸泡方法对基体和镀层进行了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略优于相同厚度下粗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但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渐减小.同时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镀层表面越来越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实验对施镀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并确定了镀层的合理化热处理温度 ,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对镀层厚度、镀层耐磨性及镀层中Al2 O3颗粒分布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Ni -P -Al2 O3复合化学镀层硬度可达HV0 .1 14 0 0左右 ,耐磨性比化学镀Ni -P大大提高 .  相似文献   

17.
无刻蚀镀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不对称交-直流电源进行了无刻蚀镀铁工艺的改进,考察了各种工艺参数对镀层金相组织、厚度、硬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无刻蚀镀铁工艺具有沉积速度快、镀层厚度均匀、硬度高、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施镀温度低、成本低、无公害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化和修复。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镍溶液中络合剂对镀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化学镀Ni P合金镀液中络合剂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络合剂对镀速的影响各不相同 ,本实验研究出的 3 L复合络合剂 ,它的加入使镀液稳定而镀速较高 .  相似文献   

19.
SD-926 镍刷镀层孔隙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刷镀装置,研究了刷镀工艺和镀层厚度对SD—926镍刷镀层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操作电压、阴阳电极相对运动速度和镀层厚度,可以得到孔隙率不同的镀层,以满足不同的服役条件  相似文献   

20.
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银工艺及研究现状.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银工艺包括表面预处理和实施化 学镀银2个步骤,其中表面预处理过程包括粗化、敏化和活化.根据化学镀银反应机理,分别探讨了还原法、置 换法和自组装方法.研究认为,还原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操作相对简单,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置换法除了可以获 得单一镀层外,还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合金镀层,在探索镀层沉积机理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自组装法是一种很 有发展潜力的化学镀方法,特别适用于对镀层结合力要求较高的化学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