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念隐喻是人类所共有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英语习语认知特征的分析表明习语具有可分析性,并且大部分习语的理解都是以概念隐喻为理据。本文从英语习语的认知特征出发,阐述了其认知理据——概念隐喻的内涵及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理解中的认知机制,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概念隐喻理解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习语的隐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言修辞手段之一的隐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英语语言精华的习语也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和英语习语教学结合起来,研究习语中的隐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习者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掌握往往是衡量一个人对于一种语言掌握的标志。然而这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短语,其语义不能直接从其构成成分的意义推断出来,因此,习语构成了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一个比较困难的领域。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多数习语的意义存在系统性的概念理据,因为多数习语的意义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之上。以此尝试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概念隐喻应用于习语习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掌握蕴含于习语背后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促进习语的习得,隐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本质在于通过某种事物或概念来理解、感悟另一种事物和概念.本文以英语动物习语为研究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研究了英语动物习语的认知理据及其解读过程.结果表明,隐喻认知理论对于英语动物习语的分析具有较强解释力,这为英语习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其开拓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推动了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但由于其理论的内在缺陷,它没能有效地说明隐喻中源城和目的城之间产生联系的认知原因。关联理论把话语放到语境中加以考察,指出人们使用隐喻是为了获得一种动态的最佳关联,为概念隐喻提供了认知上的理论支持。因此关联性是概念隐喻认知研究的一个理论接口。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用熟知的具体的事物去理解和命名陌生和抽象事物的思维现象。语法隐喻理论由Halliday在1985年提出,认为在句子层面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学理论的代表人物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概念系统,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本文将总结这两种隐喻观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对语言问题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术,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对隐喻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具体分析语言中的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指出隐喻产生的本质在于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从而为有限的词语提供了表达无数观念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术,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对隐喻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具体分析语言中的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指出隐喻产生的本质在于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从而为有限的词语提供了表达无数观念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英汉习语的对比与双向翻译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利用隐喻认知研究英汉习语之异同及翻译还不曾有专题讨论。利用隐喻认知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深入分析掌握英汉习语的语源及语义,有利于把握英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在比喻范畴中的类典型性(prototypicality)、隐喻概念与隐 喻表达式之间的概念与概念因子关系以及概念隐喻的"喻体"和"本体"中所涉及的诸概念之间 的蕴涵关系。语言使用中充满了隐喻,其原因是人们能通过隐喻或其它语言手段来解决在表 达和理解某种概念时遇到困难。从人类认知的意义上讲,隐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具有形体特 征的身体经验,帮助人们托此于彼,进行思维和理解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时间”谚语进行分析,将英语“时间”谚语划分为四组隐喻概念: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Time is human/life(时间是有生命的人)、Time is a concrete object(时间是具体的实物)、Time is a moving object(时间是运动的物体),论述了这些隐喻概念表达都呈系统性,指出转喻是时间概念化的一种方式和过程,它是通过时间与事物甚至有生命的人之间的转喻联系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隐喻认知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认知理论把隐喻从单纯的修辞学范畴扩大为一种认知模式,它提出的“概念隐喻”、“基本范畴词汇”等概念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作出了有益的补充,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应用隐喻认知论来拓展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增强对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并有效扩充词汇量;同时,在运用该理论指导词汇教学时,还要关注“跨文化差异”和“认知语境”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一定的隐喻性含义。从认知角度对数字"1"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所作的语料分析表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1"的隐喻投射既存在有共性,也有差异,是英汉思维共性和差异的反映。另外,某些相同的投射,因英汉语言符号本身的差异,造成其目标域的具体形象在两种语言中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也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根据莱考夫(Lakoff)提出的三种类型的概念隐喻,结合具体的新闻事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得出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不仅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和Black的“互动理论”;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以便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相似文献   

16.
简要地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强调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并理解语言中的隐喻的重要作用,初步探索了如何将隐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通过对一些具体例子的分析,验证在词汇教学、语句和语篇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从隐喻的角度去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语篇隐喻作为讨论英语诗歌的一个切入点,分析了诗歌中的语篇线索。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指导下,对语篇隐喻进行了新的诠释:具有语篇特性、起衔接作用的隐喻,并将其视为扩展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刻意曲解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刻意曲解的运用具有特殊的语用目的及语用效果。立足于言语交际的主体,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网络模型动态地呈现刻意曲解产生的认知过程,阐释了刻意曲解产生的认知机制,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对刻意曲解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所具有的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