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智能制造是钢桥梁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以钢箱梁制造为例,介绍零件智能切割下料、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及车间无纸化等钢箱梁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陆晨芳  陆江  龙忠海  丁中华 《机械制造》2020,58(1):54-56,60
以智能制造主要技术元素为切入点,设计了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介绍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立体仓储单元、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设备、激光打标设备、视觉检测设备、自动装配设备、物料传输设备等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工作流程。这一教学型智能制造生产线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增减工作单元、调整零件类型、定制商标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统弯管工艺成形精度、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导管逆向建模技术、导管精确成形技术和导管数字化检测技术,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制造信息从设计图纸、制造过程及检测技术的全过程数字化传递。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国家战略”,实现公司智能制造目标。通过在旅顺新厂区对气缸盖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柴油机关键核心部件智能制造技术,为公司建设数字化车间提供宝贵经验。本文介绍了气缸盖生产线数字化升级项目的总体规划,以气缸盖智能制造为目标,构建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模式,围绕气缸盖加工、打磨、清洗、组装制造单元和物料运输、信息系统集成等打造气缸盖数字化制造体系,实现气缸盖数字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下,智能制造成为航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它主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解决飞机零件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机零件检测平台,运用CATIA(卡提亚)和3D Max等建模软件,结合Unity3D对飞机零件检测的整体规划与搭建和虚拟平台的动态仿真与调试,对飞机零件运输过程和检测流程等进行动态仿真模拟。从飞机零件检测整体生产线运行、检测车间内部以及检测人员使用3个角度进行仿真,以验证此平台设计的合理性。该平台以数字孪生为基础,将其拓宽到飞机零件加工和装配等其他环节,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信息传递,为检测车间的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基于RFID的混流装配汽车生产线物料动态配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混流装配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提出了基于RFID的车辆追踪和基于条码的无线物料库存管理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装配生产线的物料动态配送调度业务流程,给出了物料动态配送的规划依据,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在智能制造生产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快速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设备间数据的传递、共享与分析,满足了企业智能化生产方面的需求,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加优化、高效。该文以智能装配生产线为平台,设计了智能装配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软件架构,将工业机器人技术、PLC技术、视觉检测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及RFID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有效结合,完成了企业产品的智能化装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制造生产线转型升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集合七轴机器人、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总控PLC、HMI等多设备联动的智能制造生产单元,通过数控车铣复合方式,实现复杂零件混合加工生产。采用西门子PLC作为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过HMI人机交互界面,一方面获取各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或报警信息,另一方面实现向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命令下发。经反复验证表明:产线运行良好,方案的实施可为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智慧工厂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导管三维快速建模及模型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管设计制造之间主要采用模拟量实样进行传递,严重影响信息传递精度和效率,本文基于CAA-RADE研究开发了导管三维快速建模与模型预处理系统,实现了导管零件的快速设计及特征参数的快速提取,可以极大的提高导管的设计速度、信息传递精度和效率,进而提高导管零件的成形质量和设计制造效率。本文的研究对导管的设计制造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对推进导管设计制造的全数字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一个实际的智能工厂项目为依托,系统研究了智能工厂的构架和具体建设实施方法,形成了包括工厂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制造与汽车制造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的系统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工厂、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物流管理系统、智能管理中心等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制定了智能工厂的相应标准,并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智能工厂体系中的融合,给出了智能透明汽车工厂具体的实施思路和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悬架系统离散制造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混流生产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通过构建研发设计平台、信息数据集成管控一体化平台、互联网供应链商务平台以及多品种混流生产智能制造装备体系,实现从产品设计到销售、从设备控制到企业资源管理整体环节的"全面数字化"和加工、制造、装配、焊接、质量等关键工艺环节的"核心智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产品工艺过程管理复杂、信息共享困难的难题,通过对其工艺过程中信息传递过程、工艺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从制造过程全局的角度出发,提出工艺过程管理体系.通过对物料清单数据、业务流程的统一组织管理,打通制约工艺工作的瓶颈,缩短产品流转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出生产性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功能设计要求,开展了生产性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典型零件的选择、生产线设备选择、零件加工流程设计和组成单元分析等内容,同时进行了实训平台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在飞机修理中的应用。基于生产实际情况,对目标换新导管的筛选、关键点识别与标记、逆向测绘与标准化修改、精确下料与切割、导管加工批量确定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某典型三代机相当比例导管的数字化批量生产。相比传统手工制造,通过数字化制造,目标导管制造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导管安装调试时间明显减少,安装应力状况大为改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物料配送问题是一个涉及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计划调度问题,小批量、多频次物料配送除了考虑满足生产线多变的物料需求外,还应考虑配送成本节约的问题。针对传统物料配送未能同时考虑物料需求变化和配送成本节约问题,基于泛在制造信息,建立一种新的动态物料配送批量决策模型。通过层次划分将整体决策转化为分层决策,采用运输-库存联合优化方式求取最佳配送批量。示例结果表明,该决策模式在满足生产线多变物料需求的同时,对配送成本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军工企业加工产品多品种、变批量、混线生产的特点,重点突破基于任务特性的生产智能调度、基于知识的机加、装配过程模拟与仿真、虚实融合的生成过程可视化监控等关键技术,建立多品种变批量混线生产数字化集成制造模式;结合先进的MES技术理念和系统建设方法,建立覆盖组成产品生产的零件机械加工、部件装配、总装总调等各环节的一体化数字生产线,实现资源全面整合、调度高度智能、数据实时采集、物料及时配送等,提升生产装配线的柔性和混线生产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工厂生产线仿真环境和设备的需求,以及产生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IM建立包括制造设备和制造环境等多方面信息的三维立体模型.同时,从制造设备数据扩充以及制造环境数据扩充两方面进行了M BD数据模型的扩充.扩充后的模型实现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信息和生产过程的有效融合,通过与智能化工厂大数据中心的互联,达到了节约运营...  相似文献   

18.
邓永朋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2):30-32,92
为了推行物料直接从仓库实时按需配送至生产线的作业工位上,实现JIT的配送模式,改善以往物料从仓库提前配送至物料房,再由物料房配发至生产线的作业模式。可以采用叫料的作业方式,将IE设计的基础数据和运作逻辑写成IT系统,把生产线实时的物料需求信息传送至仓库,仓库再进行配送。这种方式可消减收料、发料、记账、退换料等中间环节,改善空间浪费、不增值流程、现场混乱等现象。此方法通用性强,可推广到物料加工型的任何企业,能为企业降低劳动成本,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个终端加工设备共用一个输送转接设备,且加工产品种类较多的离散型柔性化生产线,如无人化下料切割线、全自动机加线、全自动焊接岛等,文中提出采用知识建模和系统仿真方法进行仿真预演和数据统计分析,以解决传统经验设计因无法考虑加工不确定性、资源共用调度等复杂因素而难以准确计算线体产能、设备负荷率等关键评价指标的问题。同时,仿真模型可为后续生产计划制定、验证和优化提供虚拟制造预演平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制造企业物料信息共享、系统集成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冗余、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主数据管理方法应用,对笔者公司企业物料数据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物料分类、物料描述模板和数据清洗,确定了集团层物料数据标准;针对物料主数据的管理,提出了适合制造企业物料主数据管理的运维体系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两种数据集成方式,确定了企业服务总线数据集成方式,实现了物料主数据管理系统与外部业务系统之间良好的集成性,保证了物料数据的有效共享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