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剑鹏  胡勇有 《混凝土》2011,(2):101-104
采用"造壳法"及无振荡分层压制方法制作了多孔混凝土,为满足工程应用和植物生长要求,对多孔混凝土厚度、矿物掺加量及各主要配合比进行了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能够制作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其中搅拌过程的预拌水量的控制是重要步骤.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宜控制在10~15 cm之间.矿渣的加入能提高多孔混凝土的性能,其掺合比宜控制在5...  相似文献   

2.
以黏土陶粒、碎石、水泥、Zs-1外加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性能陶粒多孔混凝土,通过试验分析了骨料粒径、碎石掺量对陶粒多孔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破坏形态、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纯陶粒骨料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为23%~27%,透水系数为6.3~7.1,强度为1~3 MPa在不显著降低孔隙性能的前提下,掺入碎石能有效提高其强度至15 MPa以上;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和孔隙率随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小幅提高,且碎石掺量越大提高效果愈明显。与纯陶粒混凝土相比,碎石掺量为40%~60%、骨料粒径为20~25 mm时,多孔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7倍,而孔隙率仅仅降低了4.2%,此时混凝土基本性能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3.
绿色多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多孔混凝土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了适合植物生长的多孔混凝土的最优配比;并在多孔混凝土试块上进行植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研制出的多孔混凝土在植被方面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和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多孔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及其配合比,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O42.5水泥、51~3mm碎石、江砂、SR-3外加剂等原材料配制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强度、pH值、孔隙率以及透水系数等方面均可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可以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基于目标空隙率、水灰比和集灰比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体积法和透水检测仪分别检测试件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曲线关系,28d透水系数略低于7d透水系数.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的定量关系模型,制备了透水混凝土试件,并测试了试件的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28 d抗压强度.结合现有模型,建立了基于Griffith断裂理论的数学关系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本文提出的模型,选取合适参数,可以对透水混凝土性能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优选原材料,研究了水灰比、骨料和胶凝材料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影响规律,分析了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关系和强度增长规律.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了工程应用,阐述了透水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灰比、目标孔隙率、成型方式等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透水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孔隙率越大,透水混凝土连续孔隙率越大,透水系数越大,28d抗压强度越低;当目标孔隙率一定时,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连续孔隙率增大,28d抗压强度增大;水灰比存在最优值,使透水系数最大。通过机械振动方式制备的透水混凝土连续孔隙率较小,28d抗压强度较高;在低目标孔隙率、低水灰比的条件下,连续孔隙率减小,28d抗压强度提高作用更明显;连续孔隙率、透水系数、28d抗压强度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可通过幂函数拟合;当采用人工插捣方式成型时,连续孔隙率控制为15%~21%,当采用机械振动方式成型时,连续孔隙率控制为15%~25%,可使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同时满足透水系数≥1mm/s,28d抗压强度≥25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混凝土透水试件的孔隙率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稳定水压法利用自制透水仪进行了透水试件的透水系数测定,在此试验条件下得出了孔隙率与透水系数的关系以及7 d透水系数与28 d透水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骨料种类、骨料级配、水灰比、浆骨比、掺合料等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探索了C30及以上强度等级透水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结果表明,骨料级配是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孔隙率、透水系数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水灰比情况下,浆骨比越大,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系数越小,浆骨比由0.26增大至0.32,透水系数减小了39.9%;硅灰等增强材料可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采用10%硅灰等质量取代水泥后,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4%,但增效剂等其他材料需要经试验验证,确认有效后选择使用。通过优选可制得28 d抗压强度高达39.1 MPa的透水混凝土,可应用于城市主路和大型公路路面。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掺量粉煤灰、矿粉、钢渣粉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了同条件下7d、28d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试验结果表明:W/B=(0.2-0.32)条件下,加入掺和料后,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与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等条件下透水系数与孔隙率不呈线性关系,但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不同掺和料对应的关系式。28d透水系数与7d透水系数相近,但28d透水系数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程娟  杨杨  陈卫忠 《混凝土》2006,39(10):81-84
研究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改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粗集料空隙率、目标孔隙率、水灰比为配合比主要指标,采用体积法进行设计.试件成型时采用1.0MPa压力进行静压成型.水灰比的范围为0.25~0.40.通过对试件的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的测定可知,在研究条件下,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一定目标孔隙率下可确定一个最佳水灰比,从而获得最终配合比.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混凝土孔的构造特点及混凝土渗透性的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构成材料对孔结构的影响分析,得出了改善混凝土孔结构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了混凝土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渗透性和耐久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混凝土抗渗性与混凝土的抗冻性、耐化学腐蚀性、碳化等的关系,得出混凝土的抗渗性是确定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提出改善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孔结构和渗透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邢锋  董必钦 《混凝土》2007,(12):35-37,41
混凝土材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多孔材料,孔隙分布错综复杂,孔径分布很广,混凝土渗透性能和的微观孔结构有很强的相关性,而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概述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包括孔隙率、平均孔径、临界孔径等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参照国内外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作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To evaluate the remaining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aterials after combus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SC) after combustion was studied.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chloride ion, water and air in concrete after combustion 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strength grade, and aggregation on the permeability of HSC after combustion are investigated by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 c), wate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 w) and ai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 a).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re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commendably reflect changes of permeability.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evaluation temperature. After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HSC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 However, the degree of degradation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HSC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NSC. The permeability resistance of HSC containing limesto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SC containing basalt. Combining change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the remaining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aterials after combustion is appropriately evalua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6(5): 825–830 [译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17.
郑鹏飞 《山西建筑》2011,37(19):130-132
通过室内试验实测了不同空隙率的TP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连通空隙率和横向渗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和空隙率有较好的相关性,随着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反映横向渗透系数与连通空隙率的关系,可根据回归公式选用不同连通空隙率标准得到相应的横向渗透系数值,从而对排水材料的排水性能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