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找出20~60 mm规格Q345B钢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原因,在检测缺陷部位取样,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检测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的组织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中存在着条状硫化锰和锰元素的偏析以及由异常组织粒状贝氏体引起的微裂纹。针对以上原因,探讨了一些改进措施,比如提高钢质纯净度、控制浇注温度和拉速、适当增大比水量、降低锰元素的含量、加硅钙线、实行铸坯和钢板下线迅速堆冷、延长铸坯加热时间、后4道次实行小压下量轧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该规格段的Q345B超声波探伤合格率由攻关前的65.8%提高到91.7%。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20~40 mm Q345B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在探伤检测不合格部位取样,采用金相等分析方法,对试样的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认为锰元素偏析和轧后钢板冷却速度过快是探伤不合格的原因。对此问题,采取提高钢水纯净度、加强连铸保护浇铸、改善铸坯中心偏析等措施后,该规格Q345B钢板探伤合格率由72.6%提高到94.8%,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250mm×1 650mm断面连铸坯生产的低合金Q345B钢板探伤不合格现象,通过对不合格钢板取样进行电镜检测分析,得出中心锰偏析、硫化锰夹杂、氧化铝夹杂是导致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成分来降低钢中锰元素质量分数、提高钢水洁净度、降低钢水硫质量分数、优化连铸二冷制度、严控铸机开口度等措施,铸坯中心偏析得到了改善,轧后钢板探伤质量合格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高强度容器板探伤不合的情况,运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部位取样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组织中有中心裂纹、夹杂物等缺陷,分析认为,钢坯原始裂纹、锰偏析造成的钢板轧后裂纹及钙铝酸盐夹杂物是造成容器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钢水洁净度、减少钢坯内部原始裂纹、降低夹杂物数量及夹杂物的聚集等,可改善高强度容器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探伤不合格钢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夹杂物MnS聚集,中心偏析导致中心部位出现异常组织,是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孙京波  史成斌  金璐 《宽厚板》2021,27(6):12-14
某钢厂按照订单生产600 MPa级调质高强钢板,要求达到NB/T 47013.3-2015标准探伤TⅠ级水平,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探伤不合格问题.为了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取样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等手段进行分析,确定钢板基体内部夹杂物导致探伤不合格,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厚规格合金模具板探伤不合格问题,采用酸洗低倍、金相、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缺陷试样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铸坯中心疏松是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通过从提高钢液补缩能力和铸坯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渗透两方面入手,改善了铸坯中心疏松,提高了钢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对厚规格探伤不合格钢板通过低倍检测、金相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了厚规格钢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非金属夹杂物、中心偏析、分层及疏松.通过采取强化精练控制、铸坯下线缓冷、高温大压下等针对性措施,使探伤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王勇 《江西冶金》2014,(1):32-34
针对某钢厂生产X60管线钢板时突然出现大批量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位置硫化物、氧化物等夹杂物聚集引起的微裂纹是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P355GH超厚钢板长度定尺探伤不合格严重影响了国内某钢厂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提高超厚钢板探伤合格率,以120 mm超厚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金相组织、拉伸断口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板厚1/2处的中心裂纹是导致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冶炼工艺及设备改进,P355GH超厚钢板的探伤合格率由94%提升至98%。  相似文献   

11.
武钢集团鄂钢公司炼钢厂生产的Q345B钢交货前进行探伤检测,合格率仅40%。对Q345B探伤不合格钢板进行金相分析及夹杂物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钛化物、氧化铝夹杂物、硫化锰、氢为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对Q345B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改进,采用转炉—板坯连铸—铸坯热送的转炉直上工艺生产的Q345B钢,探伤合格率可达到91%以上,实现了低成本工艺冶炼探伤交货的Q345B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The strength of surface-damaged fiber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a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Monte-Carlo method using a simple model which assumes that the surface flaws can be regarded as mode I notches on fiber surfaces, the strength of undamaged fibers obeys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the largest flaw determines the strength of damaged fibers. Normal an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were taken as the flaw siz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y employing the present simul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average flaw siz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law size, density of flaws, and gage length on average strength and it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damaged fibers can retain their full strength only when the average flaw size is small,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law size is small, density of flaw size is low, and gage length is short. Otherwise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damaged fibers was reduced seriously. It was emphasized that the scatter of size of flaws and density of flaws strongly affect the strength of fibers as well as flaw size and gage length.  相似文献   

13.
通过超声波扫描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EPMA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详细分析了X80管线钢板材超声探伤不合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X80管线钢连铸坯和轧材内部均没有明显的裂纹缺陷;铸坯和轧材探伤不合位置处明显存在的Al-O-Ni型复合夹杂物偏聚缺陷是造成钢板探伤不合的直接原因,且夹杂物偏聚行为并不是元素偏析所致。优化生产工艺后,X80管线钢板探伤合格率提高到98.5%。  相似文献   

14.
刘辉 《山东冶金》2013,(5):35-36,39
济钢针对钢板探伤综合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对探伤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统计表明,缺陷部位主要集中在钢板的头部和边部,占统计量的73.74%,主要是长条状和点状密集型缺陷;缺陷类型包括分层、偏析、疏松、白点及夹杂物,并分析了其探伤波形。通过严格控制钢中S和夹杂物含量、改善连铸坯内部质量、保证加热时间、增加单道次压下量、强化热处理的挽救措施,使探伤合格率稳定在9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电子探针等手段,对Q345C探伤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偏析、内部裂纹和夹杂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冶炼及轧制工艺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陈龙 《冶金设备》2012,(3):46-49,54
针对某钢厂转炉扭力杆芯部存在的初始缺陷问题,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初始缺陷进行仿真,计算了额定力矩和事故两种不同状态下,不同当量初始缺陷下的机械应力,提取了不同情形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表明:额定力矩状态下,扭力杆的使用是安全的;事故状态下,初始缺陷导致扭力杆的安全使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济钢中厚板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裂纹、探伤不合、钢板分层。裂纹主要与热送有关,探伤不合和钢板分层则与连铸坯的中心质量密切相关。通过降低铸坯中心的偏析和疏松,避免了中心裂纹的产生。实施真空处理和铸坯缓冷,增加轧制道次压下率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探伤合格率和降低分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