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3.
5.
针对离线调质工艺生产的高强钢探伤不合问题,通过对缺陷反射波波形图解读,借助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认为钢板中MnS夹杂在热处理时的体积变化和组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微裂纹、超长B类夹杂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针对济钢生产厚规格X70管线钢板探伤不合的原因,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进行显微组织和夹杂物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偏析、组织夹杂物以及同时存在的Nb大型化合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采取改善钢水纯净度、延长板坯加热时间和调整连铸、轧制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X70管线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S355K2钢板探伤不合部位取样进行观察、分析后可知,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及贝氏体带是产生缺陷回波的主要原因。为此,采取强化精炼手段控制、对下线连铸坯实施堆垛缓冷、优化冷料厚板坯加热时间等措施,保证了成材率,使S355K2钢板的探伤合格率提高了2%。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攀钢生产实际,从炼钢的各个环节转炉-精炼-连铸工艺出发,通过采用无铝脱氧工艺,即合适的终脱氧剂和精炼造渣工艺降低钢水氧活度和全氧含量,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并严格工艺操作防止大型夹杂物的带入,采用全程保护浇注、中间包冶金、电磁搅拌等技术防止钢水钢化和促使钢中夹渣物排除,生产出了合乎要求的高速铁路用钢。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某钢厂生产X60管线钢板时突然出现大批量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位置硫化物、氧化物等夹杂物聚集引起的微裂纹是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稀土在BNbRE重轨钢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分析、金相观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稀土在BNbRE重轨钢中的存在状态和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它对钢的硫化物夹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BNbRE重轨钢,加入大量的稀土并不能增加钢中固溶稀土的含量,固溶稀土的含量均保持在0.0012%以下。少量的固溶稀土可以细化BNbRE重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和珠光体片层结构。在本实验条件下,BNbRE重轨钢的最佳稀土加入量约为0.02%,此时BNbRE重轨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Q390D钢板超声波检测不合部位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内部存在偏析、夹杂物以及裂纹等缺陷,是钢板产生缺陷回波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转炉出钢工艺,控制钢中有害元素及气体含量,采用合理的加热制度等措施,Q390D钢板的超声检测合格率由98.25%提高到99.5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