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目击困境 1)生产能力过剩 由于书刊印刷企业进入门槛低,吸引和刺激了大批投资者不断进入或扩张,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的供给。出现了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出版社实行印制中小学课本、教材招标制,使书刊印企争夺活源更加白热化。经营揽活,真正成为书刊印企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企业若要生存下去,并谋求新的发展,必须抓经营,多揽活,多干活,这成了书刊印企的第一要务、第一愿望、第一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书刊印刷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众所周知的。企业为了完成“课前到书”的特殊任务,不惜重金引进大量设备,但是由于产品结构单一,业务渠道单一,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面对广大消费者公众,既要努力生产优质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又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印刷企业家们正在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笔者以为,学会市场营销是使书刊印刷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注定了在一遍叹息声中煞尾。对于印刷企业来说,2008年所出现的困境是史无前例的。整个行业面临的"寒流"几乎让每一家企业都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危机四伏。由于受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订单锐减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处  相似文献   

4.
莫晓强 《印刷世界》2006,(11):54-55
管理和创新是书刊印刷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两大课题--管理是书刊印刷企业的灵魂和主题,抓好管理是推进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书刊印刷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5.
书刊印刷企业作为特殊行业,为贯彻出版方针,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自身也赢得了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管理机制上的不适应,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和思考。 僧多粥少:难以解决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出版业得以迅速发  相似文献   

6.
滕启跃 《中国纤检》2014,(23):50-51
老李曾经经营着一家雇工十多个人的色织厂,不过企业已于去年倒闭.和它一起倒闭的还有如东县其他情况类似的纺织企业上百家.坯布产业,这个连接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的重要一环,如今也随着市场大环境的不景气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寒冬。  相似文献   

7.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公司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向集约型为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需要的质量和使用效益,从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总产出的增加。因此,仅依靠以前的管理理论——采用外部督导的办法已不能达到目  相似文献   

8.
林畅茂 《印刷技术》2008,(23):62-64
沸沸扬扬的书刊印刷工价问题讨论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怎样做到互利双赢确实是一道难解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市场决定价格,可操作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这里除了人们对价值规律尚未认识完全之外,主要是出版社与印刷厂双方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对利益的再分配还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革蚕茧流通体制势在必行,现行蚕茧流通体制存在着:蚕茧收购的中间环节增大了生产流通及工业成本,增大了市场风险,增加了行业腐败 和经济犯罪的机会,改革的方向是减少中间环节,由丝厂直接管理、经营蚕茧。其好处是:有利于蚕桑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丝绸企业和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化解工厂风险,从而为丝绸走出困境、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印刷杂志》2009,(8):46-49
<正>国有企业已经历了30年的改革进程。就出版集团所属国有书刊印刷厂而言,在改革的时间和力度上,还是比较滞后的,相比外资或是独资企业,国有书刊印刷厂容易满足于完成计划内分配的任务;安于现状地强调"稳定"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看到外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  相似文献   

11.
只要有印刷存在,人们对印刷质量的追求就是永无止境的,精品印刷不仅需要好的设备,好的原材料,还要有精美的设计、高技术素质的员工及良好的管理能力,它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印刷企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书刊印刷业概况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旧的印刷业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印刷业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印刷业的盲目发展。至1997年。我国印刷企业的数量已达到18万家。1998年至2000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对全国印刷业进行了清理整顿,整顿后全国印刷企业数量从原来的18万家压缩到15万多家。其中,印刷企业82189家,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因特网出版、电子书和其他多媒体的出版及各种电子媒体的普及,书刊印刷企业进入狭窄的生存空间,印刷工价持续走低,当前某些业内人士惊呼"印刷进入微利时代".  相似文献   

14.
书刊印企要以设备、质量、管理、服务、文化建设等综合效应,聚合成一种特殊力量,形成一种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客户青睐,也为客户提供日益增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杨钊 《印刷世界》2006,(9):54-55
勿庸置疑,设备在企业的经济运行和生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书刊印刷企业都制订了较为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如保持机身光洁明亮、无油污、勤检勤查、利用印刷淡季再维修保养一次、不许厂内吸烟等等.但笔者发现,完善的制度并未带来完美的效果,一些设备尤其是主要设备照样带病运转;职工怠于钻研技术;检修纯粹为应付每周一次的固定检查;出了问题才赶快找厂家检修,费时费力,不但增加了成本,也耽误了产品周期,给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加强设备的动态管理,加强职工的技术教育培训及奖惩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变一些书刊印刷企业设备管理的无序状态,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从理论上说,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存在着同心多元、横向多元、纵向多元与混合多元的多种选择,但任何一种多元化发展都需要有资金支撑,对普通中小企业,特别是数字印刷门店,奢谈多元经营有点离现实较远的感觉,还是应该更多谈差异化经营为好。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产能远大于需求是中国印刷业不容置疑的现状。为此,在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后,转型升级也就成了印刷企业的当务之急。经过数年努力,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谈到书刊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改造是等死,改造了是找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刷》2010,(5):28-30
一、绿色印刷是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造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的安全及健康状况也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19.
书刊印刷     
  相似文献   

20.
书刊印刷     
2003年全国共有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123家,比2002年减少32家.其中,国家定点企业285家(出版系统国家定点企业78家),比2002年减少1家;省级定点企业838家,比2002年减少31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