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是发生水解反应的先决条件,了解其吸附性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解反应过程。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pH值4.2 ̄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 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2.
酸性纤维素酶与靛蓝染色织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酶在纤维表面呈多分子层吸附。同时也研究了pH值、靛蓝染色深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纤维素酶在pH值为4.88时的吸附性能最好.而且随着靛蓝染色深度的提高织物表面吸附的纤维素酶含量也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影响着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性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促进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而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降低了织物表面吸附的酶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酸性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酶在纤维表面呈多分子层吸附.同时也研究了pH值、靛蓝染色深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纤维素酶在pH值为4.88时的吸附性能最好,而且随着靛蓝染色深度的提高织物表面吸附的纤维素酶含量也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影响着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性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促进酶与织物之间的吸附,而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降低了织物表面吸附的酶含量.  相似文献   

4.
郝龙云  蔡玉青 《印染》2008,34(6):1-3
用中性纤维素酶对末染色和靛蓝染色纯棉织物进行吸附水解试验,研究了处理温度、pH值和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靛蓝的存在提高了酶蛋白对织物的吸附量;处理温度超过70℃后,酶蛋白吸附量明显增大;处理浴pH值为7时,酶蛋白的吸附量最低;吸附30 min后,被吸附的酶蛋白量不再有明显变化.水解试验表明,靛蓝的存在抑制了酶的水解作用,水解速率低.  相似文献   

5.
姚继明  窦春晓 《纺织学报》2015,36(10):86-91
选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未染色和经过C.I.硫化黑1 染料染色的纯棉针织物,通过测定处理后织物的毛羽去除率、失重率、织物上的酶吸附量及处理液残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分析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织物上染料的存在对纤维素酶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毛羽去除率;纤维素酶处理染色织物与未染色织物具有相近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51.81和49.97,但未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应速率约为染色织物的10倍。  相似文献   

6.
张瑞萍 《印染》2006,32(13):1-4
研究了棉常用染料与纤维素酶Cellulase A的相互作用。根据染料-酶溶液的吸收光谱分析,纤维素酶Cellulase A与染料无生成络合物的迹象;而酶处理对织物染色色度影响的试验结果则表明,对于酶处理后染色工艺和染色后酶处理工艺,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前者大部分织物得色变浅,明度增加,艳度稍下降,色相角在同一象限,色相相近;进一步的分析是,纤维素酶处理对还原、直接染料染色织物的总色差影响较大,△E值在2~4.5间;对活性染料染色织物总色差影响较小,△E均在1左右。  相似文献   

7.
将涂料染色后的棉织物用酸性纤维素酶进行处理,研究纤维素酶蛋白在织物上的吸附和水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涂料会增加织物与酶蛋白的亲和力,导致酶蛋白吸附量增加,但同时也会降低其对纤维素分子链的可及性,导致其水解活力下降;纤维素酶处理会使涂料染色棉织物的颜色发生一定改变,但对色牢度无明显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织物的失重率和强力损失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返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靛蓝织物进行返旧处理是纤维素酶在纺织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文章对纤维素酶处理靛蓝染色织物做了阐述.介绍了评价返旧效果及返沾色程度的常用方法,对减轻处理后织物强力损失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退浆酶DL、枧油和烧碱分别对靛蓝和硫化黑染色牛仔服装退浆后,用中性纤维素酶3NS对其进行酶洗处理.比较了纤维素酶的活力变化,并对织物的颜色深度、强力、毛效、耐磨与柔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经酶退浆、碱退浆和枧油退浆后,在酵洗过程中,硫化黑染色织物对纤维素酶的活力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织物经退浆酶退浆后,纤维素酶的性能基本不受影响.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退浆,对靛蓝染色布酵洗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吸附靛蓝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康志华  田剑夫 《印染》2005,31(7):11-13,22
通过对纤维素酶与靛蓝染料间吸附关系的研究表明,纤维素酶CTC A、CTC B、CTC C对水溶液中的靛蓝有聚集和吸附作用。其中,CTC C容易使靛蓝颗粒聚集,CTC A的聚集作用最弱;靛蓝对三种酶蛋白的吸附和朗格缪尔吸附大致吻合。靛蓝最多可吸附CTC A酶蛋白为 5. 9mg/g,CTC B酶蛋白为 3. 2mg/g,CTC C酶蛋白为 1. 2mg/g;蛋白酶可以分解纤维素酶蛋白,减轻纤维素酶蛋白和靛蓝的相互吸附,但是蛋白酶的加入不一定能减轻靛蓝的返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将亚硫酸盐制浆方法用作蔗渣原料预处理,研究了所得到的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吸附以及其水解糖化性能。利用分光光度法的动力学模式测定预处理后蔗渣对纤维素酶的初始吸附量,并讨论了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的吸附率与纤维水解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盐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用药量增加可以提高蔗渣纤维对纤维素酶的初始吸附率;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和总糖得率随着纤维素酶初始吸附率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素酶在蔗渣纤维上的吸附率由4.04%升至46.77%时,总糖得率由15.58%增加到82.22%。纤维素酶在纤维上的吸附率达到37%后,蔗渣的酶水解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在纤维表面上的吸附是纤维素水解糖化的第一步,探讨了纤维素酶在不同长度纤维上的吸附行为。纤维素酶在纤维上吸附约60 min后可达到平衡,且吸附量随初始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多。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且纤维素酶在短纤维上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但在长纤维上具有最大的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说明纤维素酶在长纤维上能更快地达到吸附平衡。对吸附热力学常数的计算表明,纤维素酶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且不可逆吸附。纤维素酶在48目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焓变,在28目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熵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苯三酚和间苯二酚对木质素进行酚化改性,使改性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增加,有利于纤维素酶的吸附应用。结果表明,经酚化改性后,木质素间苯二酚和木质素连苯三酚的最大吸附纤维素酶量分别为842.1 mg/g和911.4 mg/g。与原始酶活相比,木质素间苯二酚和木质素连苯三酚吸附的纤维素酶的酶活保留率分别为57%和38%。通过调节pH值为10,吸附的纤维素酶极易从木质素衍生物中分离。为全面解释纤维素酶吸附机理,对木质素衍生物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酸性纤维素酶水洗整理中的靛蓝返沾现象,本文详细研究了阴离子(SDS)、两性离子(PC)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60和AEO-9)对纤维素酶吸附和水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牛仔织物水洗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靛蓝对纤维素酶的吸附性能上,三种表面活性剂影响程度较弱;在微晶纤维素对酶的吸附上,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在水解性能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容易造成酶失活,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两性离子影响较小,甚至还有一定激活作用;最终,CIE L和CIE |b|值测试表明,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纤维素酶水洗性能的提升较差,而非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则可以达到较好的水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海藻糖作为干燥保护剂,喷雾干燥后纤维素酶活力的回收率由空白对照的63.7%提高到89.0%;硅藻土吸附酶液经50℃干燥后,空白对照的酶活力回收率为60.5%,海藻糖组的回收率为65.8%;90℃10min造粒后,纤维素酶活力的回收率由空白对照的62.4%提高到92.7%。造粒的纤维素酶置50℃保存240h后,空白对照的剩余酶活力为70.5%,而海藻糖组的酶活力仍保持在81.2%。结果表明,海藻糖在纤维素酶的干燥和保存过程中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和CMC酶活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瑞萍 《印染助剂》2002,19(5):51-53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滤纸或CMC为底物,测定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FPA)和CMC酶活(CMCA)。分析确定了酶活测定用波长为530nm,参比溶液应为失活酶、底物和DNS等共热的反应物,比较了两种底物的酶活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CMC酶活比滤纸酶活高,酶对水溶性底物有较高的活力,吸附对酶的活性部位与纤维素分子链段的结合及催化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及生物酶对滤嘴用醋酸纤维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梅  王鸿博 《纺织学报》2006,27(8):25-28
为了寻找较环保的卷烟降焦减害方法,分别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纤维素酶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和纤维素酶协同对滤嘴用醋酸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吸附作用和截滤性能。测试了纤维的马克隆值、减量率和K/S值,并用SEM观测了纤维纵向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滤嘴用醋酸纤维经低温等离子体和生物酶协同作用后,纤维表面明显粗糙化,滤嘴用醋酸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作用和截滤性能增强,其改性效果比等离子体和生物酶单独作用时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棉织物中酶精练对非纤维素杂志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温度对酶精练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精练时温度对各种酶催化效率影响重大,催化效率最高时的温度远高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时棉织物对碱性纤维素酶的吸附量、蜡质的熔点及蜡质含量对纤维素酶去除棉籽壳的效率的影响,分析认为这与棉纤维表层结构和化学组成有很大的相关性,并据此讨论了酶精练中温度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